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海
(銅仁市公路處,貴州 銅仁 554300)
?
橋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術的研究
高方海
(銅仁市公路處,貴州 銅仁554300)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使得公路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人們對公路橋梁工程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以橋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術為研究對象展開了具體分析,以期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薄壁空心;公路橋梁;高墩;施工技術
1工程概況
某公路橋梁工程項目整體長度為882 m,并且包括21個薄壁空心墩,其中,最高的一個墩已經超過了30 m,空心墩上下實體高度分別為5.5 cm與2.5 m,外壁1∶35,內壁1∶80。基于此情況,若是運用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進行工程項目的建設,墩身表面斜率、壁厚較難保證,同時還要投入巨大的建筑材料數(shù)量,具體的施工項目也較為繁瑣,導致工期延長。在全面的分析了上述情況之后,施工單位最終決定在此項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加入3套流水模鋼模板,這樣一來,薄壁空心墩建設僅需要25 d就能夠完成所有的事項。
2主要的施工工藝分析
基于該公路橋梁項目的特點,施工單位決定采用一套流水模實現(xiàn)多工作面建設,進而降低施工模板的投入、浪費現(xiàn)象。模板不僅能夠達到項目建設要求,外部還不需要搭設其他支撐結構,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項目建設費用的投入。同時,在此項目建設過程中,還可利用模板螺栓、拉螺桿等設備,對壁厚、墩身中心位置與傾斜率進行合理的控制,以全面提高墩身建設質量。由此可以看出,此施工工藝比較適合在高墩施工中運用。
在設計流水模時,需要嚴格按照大橋薄壁空心墩建設要求進行。在該公路橋梁工程中,空心段的模板主要由外模與內模兩部分構成。外模直線段模板長度與高度分別為2.6 m、1.5 m,圓端段以每1/4圓弧為一塊,高1.5 m。內模直線段模板長度與高度分別為2.45 m、1.5 m,中間段模板則是通過0.3 m的楔形塊連接而形成的,圓端段則是以每1/4圓弧為一塊。
該項工程墩身上實體施工時間在8 d左右,基于此,為了使得有關工序得到較為良好的連接,需要在施工場地加設上實體段支撐內模6套,以確保整套模板的流水性。此外,在進行公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時,需要確保各個墩身的實際高度超過4.5 m,并且還要在兩墩之間布置一個吊車站,在完成了上一墩身的模板拆除以及地面打磨涂油操作以后,需要在做好下一墩身的吊裝作業(yè)之后在開始其余建設任務。此項目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施工工藝流程
3具體的施工技術分析
(1)清理承臺,測量放樣
在進行該工程墩身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操作:首先,工程測量組織在墩身底部位置處進行合理的放樣與測量作業(yè),同時用墨盒線將墩身中線、邊線中點后十字線彈出;其次,進行承臺的鑿毛作業(yè),并且要將存在的浮漿清除;最后,調直墩身之后,將其植入承臺鋼筋。
(2)下實體混凝土作業(yè)
在此公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對于下實體混凝土作業(yè),施工單位決定運用大體積砼進行。基于此,在進行下實體混凝土作業(yè)時,需要運用分層澆筑技術進行,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混凝土進行一定的保護。此外,還需要對混凝土內外溫差情況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裂縫的發(fā)生。
(3)鋼筋的綁扎作業(yè)
該公路橋梁工程中所采用的墩身鋼筋是由鋼筋加工廠加工而成,做好鋼筋的綁扎之后,就可安裝模板。在綁扎鋼筋過程中,需要對鋼筋主筋的型號、間距與箍筋間距進行嚴格的控制。在進行墩身鋼筋的焊接作業(yè)時,可運用立面焊施工工藝進行,同時還需要對鋼筋的彎起點、彎起角進行高度的重視,以保證鋼筋焊接與軸線一致性。
(4)模板的吊裝作業(yè)
在打磨、涂油好地面模板之后,還要將膠條粘結在模板的接縫部位,通過此種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高空作業(yè)時間與工作量。在做好上述操作之后,還要利用吊車將模板吊裝到既定的位置,對于模板的連接,可采用螺栓進行,之后還要按照測量的尺寸,對模板與螺栓的連接進行合理的調整,以確定模板墩身中線位置與平面尺寸。在完成了墩身尺寸與中線的調整之后,還要用對拉螺桿來連接外模與內模,并依據(jù)實施需求,對壁厚尺寸進行適當?shù)恼{整,以此來避免混凝土澆筑漲模情況的出現(xiàn)。同時,可以配合使用對拉螺桿、PVC管的方式,實現(xiàn)循環(huán)運用對拉螺桿的目的,以此來大幅減少工程建設成本。
(5)混凝土施工
在通過廠拌泵將混凝土送至模板位置進行分層澆筑時,需要將分層的厚度控制在0.3 m以內。對于具體的搗固密實,主要是通過插入式的振動器到達下層部位50~100 mm。同時,對于每一次移動的距離,需要控制在0.5 m的范圍內,對于其與模板之間距離,需控制在5~10 cm的范圍內,等到混凝土不再發(fā)生下沉、冒泡,混凝土表面泛漿平坦之后就可不繼續(xù)搗固作業(yè)。
(6)拆模,安裝下一墩身
在混凝土自身的強度滿足一定標準要求之后,需要拆除導向模板之外的模板。同時,在拆除模板時,應當遵循從下到上的順序來松動螺栓。此外,還應當采用吊車將拆除的模板吊至地面。在完成了地面的打磨涂油作業(yè)之后,可立即進行下一墩身的安裝。
(7)上實體混凝土施工
①對上實體段的變截面進行灌注施工,高度為1 m,并且在等到變截面部位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利用吊車來拆除空心墩內模。②將工字鋼安裝在預留孔位置處,之后進行鋼板的打眼作業(yè),然后采用螺栓實現(xiàn)工字鋼的銜接,以此來保證工字鋼的穩(wěn)定。③在工字鋼上的橫橋方向布設140×140 mm的方木,間距為40 cm,以此來支撐實心段的底模。④在進行上實體段混凝土澆筑作業(yè)時,應當分三次進行,對于首次澆注的高度,應當控制在1 m。同時,當混凝土強度滿足一定要求之后,就可開始第二次澆筑作業(yè),此次澆筑高度需控制在2 m。對于第三次澆筑作業(yè),其實際高度應當為2.5 m。⑤在結束了上實體段的混凝土澆筑作業(yè)之后,需要加工底模板與其支撐全部拆除,然后結合人工作業(yè)與吊車操作方式,拆除所有的工字鋼。
參考文獻:
[1]李書遠.公路橋梁空心薄壁高墩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5,(17):100.
[2]王永亮.公路橋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術淺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5,(10):126.
[3]趙利文.公路橋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筑,2015,(32):284.
收稿日期:2016-02-03
作者簡介:高方海(1972-),男,貴州德江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橋梁建設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4-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