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江蘇省鹽城市技術監督情報研究所,江蘇 鹽城 224000)
對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初步探討
陳靜
(江蘇省鹽城市技術監督情報研究所,江蘇鹽城224000)
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優化要借助全面的組織建設實現制度的完善,再通過現代化信息管理工作的建立實現對標準化管理的有效落實,讓更多的企業步入標準化管理規范行列,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本文分析了如今我國企業標準化管理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具體的優化對策。
企業;標準化;弊端;對策
進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的企業管理也逐步走向標準化的行列,在企業標準化管理的進程之中有著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過程,因此本文分析了如今我國企業標準化管理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具體的優化對策。
1.1制度建立的弊端
企業標準化工作是企業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的管理內容項目之一,是推進企業發展,確保企業生產的產品或者是進行的流轉項目等能夠順利進行。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是我國入世環境下,企業對內部制度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革新,既然是革新就有一定緩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會出現很多弊端和問題,在標準化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就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標準化管理標準定得太高、太空、太遠,缺乏科學性、實踐性、可操作性。例如:沒有正確判斷自己是什么底子,處在什么層次,統統拿來,一股腦兒地塞到肚子里,不管能否消化得了。這些不良的管理習慣像幽靈一樣在工作中神出鬼沒。要想克服這些不良習慣,先得建立企業組織管理系統。其次,標準化管理的制度建立的內容也都是側重于技術傳授,很少講管理。導致業主們不懂得以內部控制制度營造企業管理基礎環境,只能按個人習慣以控代管,以言代制,職責權不明,程序手續不清導致漏洞百出。總之,標準化管理制度的諸多問題導致了企業標準化管理的繁瑣性和滯后性,不能靈活及時的順應實際產品的供應需求,降低了競爭優勢。必須要盡快地堅持繁簡適度、通俗易懂的原則管理規范應當規定得詳盡明確,有關項目不能有遺漏和含糊之處,指標要求盡可能的定量化。
1.2管理落實的弊端
管理大師明茨伯格曾說:管理更多的是一種藝術,建立在眼光、遠見和直覺的基礎之上,只有當藝術、技巧和科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出現有效的管理。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要依靠制度,強化管理落實,但是實際的工作中卻又很多實際的問題。首先,企業建立健全了數量眾多、內容齊全的與標準化管理相關的管理制度。但在企業的實際運營中,與標準化管理相關的管理制度,有的并沒有真正“落實到管理上,體現在實踐中”。例如:由于多年來形成的重生產、輕安全的思維慣性,一部分企業尚未擺正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加之部分行業危險程度相對較低,多年來未發生哄動性的安全生產事故,助長了企業麻痹僥幸心理。其次,中國企業忽略了企業家永續經營的最終目標,標準化工作的落實無法找到有效的路徑,變成了還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的活動,這樣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僅僅是利潤最大化、規模的增長;也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戰略目標,但由于戰略目標的不切實際,很幸易變成一紙空文。總之,我國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的落實要重視具體的落實政策,建立更為直觀有效的監督管理模式,主要靠間接的方式獲取需要的信息,讓企業具備更好地凝聚力。
2.1健全組織設施,建立可行管理
為了讓制度的建設有較強的可行性,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必須要健全組織設施。首先,要設立標準化管理制度的審定組織,這些組織管理要根據《標準化法》的規定,結合自身的生產技術條件,加強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審定工作,企業標準經審定批準,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標準主管部門備案后,即可作為企業組織生產的依據,具有法律效力。部門要依據生產計劃的要求制定本部門的工作流程和標準。比如物料配送流程,要規定配送的周期、路線、信息等;質量抽檢流程,要規定抽樣比例,業務部門要按照ISO體系的要求制定相應的程序文件,依據程序文件制定更加詳細的操作標準。在企業的運營中,運用標準化管理來提高企業的運營管理水平,幫助企業獲得最佳的生產經營秩序,降低生產消耗與成本,提升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其次,健全組織建設要設立標準化管理與市場研發的組織結合,因為標準化管理要順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完善科技項目管理組織流程,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科技攻關項目。重視對科技項目的結項驗收,加大經濟績效在科技項目評價的分量,建立健全第三方對科技項目的評估機制。總之,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優化對策要健全組織設施,建立可行管理,讓質量管理意識由封閉型向開放型過渡;質量管理戰略由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質量管理方式由引進型向獨創型轉變;質量管理方法由傳統型向科學型轉變;質量管理人員由專業型向全員型轉變。
2.2構建信息模式,完善制度落實
為了讓標準化管理工作的落實更為有效,企業必須嘗試構建信息模式。首先,要建立企業內部的信息網絡內容,互聯網的建立包括定義組織機構/角色/用戶、設計模板、控制權限、數據規范、表間公式、工作流、外部數據源等等,最終用戶就在Excel的環境中操作,所以使用簡單、配置也簡單。通過這些內容的管理能夠對標準化管理的各個項目進行有效的檢索和管理,一方面及時了解企業產品目標市場的標準、技術法規和市場準人條件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升級改造,成功搭建起集信息發布、督導流轉、學習交流和意見反饋四位一體、綜合反映中心社會保險標準化工作動態的標準化信息管理平臺。另外,還可以整改反饋問題建議,用信息化促進標準化,從而充分發揮標準化在經辦管理服務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其次,要運用好信息網絡進行標準化管理。在數據規劃中,采用數據字典管理和元數據管理,可以方便地規范數據資源,規范對描述和引用信息資源的方式和方法。標準化信息管理,就是對載有標準化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標準化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的標準文獻以及其它領域中與標準化相關的內容進行全面管理。
綜上所述,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優化要借助全面的組織建設實現制度的完善,再通過現代化信息管理工作的建立實現對標準化管理的有效落實,讓更多的企業步入標準化管理規范行列,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1]陳爍亦,姚峰.關于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6).
[2]林喆.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山東工業技術,2014(24).
[3]李暉.淺談標準化管理在科研院所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