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梅 王偉 時艷霞
連續性照護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石冬梅 王偉 時艷霞
目的 探究連續性照護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94例乳腺癌術后患者,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觀察組通過連續性照護,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比2組患者出院后0.5年焦慮抑郁水平、自我效能和生存質量。結果 2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生存質量和自我效能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腺癌術后患者實行連續性照護,可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的程度,并提高其自我的效能感和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方面應用和推廣。
連續性照護;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
乳腺癌屬于臨床方面女性比較常見的病癥,屬于惡性腫瘤,這類病癥每年呈上升的趨勢發展,每年的手術治療的女性在85%以上[1]。然而,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會造成患者乳房的缺失,同時在康復階段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如身體方面的問題、家庭和社會方面的問題等。此外,這類病癥在手術后,還需要實行化療、放療,使得患者承受較大的心理和經濟方面的壓力[2]。本次研究選取94例乳腺癌術后患者,探究連續性照護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現進行具體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腫瘤醫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4例乳腺癌術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42.3±5.9)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4.5±5.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通過常規護理進行干預,主要通過對患者實行健康方面的宣教,為患者講解一些病癥的基本知識,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然后對患者實行心理方面的護理干預,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了解其心理的狀態,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患者幫助和指導。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通過連續性照護。主要對患者實行各個方面的評估,結合其文化的程度,通過有效的方式與患者交流,進而能夠在不同方面對患者實行評估。提供患者家的分為,使其可以提高治療和護理的自信,加強護理的依從性。出院后,對患者實行隨訪工作,每次隨訪的時間為30min左右,主要對患者近階段的臨床情況進行了解,并對其運動量和飲食情況、乳房的自我檢查等進行了解。對患者乳腺癌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為:患者對于乳腺病癥的了解、乳房的自我檢查方法(可對著鏡子通過觸摸的方式進行檢查,按照外上-外下象限、內下-內上象限-腋窩位置的順序進行檢查,檢查的其是否存在結節、腫塊等),在患者2次月經期間進行檢查。同時需保證飲食的合理性,保證定時、定量進餐,禁止暴飲暴食,或是存在偏食的現象,可多食用一些粗糧和低脂肪的食物、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手術后6個月,實行隨訪工作,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鍛煉情況進行了解。
1.3 評價標準[3]患者出院后0.5年,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分,分值更高,患者抑郁和焦慮程度就越高。自我效能通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更高。生活質量的評分更高,表示其生活的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評分的對比 2組患者SDS、SAS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干預后的評分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評分的對比(x±s,分)
2.2 2組患者GSES評分的對比 2組患者GSES評分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GSES評分的對比(x±s)
2.3 2組患者生活質量的對比 觀察組的總體生活質量為(5.93±1.21)分,對照組的總體生活質量為(4.11±1.1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生活質量的對比(x±s,分)
乳腺癌,主要是通過皮膚、纖維組織和乳腺腺體、脂肪構成,一般產生于乳腺的上皮組織,進而出現惡性腫瘤[4]。這類病癥99%為女性,僅有1%會產生于男性[5]。乳腺不屬于人體生命活動維持的最主要的器官,所以原位乳腺癌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然而,因為乳腺癌細胞的正常細胞特性的丟失,使得其細胞間的連接出現松散的情況,比較易于產生脫落的情況。而癌細胞脫落,使得游離癌細胞會隨著人體的血液,或是淋巴液散布于人體的各個部位,嚴重的情況會出現轉移情況,對患者的生命直接造成影響[6]。本次研究,通過連續性照護,其能夠對患者不通過程度的康復情況進行干預,因為這類病癥的患者一般多會出現焦慮的心理,而這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非常不利[7]。而合理的實施連續性照護,能夠對患者掌握病情、病癥知識的程度進行了解,進而促使患者能夠加強健康方面的意識,以及自我保護的能力。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通過對患者各方面的護理干預,使得患者建立治療和護理的自信,同時加強護理的依從性,已獲得臨床效果。此外,實施連續性照護,還可以確保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保證乳腺癌術后患者生活的質量[8]。
綜上所述,乳腺癌術后患者應用連續性照護,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非常有利,同時可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值得臨床方面應用和推廣。
[1] 張玉穎.延續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6):143-145.
[2] 潘偉琴,葉新青,葉洪.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行化療的心理狀態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6):86-89.
[3] 魏芳.情志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3(3):37-39.
[4] 付本翠,伍金花,李慧,等.同伴教育對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10):3639-3641.
[5] 王瑩,呂鳳云,王紅梅,等.連續性護理支持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6):1304-1306.
[6] 周春蘭,李曉瑾,李文姬,等.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4):663-665.
[7] 曾繼春.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137-138.
[8] 張嬌,李燕英.連續護理在提高乳腺癌保乳患者生存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廣州醫藥,2015,46(6):56-5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car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94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47 cases. Continuity of car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after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ischarged 0.5 year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evels, quality of self-efficacy and survival.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and self efficacy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care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improve their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Continuous car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Quality of life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77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腫瘤醫院護理部 (石冬梅 王偉 時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