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燁
?
淺談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
文/陳燁
摘要:公立醫院隸屬于國家衛生部門,是帶有公益性質的非經營性事業單位,其固定資產是國家固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醫院救死扶傷、提升醫療水平、開展科研項目的有力支撐。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是否規范直接影響醫院的規模建設、救治工作的開展和整體水平的評價。然而多數公立醫院對固定資產不夠重視,在國有資產管理上暴露出許多問題,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
關鍵詞: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醫療衛生水平就顯得愈發重要,而隨著現代社會不斷地發展,人們對于更高醫療水平的需求越來越強,因此公立醫院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許多醫院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更是不斷地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技術提升上面,而忽視了無形資產的規范化管理,這就造成了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混亂。國有資產是公立醫院開展醫療事業的重要保證和有力資源,不僅僅是要重視醫院的投資,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健全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的規范化管理體系,切忌混淆經營性固有資產與非經營性固有資產,盡量避免造成國有資產的無故流失。
(一)國有資產入賬不清
公立醫院采購部門購進設備以后,直接將設備搬進相應科室,而沒有及時地向財務科匯報,將設備捐贈給其他醫院的時候沒有做好登記,報廢后的國有資產有的出于私人目的被偷偷拿去變賣,建筑施工完成后沒有及時地報賬審批,造成庫房總賬、科室明細賬與財務科總賬不符,導致后期無賬可查、賬目不清、資產流失等一系列問題。
(二)國有資產配置不合理
大型的公立醫院有很多昂貴的儀器設備,設備在購入、配置、維修、報廢的過程中記錄不完整,相應部門之間嚴重脫節,醫院重復購進設備,忽視設備數量與醫院技術人員配置不合理的情況,大型設備無專人管理,無專人操作,造成設備閑置、資源浪費,許多儀器沒有真正地利用起來,使用效率極低,收回成本更加無從談起。
(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由于大多醫院登記入賬還采用人工記錄的方式,這種方式比較耗費時間精力,也比較容易出錯,后期如果出現什么問題也很難追溯原因,有一些醫院利用國有資產任意對外進行有償的服務,允許私人承包門診部并將醫院用過的舊設備無償提供給他,使得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有關財務部門人員對國有資產的認識還有待加強,不僅要重視醫院的效益,還要更好地管理醫院的固定資產,提高自身的素質,履行自己的財務管理職責。
(四)國有資產后期管理意識不強
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救護車、房屋建筑等都屬于公立醫院的國有資產,醫院采購部門將固有資產購進公立醫院后,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例如儀器的精密度、準確度需要定期校正,一些零部件需要定期更換,車輛要定期保養,圖書資料需要專人整理,這個時候就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來進行維護,但維修之后并沒有及時將維修信息反饋給財務部門,造成賬實不符。相比經營性質的資產,大多數人對于國有資產的管理意識還不強,公立醫院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沒有建立健全醫院國有資產責任制,儀器不能定期維護,國有資產無故損失。
(一)健全賬目,推動信息化建設
采購者在購進醫院設備后,應該及時地做好庫房登記,匯報給醫院財務部門,使得庫房賬目、財務科賬目、科室賬目一致,避免設備的重復購進,造成資源浪費。公立醫院將舊設備捐贈給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時應該做好捐贈登記,做到有賬可查。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醫院基建科填寫詳細的工程驗收單,交至財務部門做好登記,再由財務部門填寫申請表及時報有關部門審批。醫院財務部門應該定期對醫院的國有資產進行盤點,與其他部門加強聯系,相互配合,嚴格核對資產明細,財物漏登要及時進行補登,財物缺失要及時查找原因,明確負責人,若是主觀原因造成的則要進行相應的賠償。公立醫院要大力推動信息化系統建設,對國有資產的購進、入庫、捐贈、報廢的管理實現全面信息化,相比人工登記入賬,信息化管理既節省了時間精力,也避免了一些低級性錯誤,各個部門之間可以進行網絡共享,數據同步,國有資產得以科學動態性監測。
(二)落實責任,加強內部管理
國有資產是醫院獲利的重要物質基礎,醫院領導應該重視國有資產管理,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設立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建立貫穿國有資產采購、配置、使用、報廢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國有資產的動態監測監管,將國有資產管理納入醫院領導和員工的績效考評范圍,健全國有資產管理的獎懲制度,定期對財務人員、科室人員、保管人員進行有關培訓,加強其國有資產管理意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損害國有資產要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追究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罰和教育。杜絕個人因為一己私利將舊設備搬走變賣獲取高額利潤,一經發現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處理。同時在國有資產管理中注重資源共建、共享,使國有資產保值增效,提高資產利用率。
(三)加大國有資產管理力度
公立醫院要結合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包括購進制度、資產核對制度、損害賠償制度、保管制度、報廢制度等。
購進制度:醫院應成立采購小組,其中包括醫院領導、財務部門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科室人員、庫房管理人員,征求大家的意見,結合醫院實際需求情況,購進儀器設備或圖書資料等國有資產,避免重復購置。
資產核對制度:由總務科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地核對國有資產,檢查各個部門的賬目是否一致,對于其他單位捐贈的資產應根據相同物品的價格及時入賬,發現問題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解決。
損害賠償制度:對于不按照規定使用和保管國有資產而造成損害的人員,應該追究違規操作者相應的責任,照價賠償,秉公處理。
保管制度:國有資產的管理應該做到由使用者保管資產,庫房人員保管閑置資產,還要派專人定期檢查、維護閑置的資產,以免資產的變質和損毀。
報廢制度:在定期檢查國有資產的過程中,若發現因損耗而確實不能使用的國有資產,相關負責人應該及時將書面申請交至領導處,領導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鑒定,如果確實需要報廢的資產應及時完善報批手續,進行報廢處理。
(四)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
公立醫院的財務人員大多都是非專業出身,而財務科單調、枯燥、乏味的工作又使得他們很少有時間學習。醫院的國有資產是醫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財務部門的整體人員水平將直接影響醫院的效益,因此平時在對財務部門人員進行培訓時,不僅要注重職稱和專業知識的培訓,還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從主觀上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責任感,重視定期驗收醫院的國有資產。財務人員在國有資產入賬時仔細審核,健全國有資產財務賬目,積極與相關管理部門溝通,對資產的變動及時進行登記核算,確保賬實相符。除此之外,財務人員還應建立嚴格的資產清查制度,不定期核對查驗,以便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如今大多數公立醫院的國有資產管理薄弱,甚至一直得不到很好的維護,為了減少國有資產的流失,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醫院領導首先要帶頭做好表率作用,成立相關管理條例,明確相關部門責任,嚴格把握資產購入質量關,定期核對賬務明細,安排專人定期維護保養,嚴格報修報廢制度,定期培訓醫院員工,加強其專業技能,提高其自身修養。科學技術不斷革新也促使醫院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結合醫院自身的情況,實現對國有資產的動態化監控,核對發生賬實不符時要及時查找原因解決問題。醫院管理者應該摒棄以前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看重有形資產的觀念,在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中,更加重視無形資產帶來的效益,合理利用無形資產,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增加國有資產的利用率,提高公立醫院的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曉麗.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與改革假想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16).
[2]駱曉霞.淺談公立醫院如何做好固定資產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5(20).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谷縣人民醫院)
上接(第199頁)
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利用,不僅可以提高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和財務水平,還能夠節約國家的財政支出有促進作用。因此,在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方面,應該從意識上下功夫,提高事業單位人員對固定資產保護和利用的認識,從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來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起來。首先是單位領導要充分認識到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在工作決策時能夠對這方面有所意識和側重。單位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上也要有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特別是單位的財務部門,要對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有一個計劃,及時摸清楚本單位的底子,為今后的工作做好打算和基礎的準備工作。
(二)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體制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對單位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這方面的制度十分必要。首先,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摸底,根據現實情況建立檔案,制定管理計劃,包括事業單位中的固定資產購置明細以及現存的固定資產的資料,包括使用期限的核定以及維護期等等都要摸清底細,并對事業單位中的固定資產的監督建立一個明確的獎懲機制。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時,要本著節約、高效以及合理的原則對原有的制度進行調整,對原有制度中有效的部分予以保留,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對不合理的制度要進行適度修改,按照一定的調整原則和規律對其進行整改和完善,使其能夠與現實相結合。
(三)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利用率
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就需要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這既是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目的,也是事業單位作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職責。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就要做到同一系統單位之間的資源互通共享,做到物盡其用,避免出現資源的浪費和物品閑置。當下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變化,在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利用率的時候,要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事業單位現代化管理水平。
[1]成倩,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姚興潔,行政事業單位定期開展固定資產清查需要把握的重點問題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0.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縣東疏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