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艷 曹娟
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陳蓉艷 曹娟
目的 綜合分析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為護理產后出血患者提供科學的數據參考。方法 選取44例產后出血患者資料,按照不同的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22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2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護理效果以及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8.88±1.23)分,對照組總滿意度為(76.88±5.44)分,實驗組的總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的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56.8±7.6)h、(10.1±3.2)d,實驗組患者的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40.3±6.2)h、(5.8±2.1)d,對照組患者的排便時間、住院時間遠遠高于實驗組(P<0.05)。結論 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的護理總滿意度以及臨床治療效果遠遠優于應用常規護理方法。
人性化護理;婦產科;產后出血;臨床應用效果
胎兒在分娩之后在24小時之內產婦出血量超過500mL則被視為是婦產科產后出血患者,在晚期產后出現一般是指在24小時之后,產后1~2周出現出血大多是為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出血[1-2]。在手術的過程中,采取人性化的綜合護理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研究選取44例產后出血患者,按照不同的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吉安市婦幼保健院在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44例產后出血患者資料,按照不同的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關于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在知曉的情況下參與本次實驗研究。實驗組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實驗組患者26.3~31.2歲,平均年齡(28.8±2.4)歲,其中有15例初產婦,7例經產婦;10例順產婦,12例剖宮產婦。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24.4~30.7歲,平均年齡(27.6±3.2)歲,其中有14例初產婦,8例經產婦;11例順產婦,11例剖宮產婦。2組患者在分娩方式、年齡以及產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括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吸氧護理等。實驗組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分娩前的人性化護理 由于本組中初產婦所占的人數較多,所以第1次分娩難免會有情緒不穩定以及緊張等心理,另外一方面由于對分娩的基礎知識了解的不夠充分,導致產婦對醫護人員的相關工作不夠百分之百信任。作為1名護理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在產婦分娩前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工作,以親切溫和的語氣進行健康宣講,對待產婦需要一視同仁,并且確保每1例孕產婦都能夠對基本妊娠知識進行了解,讓產婦在分娩之前能夠充分的信任醫護工作者。除此之外,在分娩之前,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確保產婦進行了相關的身體檢查,制定好了相關的解決方案,最大限度的減少產后出血的情況出現。
1.2.2 分娩中的人性化護理 護理工作人員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應該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對產婦的面色、尿液以及神志等狀態進行觀察,適當的開展語言安慰動作,緩解產婦的焦慮以及不安情緒,確保患者能夠處于最佳的放松狀態。一旦產婦出現出血情況時,護理工作人員此時應該積極的配合醫生展開急救處理,利用靜脈通道并且按照醫生的指示準備好相關急救物品,嚴格保證靜脈通道的順暢度,在產婦出現不良反應時立即輸入相關藥物,在較為緊急的情況時還能夠進行輸血。
1.2.3 分娩后的人性化護理 分娩之后,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嚴密觀察產婦的出血量。一旦患者的出血量超過500mL時,則需要立即采取相關止血措施,此時產婦心理壓力會比較大,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要以十分的耐心來講解相關機制,并且讓患者的家屬能夠多多鼓勵患者,使得患者的壓力能夠有效減輕,樹立起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出血情況。與此同時,護理工作人員也需要將病房的基本環境設置好,選出患者對病房的陌生感。制定相關的休息制度以及責任護士等,對患者的一切問題均不能夠采用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等態度,而是要耐心的聽患者的訴求,對其疑問盡量解答,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1.2.4 全面理解人性化的護理內涵 由于醫院的醫護工作人員受到經濟以及特殊行業的影響,所以形成了一種患者是來醫院看病,而醫院只對患者只管看病的傳統觀念,在對患者的心理感受以及生理體驗等方面無法深刻了解,因此需要加強護理工作人員對人性化的護理內涵。
1.3 觀察指標 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2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護理效果以及臨床治療效果。
1.4 評價標準 非常滿意:產后出血患者對護理服務打90~100分;滿意:產后出血患者對護理服務打70~80分;不滿意70分以下。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8.88±1.23)分,對照組的總滿意度為(76.88±5.44)分,實驗組的總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t=4.5126,P<0.05)。
2.2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56.8±7.6)h、(10.1±3.2)d,實驗組患者的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40.3±6.2)h、(5.8±2.1)d,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指標遠遠高于實驗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x±s)
產后出血的發病速度較快、病情進展較為嚴重,嚴重危及到產婦的生命健康安全。簡而言之,產后出血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產后出血一般病因為一些5種:(1)胎盤因素;(2)宮縮乏力;(3)凝血功能障礙;(4)子宮內翻;(5)軟產道裂傷[3-6]。所謂的人性化護理是指以患者為中心而開展的一系列護理活動,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全面的關注到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問題,幫助患者全面的消除術后疼痛。婦產科中的人性化護理模式以尊重和關懷患者為基礎核心,以患者為中心為重要指南,將護理的工作全面地落實到各個細節中,使得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促使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健康[7-8]。本文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8.88±1.23)分,對照組的總滿意度為(76.88±5.44)分,實驗組的總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2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的相關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的排便時間、住院時間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因此不難看出,實驗組所應用的人性化護理所具有的應用價值更高,能夠讓患者的身心達到最為舒適的狀態。
綜上所述,所謂的人性化護理是指以患者為中心而開展的一系列護理活動,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全面的關注到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問題,幫助患者全面的消除術后疼痛。婦產科中的人性化護理模式以尊重和關懷患者為基礎核心,以患者為中心為重要指南,將護理的工作全面地落實到各個細節中,使得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促使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1] 王紅.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3):341-343.
[2] 羅娜,郭麗.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23):211-212.
[3] 張紅平.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0(28):518-519.
[4] 張海霞,鄭齊燕,何曉梅,等.淺談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及護理對策[J].當代醫學,2010,16(10):142-143.
[5] 宋梅,成書玲,譚秋紅,等.欣母沛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11):48-49.
[6] 關玉蘭,劉麗靜,趙明霞,等.產后出血的護理評估與對策[J].河北醫藥,2011,33(23):3672-3673.
[7] 官愛萍.護理干預對產婦心理狀態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45-46.
[8] 馬敏霞.優質護理應用產房護理中對產婦難產率、新生兒窒息率、產后出血率以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1(10): 1347-134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83
江西 343000 吉安市婦幼保健院 (陳蓉艷 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