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順龍
摘 要:中學生的寫作能力集中地反映了學生思想認識、生活經驗、語文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運用狀況,歷來成為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尺度。培養(yǎng)中學生作文的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寫作要求、寫作步驟、文章體裁、積累素材、批改心得等講清楚。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
中學生的寫作能力集中地反映了學生思想認識、生活經驗、語文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運用狀況,歷來成為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尺度。培養(yǎng)中學生的作文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作文能力,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學生情操,關系到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到底要抓住哪些核心問題呢?筆者主張如下:
1.講寫作要求
初中生應該學會寫三種體裁的文章,即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學習寫記敘文,要求學生做到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前后一貫,首尾一致,而且還要學會在記敘中運用議論和抒情等各種表達方式;學習議論文,要求學生做觀點正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語句通順;學習說明文,要求學生在掌握說明事物的要點和方法的基礎上入手,做到寫得比較準確清楚,有條理。幫助學生掌握和了解這些基本要求,有助于學生在寫作中區(qū)分各種文體的基本要求,使學生不致于混淆,寫成四不象的文章,應要求學生明確,并力求做到。
2.講寫作步驟
命題作文是考察中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中學生作文訓練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要求學生寫文章,要做到切題,符合題目要求,避免離題、偏題,這就要解決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弄清題目的要求——審題。
審題就是要審清題目的要求。每個題目都有“寫什么”(文章內容)和“怎么寫”(文章的形式)兩個方面的要求,弄清這兩方面的要求,是審題的關鍵。所以我們在平時作文訓練時要求學生必須明確,訓練學生弄清這兩方面的要求,即在內容方面,要求學生在弄清寫什么時,要考慮兩點:一是要弄清楚在文章里該集中寫哪一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審清內容重點。二是要弄清哪些材料可以寫到文章中去,哪些材料不可以寫到文章中去,也就是審查選材的范圍。要求學生明確了這兩點,再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就不致于偏題了;在形式方面,要求學生要弄清怎么寫,也就是組織材料和選材的問題了。因此要弄清“寫什么”和“怎么寫”,必須要弄清兩點:一是審清題目的體裁。審題目的體裁,就是要審準題目是采用記敘、議論,還是說明的體裁來寫。有些題目有明顯的體裁標志,大多數題目沒有明顯的體裁標志,有些題目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采用在不同的體裁來選擇一種來寫。我們在教學中,要區(qū)別對待,認真區(qū)分,讓學生有所了解。在寫作訓練中,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引導學生審準題目的要求。二是審清文章內容重點和選材范圍。審清文章內容重點,要引導學生認清文章該集中學習哪一點,也就是要突出重點。審清文章選材的范圍,要引導學生弄清哪些材料可以寫到文章中去,哪些材料不可以寫到文章中去。如果不明確這一點,學生把不必要的也寫上了,就越出了選材的范圍,這樣,文章就偏了題。因此,審清文章內容重點和選材范圍是極為重要的,在教學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3.講文章體裁
講各類文章體裁寫作的基本知識,有利于學生區(qū)分各類文章體裁的寫作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寫作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發(fā)展自我。因而,我們在教學中有意識向學生講授有關寫作基本知識,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好處的。以記敘文寫作的基本知識為例,記敘文寫作要求所選的體裁要真實、具體、豐富、新鮮;要求主題要正確、集中、深刻、新穎;在結構方面要條理清楚,首尾一致,前后連貫;在表達方面上要求敘述清楚,描寫真切,抒情真摯,議論正確。如果學生不了解這一點,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要么內容不真實,要么主題不突出,要么結構不完整,要么敘述不清楚,要么感情不真切,議論也不正確。當然,也就寫不出感情真摯的文章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向學生傳授各類文章體裁寫作的基本知識。只有讓學生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的能力,才能寫出有一定質量的文章來。
4.講積累寫作素材
積累寫作素材,也就是積累和收集寫作材料。學生所積累和搜集的材料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學生作文的內容是否具體、豐富,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因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和搜集材料,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不容忽視。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搜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呢?
首先,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把自己認為覺得有意義的事用寫日記的形式記下來,鼓勵學生寫出自己一天中難忘的事,寫出自己一周中難忘的事,教師定期進行檢查和總結,指導學生自我總結。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讀書筆記。在學生每學習一篇文章,要求學生把文章中寫得詞句及優(yōu)秀片段記下來,以備日后作文時參考使用。
再次,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通過教師的推薦,學生閱讀大量有關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書籍,并用讀書筆記的形式,寫下自己所閱讀的主要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書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這樣,不僅開闊了視野,也為寫作積累了不少的素材,也提高了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能力,為以后寫作文做準備。
5.講批改心得
作文的修改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作文教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修改是講評的前提,學生通過教師的批改,可以看到自己作文的優(yōu)缺點,得到啟發(fā)和鼓勵。作文的修改就是多樣的,有學生自改、互改,有老師批改。當然,老師的批改是主要的,教師要對每一篇作文進行細致而準確的批改,最后進行講評。講評時盡量民主,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講評時應以激勵、啟發(fā)為指導思想,每件作品都有他的閃亮點,教師要慧眼識亮點,與學生進行具體而生動的寫作對話。既能讓學生感受寫作的快樂,又能幫助學生增強超越自我的信心。
作文教學是一門很深的藝術,它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它包含的內容、模式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我們中學語文教師要走在時代的前列,才能真正教好作文。
參考文獻:
[1]于漪.中學作文教學導論[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津晶.新課改背景下高中作文有效教學淺探[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0.
[3]馬秀珍.對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考與探索[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