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
摘 要:高中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新課改中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及內容都獲得豐富和發展,其中閱讀教學最為明顯,我們需要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技巧;閱讀練習;閱讀筆記
語文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至關重要,語文教學包括作文教學、閱讀教學、語言教學等等,其中閱讀教學的綜合性很強,閱讀也是對學生整體語文素養進行提升的過程。但是,很多教師發現高中階段學生的整體語文感受能力差,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其語病修改方面比較弱,這主要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足所致。對此,我們要予以重視,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簡要論述自己的觀點。
首先,增強學生的閱讀量,強調閱讀量是因為學生只有經過多次閱讀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語言閱讀習慣,學生往往閱讀完一篇文章的時間較長,又難以把握文章的主旨,這主要是因為閱讀的量太少了,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大多數學生都是在上語文課的時候才會進行閱讀活動,或者偶爾開展一次課外閱讀,導致學生閱讀的能力不盡如人意。
第一,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閱讀,不僅僅局限于教材的閱讀,還要在課下自主進行課外閱讀。例如,班級舉辦讀書漂流活動,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籍拿到班級里和同學分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完成之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閱讀的心得,學生在表述和溝通的過程中就會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新的書籍,從而進一步推動其閱讀量的擴大。
第二,教師每個學期還應該開展足夠的閱讀課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高中語文教材內容多,但是課時又很緊張,不少教師采取占有閱讀課的時間來開展教學任務,這樣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所以教師要組織學生積極開展閱讀課,并通過自由輕松的閱讀來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第三,教師還要在假期鼓勵學生閱讀一些經典名著。例如比較適合這一時期學生閱讀的《呼嘯山莊》《簡愛》《傲慢與偏見》等,借助名著閱讀提高學生整體的閱讀感受能力和語言感受以及鑒賞能力。此外,增強學生的閱讀量還需要借助最新的教學設備來進行,隨著科學技術以及閱讀方式的更新和豐富,一個學校的閱讀資源可能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學校可以開展電子圖書閱覽室。新型的閱讀方式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拓展學生的閱讀量,不僅使學生各方面的知識獲得延伸,也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素養的提升??傊喿x量是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途徑之一,教師一定要重視起來。
其次,學生想要提升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勢在必行。只有掌握了閱讀技巧之后學生才能在閱讀過程中進展更加順利,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也才能快速得到解決,由于語文教學的局限性,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教師是無法直接進行參與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有閱讀技巧的支撐,幫助其快速高質量地完成閱讀任務。
第一,學生要懂得如何快速閱讀。因為高中階段學生需要獲取的知識以及課外書籍很多且極其豐富,有些書學生不必字字斟酌,只需要快速理解作者的目的和書本的大體內容即可,這也是學生選擇閱讀書籍對象的重要方法,所以學生必須學會快速閱讀。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掌握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呢?這需要學生懂得在閱讀的時候抓住主要的綱目和標題或者總結性的段落。例如,一本書的主要概括就在目錄或者緒論里面有簡要的交代,而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跟首尾段的內容密切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快速掌握文章或者書籍的主要內容和主旨。
第二,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一些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這對于學生加快閱讀速度和整體掌握閱讀內容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例如,無論是一篇議論性的文章還是散文,在邏輯結構或者情感表達結構上總是存在關聯的,其中很明顯的就是線索的發現,一般散文或者記敘文、小說等線索可能是情感或者一句話、一件事物、某個人等等,便于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題表達,這需要教師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訓練。例如在學習《最后的常春藤葉》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本文的線索就是“常春藤葉”而常春藤葉在這里就代表著小說主人公那種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崇高情懷。
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細節描寫的鑒賞。尤其是小說閱讀,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會在細節描寫上下工夫,可能是一個動詞的使用,或者一個眼神的描寫就寄寓著作者深刻的目的在里面。而在閱讀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只是停留在關注故事情節,忽視一些細節,導致學生的閱讀水平難以獲得提升。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詳細理解劉和珍君和楊德群君等遇害時,為什么槍口從后背入,但是子彈卻穿胸從肩膀出,這一處就是細節描寫,說明段祺瑞執政府對于青年學生殘暴的殺害,從而加深學生對于作者情感的理解。由此可見,細節對于學生閱讀的重要。
再者,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還需要多開展閱讀練習,也就是對閱讀理解習題的訓練,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習題訓練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閱讀理解題就是對學生整體快速掌握文章內容、理解文章語句的考查,而一些習題就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閱讀鑒賞。
第一,讓學生掌握環境描寫的作用。在散文里面尤其是小說類的文章中,環境描寫作用的考察很常見,但是學生由于自身閱讀理解能力的局限,不能完整理解環境描寫產生的效果。所以在做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區分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以及其對于主旨表達、人物形象以及心理的塑造、對氛圍的渲染、對主題的升華以及暗示象征、對情節的推動作用等等。
第二,做閱讀題也是學生進行閱讀鑒賞的學習。學生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時候會感覺到好,但是究竟好在哪里又說不出來,這就是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不足導致的。所以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來鑒賞一篇閱讀文章,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最后,閱讀水平的提升離不開記閱讀筆記,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如果只是讀完之后就置之不理、束之高閣,那么閱讀還是客觀存在于學生的感性世界,并沒有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隨讀隨記,尤其把自己感悟較深或者比較欣賞的語言和段落摘抄下來,附著自己的閱讀感受,從而循序漸進獲得提升。
總之,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要從增強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注重閱讀訓練、記讀書筆記等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