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蘭
【摘 要】水資源作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然而隨著我國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對于水資源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水資源污染問題形勢嚴峻,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文章對永靖縣轄區水污染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重點對加強水污染防治和處理的措施進行了重點分析,以便能從根本上提高用水質量。
【關鍵詞】水污染;防治;綜合治理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污染防治工作壓力大
隨著國家、省、州、縣對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重視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周邊環境需求的不斷提高,污染防治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工作面臨著極大壓力。黃河水源是我縣乃至下游蘭州市300多萬群眾的主要飲用水源,在我縣流經距離長,保護水源責任重大。
1.2 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不足
我縣目前只有1座污水處理廠,由于修建早,規模小,無法對河南片、縣城周圍農村等區域污水進行收集處理,這些區域污水直排黃河,對黃河水源污染較大。
1.3 農村生活污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
隨著農村自來水入戶量的增加,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隨之增大,而目前除縣城污水處理廠外,鄉鎮沒有污水處理設施設備,農村生活污水全部直排,對黃河及其他水源污染較大。
1.4 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水體問題日趨嚴重
絕大多數農村由于缺乏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和場地,產生的生活垃圾隨意傾倒于村莊周邊的溝壑中,一到夏季多雨季節,這些垃圾隨雨水全部流入河流,對河水造成嚴重污染。
1.5 污染防治人員經費缺乏
我局承擔著劉化集團公司等2家國控源、碳化硅等60多家重點工業企業、鑄鋼等100多家一般工業企業以及畜禽養殖、三產、供暖供水鍋爐、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的執法檢查任務以及三大水庫水質、5個飲用水源地水質、縣城空氣質量、噪聲的例行監測和60多家工業企業的監督性監測任務,每年的監測達960多次,監測項目指標達14000多項(次),監測監察任務十分繁重。而目前的執法人員平均年齡達43周歲,專業監測人員只有1人,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環境執法、監測工作需要。加之我局辦公經費有限,大多數監測執法儀器設備嚴重老化,監測數值誤差較大,準確性不高。
1.6 沿黃旅游區水污染防治能力不足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到劉家峽、鹽鍋峽水庫、太極島等景區旅游人員大量增加,旅游產生的污水、垃圾量隨之增多,但是現有的污水收集、垃圾處理等能力有限,對黃河水源有一定的污染。
2 改善水環境的措施
今后,我們將繼續把水源地保護工作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為目的,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
2.1 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全面防治水污染
堅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防止“以情代法、以罰代法、執法犯法”的行為。切實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全力實施好以“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保護群眾健康”為主題的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三同時”制度、污處設施不正常運轉、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開發建設、采礦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環境違法行為;重點查處飲用水源污染、有毒有害水體污染等關乎人民群眾健康的問題;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力爭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州上下達的指標以內。
2.2 嚴格建設項目管理,控制污染源頭
要嚴格按照新《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等法規,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對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要繼續加大對違法建設項目的查處力度,對沒有依法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在建或投產項目,將依法責令停止生產或者建設;對沒有通過環境保護“三同時”驗收擅自投入生產的,將依法予以處罰并停產治理,真正從源頭上杜絕新污染源的產生。
2.3 集中整治縣城生活污水污染問題
采取國家投資和社會資金投資相結合的措施和辦法,盡早動工實施新的縣城污水處理廠及河南片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將縣城尚未納入污水管網的污水全部納入縣城污水管網進行集中處理。加大對縣城污水處理廠的監督管理,確保長期穩定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2.4 認真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減輕水土流失對水源的污染
進一步加大黃河沿岸水土保持,盡快立項實施劉鹽八庫區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及灌區節水改造、地質災害治理、庫岸治理等子工程,青和項目、梯田建設、霧宿溝小流域治理、永靖縣農業濕地恢復項目、沿黃快速通道綠化美化生態恢復工程等重大生態保護項目,切實改善沿岸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對水質的破壞。
2.5 逐步加大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圍繞道路硬化、環境美化、河道凈化、村莊綠化,積極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有關部門和鄉鎮要加大農村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污染治理項目爭取和實施力度,依托項目建設逐步完善鄉村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逐步提高農村污水處理能力。同時,要進一步配套建立健全農村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體制機制,逐步規范管理,降低污水直排和垃圾隨意傾倒對水源的污染。
2.6 逐步加強沿黃旅游區污染治理能力
旅游局全面啟用劉家峽水庫水污染治理設施設備,加大水庫水污染防治力度;逐步配套健全太極島、棗園、鹽鍋峽水庫等旅游區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設備,減輕對水源的污染。
2.7 強化宣傳,提高群眾環保意識
為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縣上開展了全方位、多元化、深層次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3·22”國際水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科技宣傳周等主體宣傳日,采用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出動宣傳車、發放宣傳資料、制作展板、舉辦知識問答等形式,通過縣電視臺、縣政府網站等媒介向社會各界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活動。同時,縣環保部門采取以會代訓、專題培訓班等形式,組織環境執法人員深入研究探討,不斷提高環保執法監督工作水平。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廣大群眾參與水污染防治和保護環境的意識顯著提高。
3 總結
近年來,我縣始終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為目的,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不斷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使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參考文獻】
[1]李璐倩.我國城鎮水污染治理技術探析[J].科技傳播.2013(13).
[2]武涌,柴宏祥.我國城鎮水污染治理的環境因素與戰略[J].給水排水.2007(12).
[3]郭春,郭建萍. 淺談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J].河南科技.2013(17).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