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燈香
無創正壓通氣對中老年呼吸衰竭AECOPD的治療研究
吳燈香
目的 研究分析無創正壓通氣治療中老年患者呼吸衰竭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呼吸衰竭AECOPD的中老年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6例。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低流量吸氧(2L/min),治療組則使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結果 在使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組治療2h后的SpO2為(93.40±3.60)%、PaO2為(69.30±6.1)mmHg、pH為(7.33±0.05),對照組治療2h后的SpO2為(87.90±4.10)%、PaO2為(54.40±4.00)mmHg、pH為(7.18±0.05),治療組SpO2、PaO2和pH比治療前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效果相比較,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P<0.05)。結論 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對于中老年呼吸衰竭AECOPD治療效果明顯,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推薦把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手段作為首要方法。
AECOPD;無創正壓通氣;呼吸衰竭
中老年患者呼吸衰竭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在我國中老年群體中是一種常見病,由于環境的污染,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由于無創正壓通氣(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此項技術的推廣應用,治療中老年患者AECOPD)呼吸衰竭的搶救治療有重大意義[1]。選取92例中老年呼吸衰竭AECOPD患者中分別進行無創通氣治療與鼻導管吸氧治療對比研究,來探討無創正壓通氣對于中老年呼吸衰竭AECOPD患者在臨床上的治療研究。
1.1 一般資料 以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2011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AE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65例,女27例,年齡47~88歲;隨機分配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2組患者在采用無創通氣治療前的呼吸困難的程度、動脈血氣指標(pH、PaCO2、PaO2)、RR、SpO2、HR、年齡、性別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92例呼吸衰竭AECOPD患者依據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符合呼吸衰竭診斷標準,PaO2<60mm,PaCO2>50mmHg(1mmHg=0.133kPa),其中患者病情入選標準:(1)呼吸頻率達到25~35次/min;(2)中重度的呼吸困難,需要呼吸機輔助參與呼吸且出現了胸腹矛盾的運動;(3)高碳酸血癥(PaCO2> 50mmHg)與低氧血癥(PaO240~60mmHg)。排除對象:容易誤吸者,意識有障礙且嗜睡不愿意配合的患者;心血管系統功能不穩定;有大量氣道分泌或痰液粘稠;鼻咽喉異常有外傷;嚴重胃部脹氣患者;重度肥胖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抗感染、糾正電解質紊亂、止咳祛痰等基礎治療。對照組使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再使用可拉明1.875g(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375g/1.5mL;國藥準字H11020553)的靜滴治療[2-3]。
治療組在基礎治療上采用美國偉康生產的雙水平無創正壓(BiPAP)呼吸機進行通氣治療方法,調節S/T模式(自主呼吸定時),開始吸氣的壓力(IPAP)是4~8cmH2O,等患者適應后緩慢上調,每次上調2cmH2O;呼氣的壓力(EPAP)開始為2~4cmH2O,待患者適應緩慢上調壓力水平,吸氧的濃度要到25%~60%。血氧的飽和度要維持在90%~95%之間,每天使用4次,每次使用2~4h,呼吸頻率設定為16~18次/min,要保證患者每一次的吸氣動作使呼吸機感應到送氣;使用無創通氣治療中患者出現以下情況:(1)痰液增多咳不出、心衰、休克、昏迷等;(2)血流動力明顯不穩定;(3)血氣指標沒有改善;(4)患者嚴重不適應;(5)患者意識惡化嚴重;便是無創通氣失敗,及時使用氣管插管進行有創通氣。
1.3 評定指標 觀察2組患者前后治療臨床療效,根據血壓、心率、神志、呼吸困難程度、頻率、血氣分析指標等結合臨床來判斷。顯效:患者呼吸困難減輕、紫紺、HR/RR下降且意識障礙逐漸緩解;無效:患者RR、HR加快、呼吸困難、意識昏迷、紫紺無緩解。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記錄。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的24h內,治療組有3例患者病情惡化而改使用有創通氣治療,對照組則有5例患者病情惡化改使用無創通氣治療,2組共有2例放棄治療自行出院,其余患者完成此次研究,并納入統計學分析。治療組在經過治療24h后,RR、HR、PaCO2比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SpO2、PaO2、pH比治療前升高(P<0.05)。對照組治療24h PaO2與SpO2升高;治療組治療24h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對比變化(x±s)
近年來無創通氣治療的技術在我國臨床治療得到廣泛應用,很多中老年呼吸衰竭AECOPD患者使用無創通氣治療免于有創氣管插管治療。由于患者支氣管感染,換氣困難通氣阻力增加使患者呼吸肌疲勞,導致呼吸驅動能力降低,低氧與高碳酸血癥也隨之降低,此時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二氧化碳潴留與缺氧,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4]。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首要優勢是幫助患者輔助呼吸肌作用,減輕呼吸肌疲勞。無創通氣不僅可以提高肺泡通氣、降低耗氧、幫助患者克服氣道阻力和萎縮的肺泡復張,而且還可以改善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癥的情況。同時減輕患者的精神與機能負擔,有創氣管插管治療很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的出現,而無創通氣治療則不會出現有創傷口原因引起的并發癥;根據Mehta[5-7]等人員的研究表明,早期的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可以明顯改善呼吸衰竭AECOPD患者2h之間的意識和6h的pH與PaCO2,可以有效的減少有創氣管插管和有創正壓通氣的使用;在本次篩查分組治療中分別使用了常規氧療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對比研究,可以看到對照組經過一般治療2h后,與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治療后的24h,只有PaO2與SpO2與治療前有明顯的提高(P<0.05)。根據對比資料表明一般的用藥治療和鼻導管吸氧對于患者的通氣與氧合適難以改善;治療組在使用無創通氣治療2h和24h后,各項指標則比治療前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優于同期的對照組。由于無創通氣治療的呼吸機能提供雙相壓力的支持,低的呼氣亞能能夠對抗內源性呼氣末正壓,防止患者肺泡萎縮。而高吸氣壓能增加患者的肺泡通氣量,緩解呼吸肌疲勞,改善氣體在患者肺內的不均勻分布,這樣可以降低PaCO2和提高
綜上所訴,對于中老年呼吸衰竭AECOPD患者來說,無創正壓通氣能夠明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與CO2潴留、低氧血癥以及呼吸性酸中毒,有明顯的即時效應。從2組患者的統計數據來看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明顯的臨床改善效果意義,合理及有效的使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能使患者從中獲益,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1] 田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7):73-74.
[2] 賴建幸,陳小會.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4,2(4):7-10.
[3] Farre R,L loyd-Owen SJ,Ambrosino N,et al.Quality of equipment in home mechanical ventilationg:a European survey[J].Eur Respir J,2010,26(1):86-94.
[4] 朱光發.無創通氣治療呼吸衰竭的研究進展[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7,28(1):47-50.
[5] Mehta S,Hill NS.Noninvasive ventil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163:540-577.
[6] 杜成前.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5例臨床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1,17(5):99-100.
[7] Hill NS.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spir Care,2012,29(1):72.
[8] 何惠英.無創通氣治療COPD合并重癥呼吸衰竭的作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5):651-652.
江西 333000 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 (吳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