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云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1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控制工作提出了重要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以及各種相關業務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在新的發展時期,需要不斷的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更好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服務。基于此,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建設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是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工作規章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各項業務工作和相關工作進行控制和管理,確保行政事業組織能夠正確、科學的履行社會責任,避免出現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不良行為的出現。當前雖然我國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規范上出臺了一定的規章和規定,但是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獨特性使得這些政策沒有在根本上解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當前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規范和優化。
一、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意識不高
當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給予正確的認識。首先,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認為內部控制管理只是簡單的按照相關規定編制單位工作預算,只要保證資金使用的合法就可以了,對內部控制管理的認識比較片面。其次,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認為內部控制管理就是“制度上墻”,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方法不夠科學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沒有針對單位業務工作實際的支出和經費使用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產生了不良影響,行政事業單位中臨時變動和調整年度預算的情況是經常出現的,缺乏科學有效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另外,行政單位內部經常會有一個人身兼數職的情況存在,內部崗位分離和設置不夠科學也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管理力度欠缺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監管體系仍然不夠完善,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高,審計權利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其次,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管力度不夠,可以說行政事業單位的外部控制管理處在失效的層面,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二、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一)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意識
首先,要對行政事業單位的主要領導和負責人的內部控制意識進行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必須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步驟,更新自身的組織管理理念,全面、深刻的認識到新的發展形勢下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意義。其次,要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形成全員內部控制意識體系,結合各自實際負責的工作,認真學習內部控制管理的理論知識,強化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意識。
(二)建立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制度是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人員行為進行約束的重要基礎。首先,要將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進行細化,例如在費用支出上面,除了要注明費用支出的時間、用途等相關的明細以外,還要注明費用的使用原因、相關的負責人等等,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的合理性。其次,要讓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做到有章可循,強化資金的預算管理,通過制度建設避免一切跑、冒、滴、漏等現象的存在,大大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機制
首先,要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規定和程序,當需要辦理某種經濟業務的時候,需要按照一定的規程和相關的授權批準才能夠進行。其次,要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的作用,要將審計部門獨立出來,賦予審計部門相關的權利,充分發揮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效用。另外,還要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明細公開和政務公開工作,接受社會組織和群眾的監督,通過外部監督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進行強化。
三、結語
新的發展時期,行政事業單位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強化對自身的內部控制能力和水平進行提高。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仍然存在著內部控制管理意識不強、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監督管理機制欠缺的問題,需要不斷的優化和提升,不斷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更好的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1).
[2]張小燕.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0).
[3]王靜.新時期中國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33).
[4]賈慧榮.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