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楊澤偉 孫建亮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1
摘要DCS是核電廠的“大腦”和“中樞神經”。本文就DCS設備采購過程中的監造進行了闡述和研究,對監造需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總結,為核電廠DCS設備監造工作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電DCS監造
一、前言
全廠數字化儀控系統(Digital Control System,簡稱DCS)是核電廠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當前核電廠已全面采用先進的DCS系統,保證核安全和輻射安全、電力的可靠生產以及經濟性。
本文結合福清核電廠1、2號機組、方家山核電工程(以下簡稱福方)DCS設備監造實踐,對DCS設備監造模式和重點環節問題進行闡述和研究。
二、DCS設備監造范圍
DCS設備包含硬件和軟件,而核電廠DCS設備采購,涉及供應商依據買方技術規格書和設計輸入進行二次設計的過程,據此實現各分系統功能,因此須加強設計、制造、測試各環節重要工序的質量控制和監造。
(一)質量計劃審批
質量計劃是質量控制實施的基礎依據。DCS設備類型多,供貨周期長,因此需分解細化,根據設計過程和集成、測試、交貨方式分別編制質量計劃、選定控制點。福方項目上,單機組DCS設備分三批交付(LOT1, LOT2, LOT3),要求供應商分別編制質量計劃,批準生效后相應執行。
對于分包商承制的重要設備也需編制質量計劃,考慮實際工藝流程和交貨方式,必要時可進一步拆分、細化,確保可實施性。如福方DCS項目6家主要分包商中有4家涉及重要設計和設備制造,其中3家又按不同批次分別開展設計制造工作,均分別發布了質量計劃。
對于DCS系統中重要的設備、部件,如保護系統、事故后處理系統相關安全級設備,應編制專項質量計劃加強質量控制。福方DCS項目上,對重要的安全級部件均發布專項質量計劃。
(二)質量控制實施
依據DCS設備采購流程,DCS質量控制的實施可分為設計階段質量控制和制造、測試階段質量控制。
設計階段質量控制主要形式是文件審查,按照DCS設計流程,涵蓋概念設計→軟硬件需求設計→詳細設計、以及各階段的V&V;,通過對各設計環節有關文件審查實施質量控制。
制造、測試階段質量控制則是現場見證和文件審查相結合。以福方DCS LOT1為例,制造、測試階段的主要流程包括:材料到貨→集成→系統就位、上電、軟件下裝→工廠測試→出廠驗收→設備發運。依據質量計劃對各工序進行見證并對相關文件記錄進行檢查。
三、DCS監造中的關鍵環節
(一)制造、測試前先決條件檢查
DCS既包含硬件制造、集成,還包括軟件設計、下裝、實施和測試。因此一些重要測試前的先決條件檢查非常重要,除檢查硬件制造集成情況外,還要確認軟件設計、下裝完成,軟件測試人員就位,測試文件及測試工具齊備,測試環境滿足要求。故通常將DCS測試前先決條件檢查選取停工待檢點(H點)。
(二)制造、測試過程中的監造
制造階段的監造重點應放在系統集成環節,確保在相關規范指導下,按照圖紙和設計文件完成。此外,還需重視對保護系統、事故后處理系統相關安全級設備制造的監造。
測試階段的監造是DCS監造重點,特別是依據買方設計輸入進行的系統邏輯測試、接口通訊測試、人機界面測試等功能測試,以及網絡負荷、響應時間、冗余等性能測試等。對于重要的工序,必要時應派遣技術人員提供支持。
(三)文件檢查
DCS文件檢查需注意兩個問題:一是DCS執行階段設計變更和文件升版量大,文件檢查難度大;二是如采用分批交貨方式,部分文件涉及不同批次設備內容,導致全系統級竣工文件在各批次設備出廠階段難以提供。
為解決以上問題,福方DCS監造中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建立文件狀態跟蹤表,對文件做到及時錄入、跟蹤,對最新凍結狀況予以標識,保證文件可追溯性;另一方面涉及全系統的文件在各批次設備出廠階段以CFC狀態提交,保證現場安裝、調試使用,在SAT后補充交付系統級竣工文件。
(四)遺留項處理
由于DCS往往采取分批交貨的方式,導致不同批次間接口測試、系統聯調、以及系統級性能測試,無法在各批次測試中完成。因此DCS驗收遺留項處理包含兩方面,一是對設備不滿足合同要求的問題,監督供應商依據設備出廠驗收管理以及不符合項管理程序整改處理。二是由于分批次交貨導致部分性能、功能出廠階段不具備驗收條件而必須作為遺留項處理的情況,這就對DCS監造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甄別、確認需做遺留項處理的內容,做好記錄和跟蹤;另一方面要考慮后續實施性,出廠前即組織各方就處理方案、計劃落實確認。
四、結論
加強對核電DCS設備采購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監造,是確保系統運行安全可靠的前提。本文就DCS設備采購過程中的監造進行了闡述和研究,對監造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為今后核電DCS設備監造實施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全廠數字化儀控系統(DCS)設備技術規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