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珠
摘 要: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共同探討,互相交流信息的過程。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是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因素。教師因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找到發揮自己才能的天地,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介紹了在語文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它關系著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如果處理不當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論調,孔子還強調在實行啟發誘導的基礎上,必須注意循序漸進,即:“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這就是要求語文課堂教學要有梯度性的,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存在的差異因素(智力發展速度不同、認知結構不同、行為習慣不同),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的學生的學習習慣指導,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更是對課堂,下面就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師備課要分梯度
素質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的天性稟賦充分發揮出來。而每位學生的資質又不一樣,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之初,首先要全面分析教材和學生,早分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并且要與學生相對應起來。針對學生預習內容的不同設置有梯度問題。老師如何提前做到心中有數呢?在每學習一堂新課前:布置預習任務。每個小組的組長將簡單的基礎知識分給差生完成,其他組員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一方面,設計問題,且每人制作一張學習卡(不允許有重復的),由小組長檢查并做好統計歸化,上報老師,師給予檢查提示。而老師以學習卡的內容為基礎,將設置的問題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既有基礎又有升華,真正做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經過這種有效預習,學生們的主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會因為設置的問題難度較大而出現抄襲或不完成作業的情況,每個人都力所能及的完成自己的任務。而老師在備課方面,設置問題也就有了依據,不會形成“滿堂問”的情況。
二、檢查要求要有梯度
檢查是師生溝通的重要環節。學生們做好了預習功課,老師必須要付諸實際:檢查。不檢查預習內容,學習卡就像是一張廢紙,沒什么作用。而老師檢查的力度又不宜過大,應將權力下放到組長的身上。拿出上課之后的3分鐘時間,由組長提問組員自己設置問題,回答錯誤者,要及時給予糾正。檢查完畢,老師可以將題目與學生的理解、掌握能力掛鉤,適時地抽取一兩個同學進行回答,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這個步驟,是讓學生們理解他們的任務得到了學生及老師的肯定,他們制作的學習卡片能夠被采用,其價值得到完全體現,試問主動性怎么能不提高呢?興趣也慢慢的培養起來。
三、課堂教學要有梯度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有預見性,但是并不能一味強調,否則學生的學還是一潭死水,因此,適時改變梯度,可能會出現這幾種情況:差生可以回答中等難度問題,中等層次的學生可以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慢慢出現這種情況證明學生的能力是在逐層提高,應予以鼓勵。當然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一段時間后的效果,也可能是某節課上偶爾出現的狀況,因此不能濫施鼓勵,更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老師要及時抓住差生、中等生思維的閃光點,把問題的難度循序漸進地提升一個臺階。而對于優生來說,似乎沒什么難的問題,其實不然,他們的成績很不穩定,此時老師可運用比較閱讀,并提出幾個題目來考核優生的掌握情況。這樣,所有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逐漸的鍛煉與提升,課堂效率才能逐步提高!
四、布置梯度性的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作業同樣要分梯度。比如說,課外作業《快樂語文》?;A知識較差的同學可選擇自己的知識薄弱題型來做(老師也可建議性的選擇題型讓學生做)。閱讀答問的題目要求全班來做,做后還安排時間進行4人小組交流,讓答問能力強的同學擔任小組長,指導組內同學將問題答準確,答完整。思維拓展的題型要求中等偏上的同學先做,成績差的同學在借鑒拓展范例后再做。如:《詹天佑》這一課的拓展題是:你還能設計出好的線路嗎?思維層次淺顯的同學肯定不會想出更好的設計方案,所以就讓優等生先試著去設計,有好的思路在黑板上畫出來,供中等偏下的同學參考,起到思維有效延伸的作用。
五、課外閱讀分梯度
在語文學習中,教師應具有大語文教學觀。我們在課堂上所實施的一系列梯度教學,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課外養成自己學習的好習慣,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其實,課堂上主要是進行語文基本知識結構和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課外就是課內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我在開展活動時,要求學生進行一定數量的閱讀,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我預先從書店里去尋找適合小學生讀的作品,要求語文能力強的學生閱讀其中的多數作品,并寫出讀后感;能力中等的學生,要求讀完我指定的作品,并且摘抄精彩段落,細細品讀;能力稍弱的學生,要求閱讀指定的文章,摘好詞好句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使語句更通暢。搞好閱讀,讀出文中之味,品出文中之情,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作文質量,促進語文教學
六、豐富教學
為了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讓教學活動豐富多彩。梯度教育并不是單一的運作,可以在其他方法的幫助下共同實施。例如,在課下,每個小組可以制作一個精美的書簽,在書簽上可以寫上自己的人生格言,或者是自己喜歡的詩句,在課堂上,將自己制作好的書簽贈給回答問題優勝組,這樣一節課下來哪個小組積累的書簽數量最多,哪個小組便是獲勝的一方,對于梯度教學有著促進作用,對于現在實行的“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更是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意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為了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所有的學生都擁有發揮才能的天地,因材施教,開展梯度教學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追求,我相信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