徐楓
摘 要: 計算機在不斷發(fā)展中展現(xiàn)了非常強大的生存力,在新課改大潮中,很多從事中小學教育的教師開始在課堂上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很多新技術和新知識需要用計算機作為載體。因此,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培訓是一個難得的為教師技能充電的機會。教師的計算機培訓是一個提高員工綜合能力和專業(yè)技能的好途徑,但是在培訓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充分分析培訓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詳細的、具備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 中小學計算機 有效性 教師培訓
一、計算機培訓中的問題
1.教師計算機使用觀念和技能落后。在教師教育行業(yè)有很多的培訓體系及制度,但是很多學校不重視教師計算機能力培訓工作的落實情況,使得教師很難得到應有的計算機培訓計劃,而且對于教師對培訓的認識是不深刻的,誤區(qū)較多,主要是:第一,學校領導層認為計算機培訓工作沒有在根本上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計算機培訓工作投入的人力、資源等都是在進行不必要的培訓,也就不可能為了對教師的計算機培訓而進行積極的設施引進。另外,當前教育行業(yè)的教師流動性很強,某些學校的領導層因為擔心人才的流動,一旦自己學校的教師經(jīng)過培訓后選擇跳槽就會讓培訓投入完全打水漂。第二,教師的思想觀念落后,某些教師只關心收入和生活,很少關注計算機能力等方面的培訓。教師在心理上更多地注重自己的收入如何提高,沒有意識到計算機培訓能讓自己的教育能力有所提升,所以不僅沒有從心理上重視計算機培訓課程,還會認為學校安排的培訓是一種簡單形式主義,不學也罷。綜合領導層和教師自身觀念的落后,使得中小學的計算機培訓工作更難以有效進行。
2.計算機培訓內(nèi)容沒有針對現(xiàn)實教學情況進行。學校的培訓方向主要集中在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想要教師在明確自己教育職責的情況下奉獻自己的青春才干。而真正提升計算機能力和專業(yè)技能的培訓則相對較少,學校在計算機培訓中本來應該充分發(fā)揮教育領域的魅力和特色,針對學校實際問題的進行計算機培訓。學校忽略對教師的品質(zhì)素質(zhì)的關注,又沒有結合學校教學和未來戰(zhàn)略與員工需求進行培訓是不可能從單方面進行計算機能力培訓就達到效果的。這些脫離教學需求的計算機培訓沒有在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中產(chǎn)生積極影響,反而使得教師厭倦?yún)⒓舆@種意義不大的計算機培訓,學校教師的計算機能力提升效果不佳。
3.計算機培訓形式單調(diào)。我國教育領域的發(fā)展已經(jīng)經(jīng)歷新課改轉型,原有的計算機培訓機制中投入很多資源,但是形式單一的特點使得計算機培訓效果不甚理想。原有的培訓基本上施行的是大班集中培訓,計算機培訓人員通過自己的計算機認識和操作經(jīng)驗大量灌輸式的培訓成為培訓的主要形式,這種壓制交流和探究的培訓形式使得教師興趣大大降低。
二、計算機培訓需要有序進行
1.正確劃分層次。中小學需要通過學校使用各種設施或設備進行計算機培訓,為教師提供計算機培訓能有效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那么在為教師安排計算機培訓課程時就應該關注教師能力的層次,特別是關注教師職務、計算機技能水平等的不同,為他們量身定做相關的計算機培訓。為普通教師開辦實踐操作技能培訓,為管理人員開辦計算機管理培訓,幫助其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為學校計算機專業(yè)人員開辦相關設備使用技術和開發(fā)技術的培訓,幫助他們成長為學校計算機領域的一線人才。
2.靈活選用方式。中小型計算機的培訓安排需要在學校教學改革趨勢和學校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的背景下,制訂各種培訓調(diào)整的計劃,在計算機培訓內(nèi)容方面則可采取多樣化策略,用教師參與或者活動引導方式進行計算機培訓。比如培訓不一定需要大班進行,可以采用培訓人員進入學校進行現(xiàn)場指導等形式。
3.提高教學效益。計算機培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因而在計算機培訓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通過最優(yōu)化的計算機培訓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增強教學效果。
三、有效性對策
1.從教師教學需求定位培訓目標。中小學計算機培訓只有通過學校對教師的了解制訂全面的計算機培訓計劃,建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和體系,才能使得學校針對教師教學需求和學校發(fā)展目標制定出有準確方向的計算機培訓。在明確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使得計算機培訓的目的性更強,培訓的方法和內(nèi)容等才能更高效。
2.根據(jù)教師能力層次進行差異化培訓策略。差異化培訓是指中小學根據(jù)教師的素質(zhì)和地方文化或者學校設施設備、教師差異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計算機培訓內(nèi)容。如普通教師針對他們的學科教學工作需要安排計算機ppt操作和文檔編輯的培訓;學校管理層和決策人就針對他們的管理需要進行計算機系統(tǒng)管理和文化素質(zhì)培訓。
3.計算機培訓需要做好計算機技術使用效果評估。計算機培訓的目的是使得教師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技術,從而增強教學效果,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效果應如何進行準確的評估呢?筆者認為評估應該從培訓之初開始,先對計算機培訓目標是否合理進行評估,然后對培訓過程的針對性要進行評估,最后對事后教師學習的結果進行評估。有明確評估體系和監(jiān)督才能使得學校的計算機培訓工作和計算機技術應用落到實處。
綜合上述情況,中小學教師計算機培訓想要提高有效性需要看清楚當前教學改革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計算機培訓工作,通過一些必要的措施才能實現(xiàn)教師計算機能力的提高,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增強。
參考文獻:
[1]方穩(wěn)林.桂東縣舉行2015年暑期計算機教師業(yè)務強化培訓班[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2015(08).
[2]葉菲.信息時代下中小學計算機教師教學如何轉變[J].教育教學論壇,2012(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