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飛
?
大型水電企業落實增值稅退稅政策研究
文/王曉飛
摘要:2014年2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10號)。對此優惠政策進行研究,對于大型水電企業準確落實優惠政策,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提高稅法遵從度,充實企業資金,降低財務風險,提高經營業績,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水電;增值稅;優惠;即征即退
2014年2月12日,為支持水電行業發展,統一和規范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10號)(簡稱新增值稅退稅政策),對大型水電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優惠政策。按照政策規定,大型水電企業年增值稅退稅額在2億元左右,對于充實企業資金,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提高稅法遵從度,降低財務風險,提高經營業績,具有重要意義。
新增值稅退稅政策規定: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站(含抽水蓄能電站)銷售自產電力產品,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8%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12%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裝機容量,是指單站發電機組額定裝機容量的總和。該額定裝機容量包括項目核準(審批)機關依權限核準(審批)的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含分期建設和擴機),以及后續因技術改造升級等原因經批準增加的裝機容量。
同時,三峽電站、葛洲壩電站、小浪底電站和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所屬電站原有增值稅退稅政策(簡稱舊增值稅退稅政策)自2014年1月1日起廢止。
與舊增值稅退稅政策相比,新增值稅退稅政策擴大了適用范圍,并把適用時間進行了追溯調整。
(一)政策適用范圍
新增值稅退稅政策擴大了適用范圍,既包含原適用舊增值稅退稅政策的企業,又包含其他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站(含抽水蓄能電站)。原裝機容量達不到100萬千瓦,但經過分期建設、擴機,以及技術改造升級后達到100萬千瓦的,也適用該政策。同時,分期建設、擴機,以及技術改造升級的機組銷售自產電力產品繳納的增值稅,也予以退稅。
(二)政策適用時間
按照新增值稅退稅政策規定:三峽電站、葛洲壩電站、小浪底電站以及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所屬電站,自2014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政策,其他電站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政策;所有電站執行新政策至2017年12月31日。如果屆時無相關政策出臺,則自2018年起自動取消該增值稅退稅優惠政策。由于新增值稅退稅政策是在2014年2月12日發布,因此符合退稅政策而未辦理退稅的企業,可以自2013年1月1日起進行追溯調整,申請退稅。
符合新增值稅退稅政策的企業應積極主動加強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溝通和協調,協商退稅審批流程和退稅申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申報。按照新增值稅退稅政策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稅企業應當準備以下相關資料:
第一,《電力生產許可證》。按照規定,裝機容量在10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站,均在增值稅退稅范圍內,明確記載有企業所屬各機組裝機容量的《電力生產許可證》,是證明企業具有退稅主體資格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證明資料。
第二,增值稅核算和管理方法。企業依照會計政策和稅收制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增值稅核算和管理方法,是正確計算、繳納增值稅的前提,是進行增值稅退稅核算的基礎。企業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自己使用的增值稅核算和管理方法,以便于稅務機關進行退稅審核審批。
第三,退稅期增值稅銷項稅額明細和進項稅額明細及進項稅額轉出額明細。增值稅銷項稅額明細和進項稅額明細及進項稅額轉出額明細,是計算當期應納稅額和應退稅額的基礎數據,主管稅務機關將結合相關稅收政策制度,審核企業申報的應納增值稅和應退增值稅額正確與否。
按照新增值稅退稅政策規定,企業只有在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8%(2013 年-2015年)和12%(2016年-2017年)時,才能申請增值稅即征即退。這樣就需要企業準確核算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應納稅額以及實際稅負。同時,要充分考慮到相關稅收法律政策對上述事項的規定和限制,準確核算增值稅進項稅額在退稅產品和非退稅產品間的分攤。
(一)增值稅稅負
增值稅稅負=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額來計算。實行增值稅退稅的水電企業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增值稅銷項稅率為17%。由于該類企業為水力發電,生產中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其他資源和能源,所以每年只有少量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主要為機器設備修理修配和新購辦公機器具的進項稅額,約為1,000萬元/年。以某實行增值稅退稅大型水電企業為例,多年來增值稅稅負維持在16%-16.95%之間,增值稅稅負非常高,明細見表1:

表1 某大型水電企業近5年增值稅稅負明細表 單位:億元
(二)進項稅額抵扣額
進項稅額抵扣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 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以及上述4項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進項稅額均不得抵扣。比如:食堂、職工宿舍樓購買物品,因保管不善丟失、霉爛變質的物品的進項稅額以及購買這些物品時支付的運輸費用的進項稅額均不得抵扣。已經抵扣的,要在事項發生的當月作進項稅額轉出,減少當月抵扣的進項稅額。退稅企業對不符合規定的應不予抵扣,已經抵扣的應做進項稅額轉出,以準確核算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
同時,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應在退稅產品和非退稅產品間準確分攤。明確用于退稅產品的,進項稅額直接在退稅產品銷項稅額中抵扣;無法區分用于退稅產品還是非退稅產品的,進項稅額應在退稅產品和非退稅產品間按收入比例分攤后抵扣。
(三)增值稅實際稅負
按照《關于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退稅企業在2015年底以前,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8%部分,予以返還;2016年至2017年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12%部分,予以返還。也就是說2015年底以前,退稅企業增值稅實際稅負為8%,2016年至2017年實際稅負為12%,如果沒有新的政策,自2018年起,將取消增值稅退稅政策,屆時企業增值稅實際稅負將超過16%。
(四)進項稅抵扣對增值稅實際稅負的影響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退稅企業進項稅額是否抵扣,以及抵扣的多與少,在存在退稅的前提下,增值稅實際稅負都是一樣的。抵扣的多了,交的增值稅就少了,相應退的也就少了;抵扣的少了,交的增值稅就多了,相應退的也就多了,最終增值稅實際稅負是一樣的。
(五)進項稅抵扣對企業所得稅稅負的影響
企業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1-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收入。當增值稅進項稅額不予抵扣時,進項稅額成為成本費用的一部分,或者形成資產價值的一部分,但相關折舊或攤銷將形成成本費用的一部分,最終將增加企業成本費用總額,降低企業所得稅稅負率,減少企業所得稅。
在存在增值稅退稅的前提下,將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不予抵扣或少抵扣,將會形成企業總體稅負下降,少交稅款,人為造成偷漏稅,形成稅務風險。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10號).
(作者單位:黃河水利水電開發總公司)
上接(第170頁)
理取得較多進項稅法票并及時通過認證才能降低稅負。
施工企業不自覺地及時辦理稅務登記,及時進行納稅審報并接受稅務機關的復核,施工企業進項稅額將無法及時扣抵或無法抵扣,致使稅負增加,甚至會吞噬到企業全部利潤。征稅方式的改變,使施工企業在降低稅負的利益驅動下自覺主動地將外部稅務管理由“松散型”向“規范型”轉變。
(二)建筑業“營改增”后內部稅務管理也將由“松散型”向“規范型”轉變
如前文所述,建筑業征收營業稅時基本沒有稅收籌劃空間,而且外部征稅環境相對寬松,營業稅實際納稅人為施工項目部,并不是公司法人,所以造成了公司總部對各項目部內部稅務管理的“松散”。
建筑業“營改增”需要匯總納稅,需要進項稅額、銷項稅額統一核算,內部稅務管理將由“松散型”向“規范型”轉變。同時總分支機構之間復雜的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務結算等工作,也需要轉變稅務管理方式。
為盡快適應營改增后的這些轉變,施工企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提高企業納稅意識
企業應該變被動納稅為主動納稅,重視納稅籌劃工作,做到合理節稅。可以選擇納稅成本最低的經營模式,提高納稅質量,降低納稅風險。
(二)凸顯增值稅特色
建筑業應該適應國家政策轉變,制定凸顯增值稅特色的稅收內控制度。例如,建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領用存管理制度,確認增值稅發票使用安全;修訂采購業務內控流程,確保物資采購可取得增值稅抵扣。
(三)提高稅務籌劃管理水平
加強涉稅業務稅務管理,一要設立稅務專崗,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二要加強培訓,提高全體職員對增值稅的認知水平。因為同樣采購一個商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與普通發票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完全不同。三要做好財務計劃與分析,加強對企業重要經營活動、重大項目的稅負測算,提高企業稅收籌劃水平。
(四)提高稅務風險防范能力
企業納稅所涉及到的風險較大,我國《刑法》第205 條明確規定了利用增值稅發票騙取國家稅款,給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因此“營改增”后,企業更須重視防范稅務風險,提高稅務風險管控能力。
綜上所述,營改增使得建筑業的各項稅收業務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轉變,因此企業應該及時發現營改增帶來的重大影響,詳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營改增后新的要求,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廖國楨.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稅務影響及應對措施的分析[J].經濟視野,2015(2).
[2]汪治國.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5(18).
(作者單位: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