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巖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教育平臺在開放大學得以廣泛應用。利用遠程教學手段實施成人終身教育已成為開放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成為開放大學開展終身教育教育模式的重點導向。混合教育模式,對改善開放大學遠程網絡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混合教學;開放大學;教學模式
在開放大學終身教育理念推動下,伴隨著網絡學習技術的進步和全球化教育網絡資源競爭的加劇,傳統的教育模式正面臨著一場重大的沖擊。終身教育自身已經超越了校園范疇,融入到了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個人學習的方式、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地點。隨時隨地的學習,成為了成人終身教育學習的主流模式。“混合學習”的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學習者所接納。開放大學的特點就是要實現教育的全方位開放的徹底性、辦學模式的靈活性、保障教學質量的可靠性和教學管理手段的前沿性。混合教育模式能很好的實現開放大學教育模式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1 混合教學模式內涵
混合教學模式也叫“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基于多種理論指導,運用多種教學設備和工具、教材和媒體,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將課堂教學方式與互聯網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建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最終達到最優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混合教學模式是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
國內學者對混合教學模式概念也進行了理論方面的研究,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抗教授把混合式學習定義為傳統學習和網絡學習兩者優勢的結合。他認為基于混合學習的教學模式也應與以往不同,教學過程中既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模式更適合我國的教育思想。
2 基于開放大學教育模式的混合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雖然現階段網絡教學平臺已在開放大學平臺上得到較為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但是學生在使用開放大學平臺教學的學習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2.1 網絡學習資源匱乏
開放大學現有的教學資源建還設有待加強,需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增加教學資源的數量和種類。課業知識輻射面應該更加廣泛。現階段開放大學的網絡教學資源豐富程度也存在差異,學生對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利用度不夠,學生的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效率有待提高。很多學生往往到期末才使用平臺瀏覽課業知識,應對課業考試。并沒有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2 平臺利用率低,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內驅力
開放大學的學生在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過程中,學生較少對老師進行提問與討論,常常需要指導教師進一步依照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2.3 課業學習成果評價機制僵硬
基于開放大學現有教學平臺的混合教學下,課業的學習成果評價機制有待改善,需要通過加強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考察進行的綜合性評價。現階段開放大學的課業評價體系還是,主要有形成性考核成績和終結性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形式非常僵硬。在評價體系中可以多加入網絡教學平臺學習情況、課堂考勤、課程作業、期末考試等多維度對開放大學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3 基于開放大學教育的混合教學模式教學的改進措施
3.1 增強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建設,特別是教育資源的網絡建設
各地開放大學在注重地區特色化網絡資源建設的同時,和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資源有效鏈接,實現共享學習。
3.2 增強師生有效互動
組織網上實時教學,對重點難點課程,定期定時的實施網上輔導答疑。學生可以對每一階段不同的知識點,有個整體的認識。
3.3 增強輔導教師自身培養目標
混合教學模式自身發展還處于不夠完善的期間,我們的輔導教師大多還處于對混合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階段,教師的教學還在摸索階段,這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了較大影響。指導安排教師學習先進的網絡教育技術手段(例如,學習制作實用方便的Lectora和ppt課件,學科相應的微課教程等)。可以快速的提高輔導教師的網絡教學手段。
3.4 增強線下教學的實操性
重點、難點課程安排面授課程,采用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開放大學的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內容有個直觀的認識,有利于激發學生后期學習的興趣。并且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部分的知識點能夠更好的掌握。
網絡環境下的混合教育教學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多樣化需求,可以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開放大學教學模式的發展,混合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可以實現傳統課堂和網絡互動教學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導學相結合;在線學習和郵件、電話、面授輔導相結合;實時交互和非實時交互相結合。
目前,開放大學教學平臺日趨成熟、穩定,混合教學模式也得以應用廣泛,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會在開放大學教學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更多的輔助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好的實現開放大學終身教育這一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黃榮懷,周躍良,王迎.混合式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伯黍,演過材.教育心理學(第二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張立新.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4]李迎.基于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南昌大學,2014-05-30.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