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球(廣東省佛山市順德第一人民醫院附屬陳村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
中西醫結合治療肱骨大結節骨折效果觀察
陳國球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第一人民醫院附屬陳村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摘 要]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肱骨大結節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10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55例和對照組53例。兩組均進行復位、固定治療,治療組加用中藥外洗內服。結果:疼痛緩解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治療組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肱骨大結節骨折,可顯著縮短治療時間,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肱骨大結節骨折;中西醫結合;對照治療觀察
肱骨近端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其中包括大結節骨折。流行病學數據顯示[1],肱骨近端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4%~5%,其中累及大結節的骨折占13%~33%,單純分離型大結節骨折約占14%~21%。我們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肱骨大結節骨折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08例,均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均經肩關節正位片和肱骨頭胸位X線檢查確診,自愿簽訂了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治療組55例和對照組53例。治療組男35例,女20例;年齡23~77歲,平均(49.87±8.28)歲;跌傷30例,車禍15例,機器傷7例,墜落傷3例;Neer分型[2]單純大結節兩部分骨折33例,大結節兩部分骨折合并肩關節前脫位22例。對照組男34例,女19例;年齡25~78歲,平均 (50.13±8.65)歲;跌傷29例,車禍14例,機器傷8例,墜落傷2例;Neer分型單純大結節兩部分骨折32例,大結節兩部分骨折合并肩關節前脫位21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復位﹑固定治療,并給予抗感染等對癥治療。
治療組加用活血化瘀中藥外洗內服聯合治療[3]。外洗方用當歸35g,透骨草35g,大黃25g,蘇木25g,桑枝25g,紅花25g,劉寄奴25g。水煎后熱洗,每次20min,1日2次,熱洗時注意溫度不宜過高,防止燙傷。內服方用赤芍16g,當歸16g,熟地黃16g,骨碎補11g,補骨脂11g,柴胡11g,杜仲11g,沒藥11g,菟絲子11g,土鱉蟲11g,山茱萸11g,紅花6g,桃仁6g,土鱉6g,天花粉10g。水煎300mL,分2次口服,早晚各1次。
兩組均以2個月為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
觀察并記錄兩組疼痛緩解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臨床總有效率[4]。
肩關節功能按Neer評分法進行評估[5],100分滿分。評分大于等于90分為優,評分80~89分為良,評分70~79分為可,評分小于70分為差。
兩組相關治療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治療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相關治療時間比較 (±s)
(天) 骨折愈合時間(周) 住院時間(天)治療組 55 12.55±3.59 10.25±2.32 21.03±4.78對照組 53 23.77±4.12 24.62±4.18 37.53±6.74 t - 8.114 9.724 8.265 P - <0.05 <0.05 <0.05組別 n 疼痛緩解時間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肩關節是人體中靈活度最大的關節,同時也是最不穩定容易受傷的部位。相關研究表明,肱骨大結節骨折的愈合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而骨折的治療原則是盡可能使患肢恢復正常功能。傳統上常采用復位﹑固定等治療方式進行治療,盡可能將骨折對回原處,并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固定,以防止再次發生移位,該治療方式取得了醫學界的普遍認可[6]。骨折部位周圍組織的損傷往往會引起局部血腫,從而間接影響血液循環,阻礙了骨痂的形成和周圍組織的修復。如出血不能及時被吸收,則易引起疼痛﹑水腫甚至發熱等癥狀。這種現象屬中醫“血瘀”范疇,因而在進行骨折固定治療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對于緩解疼痛﹑促進骨折愈合等均具有重要意義[7]。
采用的內服藥具有補血益氣﹑活血化瘀﹑強筋活血的功效,并能夠有效提高血中的鈣﹑磷沉積,促進骨細胞生成。中藥外洗可使藥效直接作用于骨折處,活血祛瘀,對于促進骨折愈合也有重要作用[8]。研究結果顯示,中藥外洗內服聯合治療肱骨大結節骨折,可快速緩解疼痛,縮短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顯著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1] 李千一.活血化瘀中藥煎湯內服外洗對骨折患者康復療效評價[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 (8):1012-1013.
[2] Robinson CM,Jenkins PJ,White TO,et a1.Primary arthroscopic stabilization for a first-time anterior dis1ocation of the shoulder:A randomized,double-blind trial[J].J Bone Joint Surg(Am),2008,90(4):708-721.
[3] Platzer P,Thalhammer G,Oberleitner G,et al.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greater tuberosity:Acomparison of operative and nonoperative treatment [J].Trauma,2008,65(4):843-848.
[4] 白露,姜保國.肱骨大結節骨折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華創傷雜志,2012,28(2):147.
[5] 姚兆鵬,許永武,羅愛英.肱骨近端復雜骨折鋼板內固定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的比較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2010,50(5):72-76.
[6] 張龍君,張建軍,李英周,等.距骨骨折脫位的內固定加中藥熏洗治療[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2,15(6):627-628.
[7] Ishak C,Sahajpal D,Chiang A,et al.Fixation of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 cornparison of three techniques[J].Bull Hosp J Dis,2006,63(3-4):98-99.
[8] Bhatia DN,Van Rooyen KS,du Toit DF,et al.Surgi cal treatment of comminuted,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greater tuberosit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A new technique of double-row suture anchor fixation and long~term results[J].Injury,2006,37(9):946-950.
[中圖分類號]R68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6)05-0458-02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