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萍
地屈孕酮聯合HCG治療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的臨床觀察
王健萍
目的 觀察地屈孕酮聯合HCG治療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87例復發性流產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A組43例給于地屈孕酮聯合HCG治療;B組44例給于黃體酮治療。另同期選取正常孕婦44例作為對照C組,同期檢測3組對象的孕激素、雌二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進行比較,并比較妊娠結局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孕9~12周內,A組三項指標均較B組明顯高,A組足月分娩率顯著高于B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地屈孕酮聯合HCG治療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效果顯著,保胎成功率高,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地屈孕酮;HCG;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
復發性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連續發生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發病率約為1%~5%,是婦產科中較難處理的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殖以及心理健康[1]。RSA病因復雜,約有一半的患者病因不明確,具體發病機制不清楚,臨床稱為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這類患者治療效果差,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本研究旨在探究對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采用地屈孕酮聯合HCG治療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4年12月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中心醫院收治的87例復發性流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流產2次者50例,流產3次者26例,流產4次者8例,流產5次以上者3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A組43例,年齡24~43歲,平均年齡(38.5±10.3)歲;B組44例,年齡25~41歲,平均年齡(39.1±9.8)歲;另同期選取正常孕婦44例作為對照C組,3組患者均知情同意,患者基本情況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組 給于地屈孕酮聯合HCG治療。所有患者給予B超監測,并在排卵后2~3d始給予2000單位HCG肌肉注射,隔日用藥1次,共5次。如果患者確診妊娠后,HCG肌肉注射直至孕10周,觀察患者未出現明顯的先兆流產后可減為HCG肌肉注射1000單位,每3天給藥1次,至妊娠12周;同時,口服地屈孕酮10mg,2次/d,至妊娠12周[2]。
1.2.2 B組 給予黃體酮治療。所有患者給予B 超監測,并在排卵后2~3d始給予黃體酮20mg,肌肉注射,1次/d,共14次。如果患者確診妊娠后,黃體酮20mg肌肉注射至妊娠12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設定療效評價結果為兩種,即保胎成功和保胎失敗,足月分娩為成功,流產為失敗;同時觀察記錄在用藥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反應并進行比較;所有觀察對象于孕8周內和孕9~12周內進行同期采血,檢測雌二醇(E2),孕激素(P),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并進行統計學比較[3]。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主要應用的統計軟件版本為SPSS17.0,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研究對象的檢測指標比較 A組與B組的各指標在懷孕8周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正常對照的C組比較,A、B組各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孕9~12周內,A組三項指標均較B組存在明顯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與
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3組研究對象檢測指標比較(x±s)
2.2 3組研究對象妊娠結局 A組中足月分娩42例(97.7%),B組中足月分娩29例(65.9%),C組全部足月分娩(100.0%),A組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3 3組研究對象不良反應比較 A組新生兒中無異常,僅有1例產婦出現皮疹,后自行消退。B組新生兒中有1例存在先天畸形,另外有5例產婦臀部出現紅腫硬結的不良反應。A組與B組產婦在用藥出現的不良反應方面來看,A組明顯少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自然流產是懷孕女性在妊娠期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癥,而且有一部分孕婦可能發生反復性的流產,這樣的孕婦約占自然流產孕婦的1%,病因非常復雜,發病機制多因免疫缺陷導致,發病因素包括免疫性、感染性、遺傳性、解剖因素等[4],另有部分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反復流產,嚴重者導致不孕,治療上效果差,給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妨礙家庭關系和諧。近年來,隨著對復發性流產的關注,治療方法也逐漸增多,臨床常見的抗凝治療、主動免疫、被動免疫治療以及中醫治療等,療效均不確切,缺乏大型的臨床研究證實,尚未形成統一的治療標準[5-7]。
地屈孕酮是一種口服孕激素,分子結構與天然孕酮最為相似,因此也能更好的與孕激素受體產生親和作用,進一步產生保胎作用,另一方面地屈孕酮通過與孕激素受體結合有效的抑制子宮收縮,維持宮頸機能,對妊娠具有維持支持作用[8]。地屈孕酮臨床應用多年,口服用藥方便,易為患者接受。HCG具備黃體支持功能,同時也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能夠在促進產婦黃體分泌雌、孕激素同時,有效輔助孕卵著床、孕卵發育創造良好的內膜環境[9]。多項臨床研究已經證實,給予單純的黃體酮治療成功率較低,并且容易出現皮疹、紅腫、硬結等用藥不良反應。因此,本院采用HCG和地屈孕酮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在治療上產生協同作用,用藥方便,患者容易接受,同時應用黃體酮導致的不良反應也明顯減少了,患者的足月妊娠成功率明顯提高。另外研究結果分析還發現一個重要的線索,在孕8周前,A組患者HCG、E2、P的水平與C組比較明顯低,但隨著用藥時間及孕周的延長,觀察發現A組患者HCG、E2、P的水平逐漸升高,與C組相似,提示可能隨著用藥時間延長,妊娠黃體成熟度越高,保胎成功率也隨之升高,此結論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地屈孕酮聯合HCG治療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效果顯著,保胎成功率高,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1] 汪智慧,賈潔.復發性流產的主要病因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7):36-37.
[2] 朱虹,蔣偉春,郝志敏,等.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外周血與蛻膜中Foxp3的表達[J].浙江預防醫學,2014,26(7):730-732.
[3] 陳張銘.32例復發性流產患者臨床治療及病因分析[J].當代醫學,2014, 20(21):29-30.
[4] 古曉珊.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病因和治療研究探析[J].中國醫學創新, 2014,11(11):147-149.
[5] 姚婷,金志春.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研究, 2014,6(4):208-210,213.
[6] 殷文正,賴楠楠,王東梅,等.補腎固沖方治療原因不明復發性自然流產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9):617-621.
[7] 楊青,王紹娟.細胞與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14(25):246-248.
[8] 黃良苗,金松.復發性流產相關高危因素分析[J].海南醫學,2014, 25(17):2605-2606.
[9] 袁淑菊.復發性流產的免疫治療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6):1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97
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中心醫院婦產科 (王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