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紅,曹艷佩,邵蓮菁,徐 娜(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 200040)
?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現況與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黃碧紅,曹艷佩,邵蓮菁,徐 娜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 200040)
摘要:目的 調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現狀與影響因素。方法 采取非概率抽樣方法,選取2014 年10月—2015年1月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透析中心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40例,應用疲乏評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進行調查。結果 65.6%的患者存在疲乏,其中17.2%的患者為中、重度疲乏。單因素分析顯示,疲乏狀況與不同性別、透析過程中是否出現急性并發癥、透析中不同的超濾量和體重增加百分比、C-反應蛋白(CRP)水平等因素存在相關性。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性別、有無并發癥、CRP>8 mg/ L是疲乏的影響因素。結論 疲乏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發生率高,女性患者疲乏發生率高于男性,透析過程中并發癥越多,越易發生疲乏,超濾總量越大,體重增加百分比越多,慢性炎癥狀態均會影響休息和睡眠后疲乏的緩解。
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疲乏;現狀;影響因素
理。血液透析作為一種成功的腎臟替代治療,延長了絕大多數終末期腎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生命[1-2]。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來說,生存時間延長的同時,較高的生活質量成為ESRD患者的最大愿望。在治療期間,絕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乏。研究顯示,疲乏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3-4]。本研究旨在了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現狀,并分析影響疲乏的因素,為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整體護理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1.1 對象 采用非概率抽樣方法,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于我院透析中心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40例。納入標準:①血液透析方案穩定2個月以上;②年齡>18周歲;③有閱讀能力和溝通能力;④神志清晰,不存在認知障礙;⑤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維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②意識不清或存在認知和行為能力障礙;③拒絕參加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資料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測量,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原發病、透析年限、文化程度、工作狀況、經濟負擔和有無透析并發癥。實驗室檢查資料:包括干體重、超濾總量、體重增加百分比、血白蛋白、血紅蛋白、C-反應蛋白(CRP)、甲狀旁腺素和透析充分性等。
1.2.2 疲乏評定 疲乏評定量表[5](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由美國精神行為科學研究室的Joseph等于1993年制定,在最初研制的9個條目疲乏嚴重程度量表的基礎上,研究并形成了29個條目的疲乏評定量表。每項描述從“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分7個層次,填表者根據自己近2周的情況進行選擇。FAI主要包括4個亞量表,分別從4個方面評價疲乏的特點:①因子1:疲乏嚴重程度量表(global fatigue severity subscale,S)用以定量地測定疲乏的程度,包括第5,18~22,24~28,共11個條目;②因子2:疲乏的環境特異性量表(situation-specific fatigue subscale,SS)用以測定疲乏對特異性環境(寒、熱和精神緊張等)的敏感性,評價該疲乏是否具有情境的特異性,包括第6~9,16~17共6個條目;③因子3:疲乏的結果量表(fatigue consequence subscale,PC)用以測定疲乏可能導致的心理后果,如缺乏耐心,欲望降低,不能集中注意力等,包括第2~4共3個條目;④因子4:疲乏對休息和睡眠的反應量表(responsiveness to rest/ sleep,RTR-S)。用以測定疲乏是否對休息或睡眠有反應,包括第14~15共2個條目。FAI的評價標準,根據因子1的評分均分進行評價:<4分為無疲乏;4~5分為一般性疲乏;5~6分為中度疲乏;≥6分為重度疲乏。FAI中各亞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滿意,其Cronbach′s α值范圍為0.70~0.92。
1.2.3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資料。調查前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問卷由患者自行填寫。對于書寫有困難的患者由研究者或參與研究的護理人員按統一方式詢問并作記錄。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40份,回收132份,其中有效問卷122份,有效回收率92.4%。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百分比等進行描述,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疲乏與一般資料的相關性,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影響因素。
2.1 患者一般資料 122例患者中,男69例,女53例,平均年齡(59.6±12.2)歲;原發病中,慢性腎炎占45.1%,其次分別是高血壓,糖尿病和多囊腎;44.3%的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出現了急性并發癥,其中,低血壓占22.1%,抽筋占21.3%;患者的CRP水平在(14.94± 24.49)mg/ L處于較高水平;透析期間體重增加百分比中高于干體重的5%水平的占50.8%;CRP大于正常值水平(8 mg/ L)占48.4%。
2.2 患者疲乏程度 見表1。
2.3 患者FAI各因子得分情況 見表2。

表1 患者疲乏程度 (n =122)

表2 患者FAI各因子得分情況 (分,ˉx±s)
2.4 患者疲乏情況的一般資料 見表3。
2.5 患者實驗室指標與疲乏總均分和各因子得分的相關性 見表4。
2.6 患者疲乏潛在影響因素的賦值 見表5。
2.7 患者疲乏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見表6。

表3 患者疲乏情況的一般資料 (n =122)

表4 患者實驗室指標與疲乏總均分和各因子得分的相關性 (n =122)

表5 患者疲乏潛在影響因素的賦值

表6 患者疲乏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n =122)
3.1 疲乏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發生率高,女性疲乏發生率高于男性 疲乏目前尚無明確統一的定義。Ream和Richardson將疲乏描述為一種主觀不愉快的癥狀,伴隨從疲倦到精疲力竭的總體感受,形成一種持續不斷的總體狀況,影響個體的正常功能[6]。據報道[7],對某些患者而言,疲乏甚至比生存更為重要。本研究結果與國內外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疲乏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發生率高,是透析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對疲乏評定量表中各因子分析顯示,FAI1、FAI2、FAI3因子得分(4.29±1.17)分,(4.39±1.09)分,(4.47±1.33)分,為一般性疲乏,FAI4得分(5.27± 1.51)分為中度疲乏。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時伴有昏昏欲睡、缺乏耐心、做事的欲望下降、集中注意力困難等心理癥狀,悶熱、長時間的懶散、精神壓力、情緒低落等可促使疲乏的發生,而處于涼快的環境與進行快樂、有意義的事情可減輕疲乏,且在休息、睡眠后不能明顯緩解疲乏。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女性疲乏發生率顯著高于男性;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女性患者FAI總均分、FAI1、FAI2和FAI3的得分顯著高于男性,在Logistic回歸分析中,性別因素進入了以疲乏總均分為因變量的回歸方程。結果提示,性別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狀況呈相關性。多因素分析發現,女性患者的疲乏發生率顯著多于男性。與Gilbertson等的研究相一致[1]。在傳統教育中,男性從小就被教育成要勇敢、在公共場合要避免表現出個人的感情,而女性則更容易在不同的場合,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而疲乏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女性的疲乏發生率的表達可能會比男性更高。
3.2 透析過程中并發癥越多,越易發生疲乏;超濾總量越大,體重增加百分比越多,休息和睡眠后疲乏越不能緩解 本研究結果顯示,并發癥與患者的疲乏狀況存在正相關,在Logistic回歸分析中,并發癥因素進入了以疲乏總均分為因變量的回歸方程。并發癥越多,越容易發生疲乏。本研究中有44.3%的患者在透析中發生1種及以上的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率以低血壓和抽筋為主。這些透析急性并發癥的發生最常見的原因是超濾量過多超過心血管的代償,透析患者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8]。因此,在對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中,應重視患者透析中的急性并發癥,早期識別各種并發癥并積極有效預防。同時,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降低患者疲乏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透析質量和生活質量。超濾總量和體重增加百分比與FAI的因子4存在負相關。超濾總量越大,體重增加百分比越多,患者休息、睡眠后的疲乏越不能緩解。透析間期體重增長過多造成患者容量的過多直接與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高度相關,而心血管并發癥是當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準確、穩定地維持患者的干體重,能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9-10]。如何提高患者控制水分的依從性,控制患者透析間期體重的增長,需要醫護人員的教育和指導,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教育效果。
3.3 慢性炎癥狀態影響了患者休息、睡眠后的疲乏緩解 本研究顯示,患者的CRP與FAI的因子4存在負相關。這表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RP越高,患者休息、睡眠后的疲乏越不能緩解。在Logistic回歸分析中,CRP因素進入了以疲乏總均分為因變量的回歸方程,CRP>8 mg/ L的患者疲乏發生率顯著高于≤8 mg/ L者。CRP是炎癥反應的重要標志蛋白,是評價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的可靠指標。CRP>8 mg/ L說明患者處于微炎癥狀態。目前認為微炎癥狀態是引起營養不良的主要因素[11-12]。本研究認為,患者的CRP越高,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越高,進而影響了患者休息和睡眠后的疲乏的緩解。據報道[12],微炎癥因子如CPR通過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下丘腦、腦垂體和腎上腺引起患者的疲乏,或者間接引起患者的睡眠障礙、憂郁和焦慮而造成患者的疲乏。本研究提示,慢性炎癥狀態是引起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癥狀的一個重要因素,需在透析中采取措施降低患者體內的微炎癥水平。
疲乏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應在透析過程中關注患者急性并發癥、超濾量和透析間期體重增加百分比,加強健康教育,提高透析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在治療時,要關注患者的微炎癥狀態,采取措施降低患者體內的微炎癥水平。
參考文獻:
[1]Gilbertson DT,Liu J,Xue JL,et al.Projecting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year 2015[J].J Am Soc Nephrol,2005,16(12):3736-3741.
[2]范又.慢性腎臟病患者逾一億,尿毒癥透析治療有望納入醫保[N/ OL].光明日報,[2010-03-12].http:/ / epaper.gmw.cn/ gmrb/ html/2010-03/12/ nw.D110000gmrb_20100312_7-11.htm
[3]Koyama H,Fukuda S,Shoji T,et al.Fatigue is a predictor for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0,5(4):659-666.
[4]Jhamb M,Argyropoulos C,Steel JL,et al.Correlates and outcomes of fatigue among incident dialysis patient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9,4(11):1779-1786.
[5]Sharpe M,Wilks D.Fatigue[J].BMJ,2002,325(7362):480-483.
[6]Murtagh FE,Addington-Hall J,Higginson IJ.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J].Adv Chronic Kidney Dis,2007,14(1):82-99.
[7]Jhamb M,Weisbord SD,Steel JL,et al.Fatigue in patients receiving maintenance dialysis:a review of definitions,measures,and contributing factors[J].Am J Kidney Dis,2008,52(2):353-365.
[8]Letchmi S,Das S,Halim H,et al.Fatigue experienced by patients receiving maintenance dialysis in hemodialysis units[J].Nurs Health Sci,2011,13(1):60-64.
[9]黎磊石,劉志紅.中國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484.
[10]NKF-K/ DOQI慢性腎衰竭營養問題的臨床實踐指南[J].中國血液凈化,2006,5(10):750-757.
[11]Bossola M,Luciani G,Giungi S,et al.Anorexia,fatigue,and plasma interleukin-6 levels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Ren Fail,2010,32(9):1049-1054.
[12]Hopkins SJ.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cognition of peripheral inflammation:a neural,hormonal collaboration[J].Acta Biomed,2007,78 Suppl 1:231-247.
中圖分類號:R47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399(2016)03-0050-04
收稿日期:2016-03-01
作者簡介:黃碧紅(1971—),女,主管護師,碩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
通信作者:曹艷佩(1969—),女,副主任護師,碩士,主要從事護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