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 遲斌
乳頭狀甲狀腺癌的超聲表現特征分析
鐘華 遲斌
目的 探討乳頭狀甲狀腺癌的超聲表現特征。方法 選取192例乳頭狀甲狀腺癌患者,分析超聲表現特征。結果 乳頭狀甲狀腺癌主要是低回聲,低回聲率59.6%,實質性癌結節64.9%,邊界無清晰病灶16.7%,微小鈣化13.2%。病灶直徑≤1.0cm者低回聲率高于直徑>1.0cm者(P<0.05);病灶直徑≤1.0cm者液化、微小鈣化率均低于病灶直徑>1.0cm者(P<0.05)。結論 乳頭狀甲狀腺癌的超聲聲像表現存在顯著特征性,經超聲診斷儀實施術前檢查,操作簡便且診斷價值高,在乳頭狀甲狀腺癌檢查中為首選方法。
乳頭狀甲狀腺癌;超聲;微小鈣化
乳頭狀甲狀腺癌是甲狀腺惡性腫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1],同時也是頭頸部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在有明顯頸部包塊中占比約8%,借助超聲檢查可將更多甲狀腺結節檢查出來,因此目前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臨床檢出率逐漸上升[2]。近年來國內外多通過超聲對乳頭狀甲狀腺癌進行檢查。本文選取192例乳頭狀甲狀腺癌患者,經超聲檢查,分析其臨床特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梅河口市友誼醫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192例乳頭狀甲狀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經術后病理確診;共228個病灶。患者中男38例,女154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0.8±3.6)歲,單發病灶156例,多發病灶36例;病灶直徑0.4~10.2cm。
1.2 方法 選取機器類型是Siemens S2000檢查。患者仰臥,后頸部墊枕,充分顯現出頸部,以直接探查法實施,沿甲狀腺實施縱橫十字交叉位探查,檢查甲狀腺的雙側葉和峽部。
1.3 觀察指標 觀察甲狀腺結構,若發現病灶,記錄病變的位置、大小、回聲、形態、邊界以及有無鈣化等聲像特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應用SPSS17.0系統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用Fisher精確概率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192例乳頭狀甲狀腺癌患者中共228個病灶,超聲檢查情況見表1。經超聲影像觀察,病灶直徑≤1.0cm者低回聲率高于直徑>1.0cm者(P<0.05);病灶直徑≤1.0cm者液化、微小鈣化率均低于病灶直徑>1.0cm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28個病灶超聲檢查結果分析

表2 病灶大小與內部影像學特征關系[n(%)]
目前,乳頭狀甲狀腺癌具有越來越高的發生率,如及早發現,并予以手術切除治療,患者預后相對良好,所以乳頭狀甲狀腺癌得到早期診斷有重要臨床意義。乳頭狀甲狀腺癌多發生在女性群體中,甲狀腺癌結節通常表現出低回聲,伴隨癌結節直徑逐漸增加,內部回聲通常表現出多種形態,但依然主要為低回聲[3]。
甲狀腺結節中存在的鈣化,尤其微小鈣化在臨床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臨床中通常認為微小鈣化為乳頭狀癌的一種特征變化,其形成極有可能與發生病變內部的砂粒體產生存在一定相關性,乳頭狀癌因為有大量乳頭排列分支,乳頭部無法得到充分供血,極易出現壞死癥狀[4],呈現砂粒體,表現出圓形、分層狀或同心圓狀、嗜堿性的鈣化小體,往往處在乳頭的纖維血管軸心、瘤細胞團內或反應性增生間質內。即便偶然會在濾泡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中發現,但非惡性甲狀腺病變中往往極少存在。甲狀腺癌結節通常表現出結節內部存在較為豐富的血流信號。有研究資料顯示[5]:惡性腫瘤內存在的新生血管具有薄弱管壁,并未出現平滑肌,無正常血管所具有的對應彈性,所以舒張期無法使得舒張壓保持在正常水平,且在惡性腫瘤中無顯著淋巴管網,在瘤體組織間存在較高流體靜壓值,此類解剖學與組織學發生的變化,極有可能是導致腫瘤內部出現血流阻力上升的重要原因;對于孤立、實性或囊實性結節,觀察聲像圖未存在浸潤生長現象,但是血流信號通常處在腫瘤內部,當腫塊內部存在較為豐富的血流或血發生流紊亂,往往懷疑存在惡性趨勢,可經超聲引導進行穿刺活檢實施細胞學檢查加以判定[6]。
乳頭狀癌主要特點為癌細胞因覆纖維血管軸而產生乳頭狀突起,通常乳頭狀存在越多結構,往往導致囊性變出現機會越高,腫瘤內部回聲具體性質為實性或囊性通常因腫瘤病理結構與是否呈現囊性變而決定,盡管腺瘤呈現囊性變幾率高于乳頭狀甲狀腺癌,但無法按照囊性變而將惡性可能性完全排除。通常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經超聲檢查時,其檢出率明顯下降,所以需對各個結節進行逐一掃查,且對可疑結節進行綜合分析,避免發生漏診誤診現象[7]。
乳頭狀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存在較高轉移率,有研究資料顯示,頸部淋巴結內發生囊性變為乳頭狀甲狀腺癌發生轉移的一個高度特異性變化,由于乳頭狀甲狀腺癌生長過程相對緩慢,對其進行鑒別診斷存在困難時,如觀察到腫大淋巴結,往往對患者確診存在重要臨床價值。所以需關注對甲狀腺周圍及頸部淋巴結進行詳細檢查[8]。
經本文研究可知,乳頭狀甲狀腺癌大部分表現出低回聲,患者中59.6%呈現低回聲,其中直徑≤1.0cm有46個病灶呈現低回聲,直徑>l.0cm病灶依然主要表現出低回聲。而且在192例乳頭狀甲狀腺癌患者中,微小鈣化發生率為13.2%,實質性癌結節148個(64.9%),囊實性癌結節52個(22.8%),實質含液性癌結節28個(12.3%)。
總之,乳頭狀甲狀腺癌的超聲聲像表現存在顯著特征性,包括大部分表現出低回聲、病灶發生液化、邊界無較高清晰度、病灶發生微鈣化等。所以乳頭狀甲狀腺癌臨床表現形式存在多樣化,經單一指標并無法對乳頭狀甲狀腺癌進行有效診斷。臨床工作時,經超聲診斷儀實施術前檢查,操作簡便且診斷率高,可作為臨床中乳頭狀甲狀腺癌的首選檢查方法。
[1] 孫愛霞,周顯禮.甲狀腺乳頭狀癌及微小乳頭狀癌的超聲特征分析[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8):559-561.
[2] 許紅.甲狀腺微小癌的超聲診斷評價[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2,14(9):628-630.
[3] 張淑琴,王興田,胡欣,等.83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超聲聲像圖特征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3):3246-3247.
[4] 張晉.乳頭狀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11):1260-1262.
[5] 鄭蕾,荊丹清,尹士男.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癌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65-66.
[6] 鄧瓊.彩超診斷甲狀腺結節的特征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7): 74-75.
[7] 楊帆,李耀華,李盼盼,等.甲狀腺濾泡型乳頭狀癌的超聲影像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1):4-7.
[8] 張蕾,吳美娟,蔣榮泉.甲狀腺濾泡型乳頭狀癌的超聲表現與病理對照研究[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4,11(6):469-4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15
吉林 135000 梅河口市友誼醫院超聲科 (鐘華 遲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