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這些新的理念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改變過去“滿堂灌”的形式,而以激發學生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形式進行教學。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興趣;多種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21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42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影響著一個人的智力發揮。科學家曾做過這樣的研究,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發揮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百分之二十,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如此。高昂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教學的目的。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下面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現代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活動中,多媒體能夠給學生呈現出直觀、生動、具體的教學畫面,讓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變得靈活多樣,從而能很直觀地吸引學生們的眼球,激發起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為課堂教學營造出和諧、濃郁的學習氣氛。
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學朱自清的《春》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春天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春天的圖片,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從最真實的一面去感受春天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課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習興趣。
二、靈活多樣的朗讀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是每節課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靈活多樣的朗讀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朗讀熱情,從而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比如,可以讓學生分組來讀,比一比哪組讀的最好;還可以讓學生分角色來朗讀課文,每個學生扮演一個角色,這樣可以使他們更投入的讀課文,聽的學生也會很認真聽、看。這樣能使學生更有效的理解課文內容。
有些教師不知道如何去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聽課時看著挺認真,整節課下來,學習效率很低,效果讓人失望。這時,教師就應該自己找找原因:在課堂上是教師說的多還是學生說的多?課堂氣氛是不是沉悶?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探索新型教育模式。教師在課堂中要做一個引導者,給學生帶進課堂中,引導他們,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課堂上要讓學生做主人。教師可以創設一些帶有挑戰意味的情境。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地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一些疑問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和激發了學習興趣。
三、小組討論,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小組討論要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要帶著問題去討論,提前做好功課,否則學生會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既不熟練又不深刻。只有學生思考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開展小組討論,才可能出現效果。在小組內交流時,要采用輪流式發言,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參與思考,提出問題或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解答能力,提高后進生主動參與意識,變被動為主動,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獲和提高。
在小組討論時,要使學生融為一體,關注差等生,以他們為中心進行合作、討論、研究。這樣促使學生樂于合作,也能幫助差生在快樂中學到很多的知識。發揮團隊的力量,把每個學生都和自己的小組融為一體,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同時也能體現出小組合作的樂趣。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要求小組學生回答,教師可以以小組評比的形式來鼓勵學生。優秀生回答正確獎一顆星,后進生回答正確獎兩顆星。這樣既鼓勵了后進生,同時優秀生為了自己小組的榮譽也會主動地去幫助后進生,使后進生和優秀生共同成長,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四、尊重學生,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學習
成功是每個學習者所追求的學習目標。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是發展之母。”學習的最大內驅力來自于學生對成功的體驗,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內部力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總之,只有一個好的課堂氣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的知識既簡單易懂又記憶深刻。要想創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教師必須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同時用自己飽滿的情感和幽默的語言去喚醒學生。只有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才能全心投入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這樣的學生才是積極的,這樣的師生才是快樂的!
參考文獻:
[1]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編輯部.新世紀語文教學改革與探索[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 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