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嵐
子宮內膜異位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價值探析
李嵐嵐
目的 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價值。方法 選取20例婦產科患者,對其接受子宮內膜異位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病理結果進行回顧分析。結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顯示,15例患者的腫塊內部沒有明顯血流信號,5例內部有少量的星點狀血流信號,周邊部位顯示點狀的血流信號,以Check JH的方法為依據,子宮內膜的回聲類型分為高回聲型、三線型、回聲型,對子宮內膜內、周邊部位顯示的血流信號個數進行統計,并對子宮內膜內血流計數和子宮內膜血流面積的百分比進行估算,15例與另5例患者的子宮內膜血流計數和血流面積百分比評分分別為(3.06±0.87)分、(2.06±0.87)分,結果表示子宮內膜血流較少,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檢查符合率為95%(19/20),彩色多普勒超聲能清晰反應患者子宮內膜的影像,其檢查結果與病理具有較高的符合率,大大提高了子宮內膜異位癥檢測的準確性。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與科學的評估方法相結合,是診斷與鑒別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方法,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檢測上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子宮內膜異位癥;彩色多普勒超聲;價值;探析
子宮內膜異位癥多發病于盆腔,主要表現為宮腔以外部位發現子宮內膜腺體,一般情況下,腹壁切口處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較為少見。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剖腹產占比日益增加,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率不斷升高,占比約為2%~16%;生長在腹壁切口處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占比為0.04%~0.46%[1]。本文選取20例婦產科患者,對其接受子宮內膜異位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病理結果進行回顧分析,對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價值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南昌市第三醫院接受過子宮內膜異位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患者20例,年齡24~43歲,均在剖腹產手術后6個月~4年出現腹壁切口疼痛癥狀,疼痛感逐漸加重,手觸摸,有硬質腫塊,形態呈不規則狀,不會活動[2]。20例患者中有10例接受過剖宮產手術,2例接受過子宮肌瘤剔除手術。
1.2 方法 應用Siemens S-2000(北京邁潤醫療有限公司,規格型號:ACUSON SC2000)型及GE-V73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通用電氣醫療系統貿易發展(上海)有限公司,規格型號:Vividi、Vividq],探頭頻率為5.0~10.0MHz。患者呈臥姿,采用高頻探頭直接對腹壁切口周圍的腫塊進行檢查,仔細觀察個數、位置、形態、組織結構以及內部回聲情況,詳細觀察腫塊周圍與其內部的血流分布情況,用科學的評估方法進行結果評估,并對后期病理結果進行跟蹤比對。
1.3 觀察指標 彩色多普勒檢查結果以《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3]中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標準為依據進行觀察。對子宮內膜內、周邊部位顯示的血流信號個數進行統計,并對子宮內膜內血流計數和子宮內膜血流面積的百分比進行估算。分級評分方法見表1。

表1 子宮內膜血流計數與血流面積百分比的評分方法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5.0 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超聲影像表現 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顯示,15例患者的腫塊內部沒有明顯血流信號,5例內部有少量的星點狀血流信號,周邊部位顯示點狀的血流信號。見圖1。

圖1 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彩色聲像圖
以Check JH的方法為依據,子宮內膜的回聲類型分為高回聲型、三線型、回聲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色增益為70%~75%,壁濾波為100Hz,彩色速度范圍為2.59cm/s,彩色取樣框能完全包含子宮內膜。
15例與另5例患者的子宮內膜血流計數和血流面積百分比評分分別為(3.06±0.87)分、(2.06±0.87)分,結果表示子宮內膜血流較少,這一結果與圖1所反映的血流信號一致。
2.2 病理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符合率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符合19例;與病理不符僅1例,病理符合率達95%。見表2。結果顯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與病理具有高度的符合性,大大提高了子宮內膜異位癥檢測的準確性。

表2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符合率
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疾病表現為:轉移性腫瘤,超聲圖像反映出規則、圓形或橢圓形,邊界呈毛刺狀,內部為不平穩的中低等回聲,與周圍的組織有清楚的分界。腹壁炎性包塊或血腫由外傷或感染引起,膿腫部位癥狀明顯,位于腹直肌鞘內或皮下,主要為混合性低回聲,中心部位沒有回聲,邊界為低回聲,內部一般不具有血流信號;血腫,主要反映出橢圓形,伴有低回聲,與周圍有清晰分界,施壓會有痛感,且會發生變形,如果血腫內部有液化物,回聲呈不平穩狀[3-4]。
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機制有淋巴及靜脈播散學說、子宮內膜種植學說、體腔上皮化生學說及免疫學說等[5-6],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作為一種遠期的手術后癥狀一般較為少見,但在近幾年呈增長趨勢。一般會在進行子宮肌瘤剔除等手術后的6個月~4年發病,出現這種癥狀的原因之一在于手術過程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散落到切口傷面上,如果存活,部分的子宮內膜組織就會受到卵巢內分泌激素的激發,出現和正常子宮內膜相同的分泌期、增殖期以及剝脫期出血,這會促使局部腫塊生成,在患者生理期間會伴有大量的出血與疼痛癥狀。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是一種非入侵式的檢測方法,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實現數據與圖片信息的采集,具有操作敏感性強、易于掌握、安全、特異性強、費用低、患者疼痛感少等多方面優點[7-8],同時,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與科學的評估方法相結合,是診斷與鑒別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方法,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檢測上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張少丹.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子宮肉瘤及子宮肌瘤的意義與價值探討[J].當代醫學,2012,18(6):108-109.
[2] 賈振偉.子宮內膜異位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準確率及變化特點[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B):128.
[3] 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0:24-26.
[4] 王麗影.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4):240-241.
[5] 彭卉,趙婧,湯蓓,等.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的超聲診斷[J].西部醫學,2010,22(6):1103-1104.
[6] 管春玲.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剖宮產術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價值16例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21):88-89.
[7] 李筱梅.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A]//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腹部專業委員會,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青島籌委會,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第八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腹部專業委員會,2010,1(9):123-124.
[8] 寧君.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的新進展[D].蘇州大學,20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16
江西 330000 南昌市第三醫院 (李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