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護理干預對TIPS術后并發肝性腦病的效果影響
王倩
目的 觀察護理干預對TIPS術后并發肝性腦病的效果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行TIPS術治療的98例患者臨床資料,按護理所用不同方案分為2組,對照組(44例)行常規護理,觀察組(54例)在其基礎上行護理干預,比較2組護理后心理狀態及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SAS、SDA評分均比對照組低,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對照組低,且肝性腦病發病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可減少患者TIPS術后發生肝性腦病,且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具積極影響,值得推廣。
護理干預;TIPS術;肝性腦病
TIPS指的是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即在肝內靜脈和門靜脈間行穿刺以建立門體分流通道,促使門靜脈直接流入腔靜脈,從而減小門脈高壓[1]。其通常用于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并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非手術治療法[2]。但TIPS術后易引起肝性腦病,且發病率高,對患者具不良影響。為降低TIPS術后肝性腦病發生率,本研究對98例行TIPS術治療患者中行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濟南市傳染病醫院行TIPS術治療的98例患者臨床資料,按護理不同方案分為2組,觀察組54例,男女比例52∶2,年齡22~65歲,平均(45.12±5.61)歲,肝炎肝硬化13例,腹水18例,上消化道出血23例;對照組44例,男女比例42∶2,年齡23~68歲,平均(46.32±6.51)歲,肝炎肝硬化11例,腹水12例,上消化道出血21例。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術后密切監測病情,對其行日常生活基礎護理,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心理干預:術后評估患者心理狀況,護士多與患者交流,告知其手術方法、作用及術后注意事項,滿足患者心理需求,予以針對性心理疏導,消除不良情緒,增強治療信心,保持良好心態。(2)飲食指導:多予以患者食用碳水化合物、易消化且高糖、多維生素的食物,予以植物蛋白取代動物蛋白,建議患者多進食水果、粗糧,可防止便秘。(3)行為指導:每天督促患者服用乳果糖;告知患者規律生活,注意早飯前后排便;護士指導患者體育活動,為其制定合理運動方案,每天按康復方案適量運動,指導臥床患者練習腹部按摩,每日自我按摩腹部,以促進腸胃蠕動。(4)家庭護理:護士為家屬講解有關肝性腦病健康知識,告知其發病誘因,如何避免誘發因素,并指導家屬如何照顧患者飲食與日常護理,以減少肝性腦病發生。
1.3 觀察指標 參照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2組術后心理狀態,總分0~50分,>50分為焦慮、抑郁程度嚴重[3]。同時比較2組術后并發癥情況,主要是肝性腦病,其次包括腹腔內出血、發熱、異位栓塞、體表穿刺部出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心理狀態比較 觀察組SAS、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幅度比對照組大,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心理狀態比較(x±s,分)
2.2 2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7.41%比對照組38.64%低,其中肝性腦病發病率3.70%低于對照組18.18%,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并發癥比較[n(%)]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是一種介入治療方法,其手術操作難度相對較大,若術后護理不周,極易引起各種并發癥,其中肝性腦病是最為嚴重且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病原因為建立肝內分流道后,少數門靜脈血液直接流入體循環而未經肝臟解毒所致[4]。因此本院對行TIPS治療患者術后實施護理干預,觀察其對肝性腦病的影響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SAS(35.60±1.51)分、SDA(27.32±1.13)分均比對照組(40.45±2.96)分、(40.36± 3.42)分低(P<0.05),說明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緩解負面情緒,以避免影響預后。分析原因可能為:護士在患者TIPS術治療后給予其心理護理,評估患者心理狀況,根據患者內心需求給予其針對性心理疏導,從而可消除不良情緒;并為患者接受手術成功案例,給予其精神鼓勵,同時為患者普及有關TIPS術后并發癥有關的健康知識,告知其及家屬手術治療作用及術后注意事項,緩解其精神壓力,增強治療信心,避免情緒躁動,從而可促進機體恢復,使患者心理狀態得以改善[5]。此外,護士針對患者心理給予其家庭護理干預,通過家庭護理,護士為家屬講解有關肝性腦病健康知識,并指導家屬日常如何照顧與護理患者,以預防肝性腦病發生,且可讓患者感受到家屬的支持與關愛,從而可改善心理狀態,保持樂觀心情,減少焦慮與抑郁的不良心理狀態[6]。
同時本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7.40%比對照組38.64%低(P<0.05),其中肝性腦病發病率3.70%顯著低于對照組18.18%(P<0.05),說明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肝性腦病病發率,亦可減少其他并發癥發生。分析原因可能為:TIPS術在患者肝內建立門體靜脈分流通道,促使部分患者的腸道吸收營養物或細菌代謝產物時,其均未通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體內循環系統,促使使腸道在攝入含氮物質時,直接進入腦內,導致腦部出現功能紊亂,隨著肝臟門脈血流變化,進而影響肝臟功能變化,肝臟功能改變可確定患者體內血氨濃度的改變,進而可誘發肝性腦病發生。故護士在護理患者時著重加強其飲食的護理,通過因此調節體內血氨濃度,所以護士多予以患者食用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物,或者予以植物蛋白取代動物蛋白,因為動物蛋白質可在人體腸道中產生含氨成分物質,誘發肝性腦病發生,所以護士控制患者動物蛋白攝取量,有助于降低肝性腦病誘發率,并建議患者多進食水果、粗糧,補充患者體內維生素C,刺激腸壁,可加快腸蠕動,有利于排便,進而可清除體內殘渣物質,避免誘發其他疾病[7]。此外,護士對患者術后行為予以指導,督促其服用乳果糖,因為乳果糖在腸道內可被結腸細菌分解為乳酸與醋酸,可抑制氨物質吸收,減少毒素在體內蓄積,進而起到防止肝昏迷的效果,減少肝腦病發生[8]。關于本研究案例,因受數量、時間限制,需加大樣本量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探究。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TIPS術后并發肝性腦病的效果顯著,不僅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且可減少肝性腦病及其他并發癥發生,具推廣使用價值。
[1] 苗鑫.TIPS治療門脈高壓癥6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4, 20(6):76-78.
[2] 孫春田,孫奕純,蘇惠霞,等.小承氣湯保留灌腸防治TIPS術后并發肝性腦病的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9):214-216.
[3] 鄧梅花,覃少洲,梁飛立,等.重癥肝炎患者的飲食及心理護理方法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28):5913-5914.
[4] 蔡薇,馬世寧,周曉亮,等.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后并發肝性腦病病人的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7):597-598.
[5] 侯小蘭,劉東蓮,黃艷坤,等.TIPS術后肝性腦病的誘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7):639-640.
[6] 劉東蓮,晏楠,白云飛,等.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后主要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21):3348-3349.
[7] 張玲,王倩.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相關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4):39-41.
[8] 侯小蘭,王雪莉.50例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患者的護理體會[J].天津護理,2015,23(2):120-1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61
山東 250021 濟南市傳染病醫院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