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晶晶
摘 要:高職院校以培養實用技術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為目標,面對新形勢、新問題,高職院校應不斷提高重視程度、完善教育體制、改進工作方法,把“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確保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本文主要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職生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國家級示范高職院校,2015年學校成功入圍“卓越示范校”建設行列。在多年的辦學中,學校始終以學生為本,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引領作用,從工作格局、隊伍建設、課外活動、育人環境等方面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良好氛圍,學生就業能力不斷提高,為交通行業輸送了大量高素質、高技能能人才。
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方位構建思政工作新格局
1.定位準確,思路清晰
學校黨委從人才培養的戰略層面和學院科學發展的全局高度,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學校“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的德育管理體制,采取‘分層次、分階段的學生道德素質教育培養模式。2015年,我校成功入圍“卓越示范校”建設行列,在建設方案中《德育質量診斷與改進工程》已順利通過專家組論證。我們將通過三年建設,運用“互聯網+”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各二級學院的專業特色,建成職業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務基地和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基地,通過基地建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職業素質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引導學生充分感受企業文化,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德育名師工作室、學生特色成長輔導室,完善心理咨詢中心及職業咨詢室,成立德育工作團隊,結合企業用人標準,研究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成長輔導、學業指導和就業指導,解決學生的學業和成長困惑,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2.機制健全,措施到位
我校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的意見》等文件,成立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在《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綜合考核評價辦法》中,明確了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工作同時部署,同時檢查,同時評估。如規定每2周召開一次學生工作例會,專門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學期召開一次學生工作聯席會,由院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每學期召開“我與院長面對面”座談會,由院領導和學生代表參加,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狀況,傾聽學生的建議和呼聲。
二、多措并舉,推進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學管隊伍建設,為思政工作開展提供組織保證
1.輔導員助理制初見成效
2015年我校實行了輔導員助理制,出臺了《輔導員助理管理辦法》,明確了輔導員助理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和待遇,舉辦了輔導員助理培訓班。目前,全校共聘請了104名優秀學生干部擔任輔導員助理,2015級新生班每班配備一名。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助理協助輔導員處理日常事務,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學生和輔導員的好評。
2.輔導員團隊建設日趨成熟
為了加強輔導員團隊建設,發揮整體優勢。我們一是連續組織開展了四屆輔導員技能競賽,通過基礎知識測試和博文寫作、班情熟知、主題演講、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了輔導員的職業素養;二是通過開展學生管理人員野外素質拓展訓練,增強了輔導員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對新進輔導員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題培訓;三是舉辦了“交院講壇”,如邀請了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湖南大學茹娜老師來校作了題為《在堅持中生長——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之我見》的專題講座,全校輔導員老師聆聽了講座,深受鼓舞。
三、緊扣主旋律,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政教育活動
1.多渠道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一是依托“中國夢”,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如我們先后開展了“學雷鋒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書籍點亮人生,書香溢滿校園”讀書節、形勢與政策知識競賽、“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等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熱愛祖國,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密聯系;二是追尋紅色足跡,弘揚革命精神。如為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我校組織了青年志愿者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跡,尋訪看望抗戰老兵活動;三是開展感恩教育,發揚中華民族美德。如學工部以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為病重的牛變弟捐款為契機,舉辦“獻出一片愛心,托起一片希望”主題活動。
2.豐富載體,積極推進社會實踐活動
我校一直秉承“在實踐中育人,在體驗中成長”的實踐育人理念,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實踐育人活動,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在實踐活動中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每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率平均達到90%。無論是社會實踐的廣度和深度、團隊總數、參加人數、涉及地區和社會影響都呈逐年穩步上升趨勢。“交院支教夢想團”志愿服務團隊、張家界慈利旅游資源調查服務團隊、新農村建設生態環境調查服務團隊等30支服務團隊根據自身特點在暑期相繼開展了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校園文化精品
為繁榮校園文化,學校每年都舉辦為期1-2個月的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一年一屆的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與時俱進,緊扣時代主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同時,我校將新元素注入校園文化。邀請北京市"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來校進行勵志專場演出,殘疾書法家、舞蹈家用生命演繹人生,令廣大師生深受教育,精神得到升華。引進高雅藝術,每年邀請湖南省話劇來校表演,話劇詼諧、幽默,互動性很強,非常貼近青年學生,讓學生對話劇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這些新元素的注入,不僅繁榮了校園文化,而且還使廣大師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的到提升。
四、重視校園安全,優化思政工作育人環境
1.加強安全和法制教育,化解校園安全之憂
一是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安全穩定綜合防控機制:有校園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工作預案、校園政治穩定工作應急預案、消防和應急疏散等預案。二是敏感時期,重點關注。保衛處每年對新疆、西藏學生情況、外籍教師等重點人員情況進行統計,建立檔案。在“兩節兩會”、“9.18”、新生開學、單招等特殊敏感時期以及各類大型活動中,均加大了安保力度。三是加大安全宣傳力度。制作安全主題宣傳欄,編輯出版《安全簡報》,發放《公共應急知識手冊》、《安全防范手冊》,組織開展消防演習,邀請專家現場講學。
2.整合社會資源,加大家庭與社會參與度
一是學院建立并落實了與學生家長聯系的制度,明確每年邀請部分特殊學生家長代表來校與學生、老師座談次數,及時了解學生在校表現情況。二是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院與社區合作育人的管理辦法》,提升學生社會參與度。在長沙市第二福利院、黃興鎮雙塘小學等定點單位開展長期合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08.
[2]劉晶.和諧社會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