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銳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2
摘 要 由于部分黨員在法治思維以及依法辦事方面尚有不足,使得其始終難以與我國的依法治國要求相適應,對黨和國家的形象有著極大的影響,為此必須要加大黨員的法治思維建設力度,培育其依法辦事的能力,以推進國家的法制建設。
關鍵詞 黨員培育 法治思維 依法辦事
前言:黨員作為國家法制建設的關鍵所在,其法治思維水平以及依法辦事能力的高低對于法制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努力提高黨員們的法治思維能力以及依法辦事能力,使其能夠自覺的以法治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其依法辦事的能力,推動法制化建設。
一、黨員中普遍存在的法制建設問題以及原因
(一)黨員自身問題
黨員們在法制建設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在法律知識方面有所欠缺,法律知識作為黨員們學習政治理論的重點內容,黨員們在進行學習時往往會由于缺乏足夠的重視,而使得法律學習流于形式,以致于其對法律的理解和掌握只能停留在表面,而無法把握其中的深刻內涵;其二是黨員們的法治思維觀念淡薄,沒有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往往會出現徇私枉法以及以權謀私的現象;其三是黨員們缺乏應有的依法辦事理念,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過于想當然的妄下結論并做出一些不考慮法律程序的決策,使得在執法和司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暴力執法、司法不公以及胡亂作為等情況,對我國的法制建設不僅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反而阻礙了我國的法制建設進程。
(二)外界原因
首先是由于我國曾經長期處于封建社會的統治之下,官本位思想牢牢扎根于整個社會意識之中,人治思維根深蒂固,法治思維缺失,因而存在部分黨員對于自己的權利不加約束,以個人意志干擾法律建設的現象。其次則是由于考核辦法過于單一,僅僅只注重于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導致部分黨員干部為了提升自身的績效成績而冒險采用違反法律規定的方式,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法制建設。并且由于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當前的法制建設不相符,使得在進行法律監管時往往會出現監督管理不到位,問責體制不夠健全,導致黨員的法律認知能力出現偏差。就社會情況而言,人民群眾的信法與守法意識不夠強烈,法治社會的氛圍不夠濃厚,使得對于黨員干部的權利缺乏應有的約束和監督,黨員干部在行使權力時往往會以個人意志干預法律建設,對于一些違法違紀的行為毫不在意,導致法制建設遲遲未能取得有效的進展。
二、黨員法治思維以及依法辦事的能力培育
(一)強化法律知識的學習
提高黨員們的法治思維能力是提高其依法辦事能力的重要前提。提高黨員們人人平等的法律意識,使其自覺摒棄陳舊落后的封建專制思想以及官本位思想,并對法律樹立起敬畏之心,要牢牢銘記記法律的紅線是不可逾越的,法律的底線是不可觸碰的,黨員干部應當帶頭學習法律知識,遵守法律規定,并做到依法辦事。要一改以往以權壓法的不正之風,拋棄以言代法的錯誤工作思想。黨員干部要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有足夠正確的認識,并將《憲法》作為學習法律知識的重點,對于法律中的原則以及精神要做到深刻理解與掌握。通過舉辦關于依法行政的專題培訓以促進黨員干部的法制建設,并依據不同的崗位以及層次進行定期培訓,并做好考核工作防止出現形式主義。同時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當針對自己的職務進行法律進修以,即在進行系統化學習的同時也要精通其所在領域的專業性法律知識,使其得到擴充,從而為今后的工作作出正確的法律規范與指導,提升其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二)加強權利監督
加強對于黨員干部的權利監督,一方面需要強化人大對于行政機關以及黨員們的監督與檢察,并且對于重大問題必須要經由集體討論方可決定,不可任由黨員干部獨斷專行,對于黨內的民主制度要做到嚴格落實,對于所犯錯誤要勇于開展自我批評和自我檢討,使黨內監督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以減少因權利濫用而導致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另一方面則是要強化社會監督,提高人民群眾法律監督意識,并推行權力的清單制度,向群眾公開政務,使權力能夠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公開透明的運行,并且完善群眾的監督舉報機制,使黨員們的權力處于群眾監督的制約之下,促使其依法辦事,共同構建法治社會。
(三)改進績效體系
建設法制社會就要摒棄原先的以GDP為一切的經濟效益考核機制,而是要建立與法制社會相照應的法制考核體系,提高法制建設在績效體系中所占的權值比重,將黨員干部所參與的法治培訓以及平時工作中依法行政、服務為民的表現當做新的干部選拔標準與評測依據,從而使黨員們能夠將法治思維以及依法辦事作為其自覺主動的一種慣性式思維。同時也可選拔具有良好法律素養的人員進入公務員隊伍中,或者是提升公務員招錄中法律專業人才的比例,提高政府部門的法治水平,從而促進黨員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始終受到法制的影響,使其在進行問題解決時能夠更多的從法律角度出發,做到依法辦事。
(四)強化問責
若要有效提高黨員們的法治思維養成,并提高其依法辦事的能力,則必須要嚴格落實依法問責的懲戒制度。我國的問責制度現階段仍處于探索和實踐的階段,關于黨員們的問責效果并不明顯,現行問責體系以及制度尚不健全。因此需要借助立法的方式不斷將問責制度一步步完善,具體包括對于問責的主體、問責對象以及具體的流程等進行規范,使問責漸趨法制和規范,并使其與原先的監督機制相匹配,并在實際的工作中做到有機結合,從而有效保障黨員們能夠依照法律規定履行其職責,使其逐步樹立起正確的法治思維意識,從而提高其依法辦事的能力。同時也要建立責任追究與倒查制度,對于重大決策失誤、行政執法的重大錯誤、行政救濟以及司法質量等做好責任追究工作,對于情節嚴重的要做好責任倒查工作,提高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使其在運用權力的時候必須要依照法律標準,對于出現嚴重違法違紀現象的黨員干部,即使事后查出也應當追究其個人責任。通過全面落實問責機制,提升黨員們的法治思維意識,并在其指導下提升黨員們的依法行政能力。
三、結語
要想實現法治國家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路段路要走,作為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程,不能急于一時,而是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將黨員們的法治思維能力逐步提升,使其牢牢樹立法制建設的理念,并在其指導下將依法辦事落實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從而確保我國的法制建設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宋國濤.提高黨員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5(3).
[2]史峰.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研究[J].共產黨員(河北),2015(28).
[3]付承菊·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