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進一步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提高英語聽力課堂教學效果,我們要改變過去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聽力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聽力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充分利用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于一體的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英語學習的交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最終提升了英語教學質量。
一、當前高職院校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入學時英語聽力水平參差不齊
大學英語在很多高校一般為大班授課,這就使得教師很難同時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要求,做到步調一致。此外,學生心理因素影響很大。學生在聽英語和說英語的過程中過度懼怕犯錯,使得本來能聽懂、說對的內容常常出錯,這種非知識性障礙影響了學生的聽力水平。
2.進行口語教學環境不佳
首先,班級容量超額。根據筆者的了解,大部分高職院校每個班級人數大多在40~70人。班級過大,成員過多,學生的個體差異明顯,不同的需要導致心理沖突,影響課堂氣氛,形成消極甚至抵觸情緒,使教學不能得以順利、有效地開展,而且學生之間缺乏協作精神,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教材也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些教材難度偏大,且趣味性不強,所聽內容與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脫節;有些教材在內容選擇上過于陳舊,故事情節復雜,或科技性太強;有些教材生僻詞語過多。結果使學生覺得越學越難,自信心受損,漸漸地對聽力及語言學習喪失了積極性。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聽說。聽力作為英語最為基礎的應用,是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重點,對于學生的學習和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WTO后外國企業的進駐,要求我國專業技術人員必須能夠熟練的應用英語等外語與外國技術人員等進行溝通,以便工作更好的開展,這都需要我國的專業技術人才能夠熟練的運用英語進行聽力交流。由此可見作為我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搖籃——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其英語教學對學生日后的工作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所以加強英語聽力教學改革具有緊迫性。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途徑探索
1.依托豐富的網絡資源,補充和完善聽力訓練內容
新編高職英語教程英語聽力教材只有文字和音頻,沒有視頻。朗讀者的語音、語調雖準確,但人物的情感態度,性格特點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且學習內容難度大,以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學效率不高。只有讓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促進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拓寬學習渠道,豐富聽力教學內容,如下載英語歌曲或原聲動畫電影等,充分發揮影視電化教學手段具有語音、畫面、音響三結合的優勢,使聲音和畫面相結合,語言和情節相結合,給學生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聽覺感染力,看到圖像、動作、姿態、表情,聽到純正的語言交流,有身臨其境之感,給學生以思想和心靈的強烈震撼。
2.創建網上互動平臺,拓寬聽力訓練渠道
高職院校還可以充分調動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共同攜手創建一個師生可以在網上互動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拓寬學生聽力訓練的渠道。如創建網上英語聽力社區或論壇,開通qq群與學生進行視頻交流。
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構新型聽力教學模式
(1)改編完善聽力測試題型
新編高職英語教程英語聽力教材中,有的測試題難度較大,學生要捕捉的信息量較多,這難免使得部分中下層次的學生無法完成聽力任務。為圓滿完成《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提出的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利于學生對所聽文段細節的把握,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部分聽力題型加以改編,制作成多媒體教學課件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從而降低了聽力練習的難度,增強了學生的信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改編的聽力測試題型常見的有填充圖表題,單詞填空題,信息匹配題,理解選擇題和是非判斷題等。
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聽力材料,由于它集圖像、文字、聲音于一體,形象生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為解決聽力中的難點,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比較方便地對某一句或某一段實現暫停、重放或慢放。在數字化多媒體語音室進行聽力練習,學生戴上耳麥,這樣可以減少外界的干擾,提高聽音的質量。
(2)選擇地道的英語聽力素材
傳統的聽力教學,尤其是授課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因人而異,有些教師語音語調不準確、規范,勢必影響學生聽力的效果。而選擇語音純正、地道的聽力材料,可以有效地彌補教師的不足,學生聽起來也是一種熏陶和享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資源豐富的互聯網,登陸英語學習的網站,搜索并下載與課本聽力材料相關或配套的聽力材料,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訓練聽力的積極性。
這一環節,師生活動的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在聽力過程中學到的知識點和語言點。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我們又該如何進行這一環節呢?
首先,使用電腦將聽力的文本內容進行編輯,再把它和要回答的問題進行超文本鏈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文段意義,提高聽力的準確性,同時讓學生掌握語音、語調、單詞的發音在句中的變化,辨別語句中的連讀、濁化、同化、弱化、失去爆破等,熟悉交際口語的習慣表達法,語法結構等,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
其次,運用多媒體,開展聽力讀寫整合訓練。在以提高聽力技能為主的聽力課上,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聽、說、讀、寫各種訓練進行有機地整合,既有側重,又能全面發展。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聽力材料的線索,配上相關圖片,或輔之以相關問題,幫助學生整理和歸納。
通過這一步驟,加深了學生對聽力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對聽力材料的脈絡更加清晰,還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等。
參考文獻:
[1]錢坤、范雪蕾.淺析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J],《科教文匯旬刊》,2010(19):147-147.
[2]柳潤澤.如何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J],《海外英語:上》2013(6):58-59.
作者簡介:
黃飛強,男,湖北荊州人,1985年9月出生,現任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系省級一般課題“幼師英語趣味包——幼師英語趣味教學資源網絡共享平臺的搭建與運用”(項目編號:EIJYB2015-094)的階段性最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