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華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大教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一目了然,形象具體,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輔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參與中獲得自信;令教學在反饋中獲得矯正;在拓展中獲得發散;于競爭中獲得發展;從小結中獲得提高。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效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7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30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于數學教學,有著其他電教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能化靜為動,引發學生興趣,能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豐富多彩的動感畫面和飽含情感的配樂朗誦,形象而又生動地學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課文內容中去。整節課學生都沉浸在教師所營造的教學環境中,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積極思考,踴躍回答教師設計的問題。可以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一目了然,形象具體,創設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激活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教學,就少有智慧和靈感。數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再加上傳統的教學方式,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困難。它以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新課標》指出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數學學習的實踐活動,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和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同時創設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困惑、矛盾情緒體驗的情景,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利用多媒體,創設與學生休戚相關的生活情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逐步學會學習,在實踐中培養了興趣,獲取了知識,發展了能力,真正體會數學實踐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輔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參與中獲得自信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平等、尊重的態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啟發學生共同探索,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用不同層次的問題或教學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師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發現和成果,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在新知的傳授過程中,充分利用計算機對視覺媒體以多種變換形式同步合成技術,利用舊知識鋪墊有利于知識的承上啟下,突出重要信息點,并在新舊知識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吸引學生對新事物的注意力。因為學生獲得的新知識既是原有舊知識的引申和擴展,故在引入新知識時要充分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利用多媒體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使他們產生新奇感,實現新舊知識的無縫對接,讓學生的新舊知識在無縫對接中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因而舊知識鋪墊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三、與時俱進,從拓展中獲得發散
拓展知識要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如數學拓展知識的設計分為遷移性、反問性、綜合性、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等形式。拓展的知識內容要靈活機動、形式多樣才能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拓展的知識內容既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驗證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多媒體課件集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于一體,知識信息容量增大,內容充實形象,再使用文字、數字、語言解說等配合傳統教學的分析、推理、歸納于一體,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更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感官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能力。
四、系統化呈現,小結中獲得提高
課堂小結具有鞏固新知識、強化記憶、深化達標的作用。課堂小結是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們常用的方法有復述法、提問法、圖表法、口訣法和懸念伏筆法等。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有經驗的教師都很重視課堂小結的清晰、明了、簡潔,它既要升華重點知識內容,又要濃縮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所學知識,促進知識結構網絡的形成、新知識模塊的建立、解題技能的優化和思維方式的提高等。而多媒體恰好可以系統地、形象地、生動地把各種小結輕松呈現出來。好的課堂小結不僅能留給學生課后獨立思考的空間,而且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伏筆,使學生在掌握課堂內容的基礎上萌生出向更深層次思考的欲望。由此可見,精心設計課堂小結這一教學環節,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之,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很多。但是,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目的、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丁振勇,孫洪春.芻議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教學融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
[2] 趙艷珍.淺談基于學生興趣培養的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2013(1).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