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淑
經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
江淑
目的 探討經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方法 選取90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經陰組與腹腔鏡組,經陰組46例采用經陰道手術方式,腹腔鏡組44例采用腹腔鏡手術方法,對比分析2組療效。結果 經陰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優于腹腔鏡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住院時間、肌瘤直徑、剔除肌瘤數量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2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手術前后血紅蛋白下降值、最高體溫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經陰組術后排氣時間顯著優于腹腔鏡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種手術方式均能有效治療子宮肌瘤,各有優點、各有適應癥,相輔相成,經陰道手術具有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出血較少的優點,手術前應根據患者情況、醫院設備以及術者的技能,正確選擇手術方式。
經陰道;腹腔鏡;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主要臨床癥狀有腹部腫塊,下腹部不適或疼痛,尿頻、腹瀉、便秘等盆腔臨近器官壓迫癥狀,不規則的陰道流血以及月經過多[1]。以往主要以經陰道手術方式為主,但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不斷發展以及手術技巧的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方式在此類疾病中逐步展開,如何選擇合適治療方案,提高患者預后是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內容,本研究探討2種手術方式的手術情況以及術后患者恢復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東鄉縣婦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2年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45歲以下;(2)肌瘤少于6個;(3)子宮體積小于妊娠12周大小;(4)直徑小于10cm;(5)排除子宮內膜惡性腫瘤及癌前病變[2]。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隨機分為經陰組與腹腔鏡組。經陰組46例,年齡28~45歲,平均(39.5±4.5)歲;陰道分娩史35例,剖宮產5例,未孕6例;漿膜下以及近漿膜下肌瘤25例,肌壁間肌瘤20例,肌瘤突向粘膜1例。腹腔鏡組44例,年齡30~45歲,平均(37.9±5.1)歲,陰道分娩史34例,剖宮產6例,未孕4例;漿膜下以及近漿膜下肌瘤23例,肌壁間肌瘤20例,肌瘤突向粘膜1例。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經陰組:采用經陰道子宮剔除術,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單將陰道以及宮頸充分暴露,切開陰道前或后穹窿,延長至所適合長度,探查肌瘤的位置、大小,子宮肌層注射6U垂體后葉素,縱形切開子宮壁至瘤體組織,盡量剔除肌瘤,子宮創面采用可吸收線縫合,確定無出血后縫合好陰道穹窿切口,陰道口放置引流管。
腹腔鏡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方式,取膀胱截石位,全麻下手術,建立氣腹,根據肌瘤的位置體積選擇切口,探查是否有臟器粘連,在肌瘤旁注射6U垂體后葉素,電刀切除肌瘤,電凝止血,采用可吸收線將瘤腔雙層縫合,子宮旋切器將肌瘤旋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數量、肌瘤直徑、住院天數。隨訪2組患者術后情況: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手術前后血紅蛋白下降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手術情況對比 經陰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優于腹腔鏡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住院時間、肌瘤直徑、剔除肌瘤數量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手術情況對比(x±s)
2.2 2組術后情況對比 2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手術前后血紅蛋白下降值、最高體溫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經陰組術后排氣時間顯著優于腹腔鏡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情況對比(x±s)
子宮肌瘤是婦科中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的過度增生而導致,主要臨床癥狀為腹部包塊以及下腹部的不適或疼痛,不規則陰道流血以及月經過度。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以手術治療為主。常規的開腹手術,手術創傷較大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而且術后容易導致盆腔粘連[3]。
經陰道以及腹腔鏡手術均屬于微創手術范疇,均具有創面小、操作簡便、術后粘連較少等優點,其中經陰道手術特點為能夠充分利用陰道這個生理通道[4],手術中對醫療設備儀器的要求較低,而且符合微創特點,有助于術者直視下進行手術操作,對腹腔影響較小,能夠保證子宮的完整性[5]。腹腔鏡手術首先形成氣腹,能夠保證手術中視野清晰,對盆腔臟器的視野較好,對手術器械要求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陰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優于腹腔鏡組(P<0.05),可能與手術中切口大小,以及手術熟練度手術器械完善度有一定的關系,局部粘連也較少,所以出血量也較少。2組住院時間、肌瘤直徑、剔除肌瘤數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手術前后血紅蛋白下降值、最高體溫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陰組術后排氣時間顯著優于腹腔鏡組(P<0.05),以上結果表明2種手術對患者治療效果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所以如何選擇正確的手術方式更為重要,掌握2種手術的適應癥以及優缺點,選取適當的手術方法是治療該疾病的重點。經陰道手術方式具有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出血較少的優點。采用2種手術應合理掌握2種手術的適應證,對位置較深的肌瘤經陰道手術方式能夠觸摸探查[6-7],并保證直視下完成手術,具有一定的優勢,而對位于闊韌帶以及子宮底部的肌瘤,采用腹腔鏡手術能夠保證盆腔臟器的視野清晰,有效避免損傷輸尿管,還有盆腔粘連較嚴重以及不孕癥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能夠做粘連分離以及輸尿管疏通治療[8]。
總之,2種手術方式均能有效治療子宮肌瘤,各有優點、各有適應癥,相輔相成,經陰道手術具有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出血較少的優點,手術前應根據患者情況、醫院設備以及術者的技能,正確選擇手術方式。
參考文獻
[1] 黃而弘,歐紅,蘇莉鳴.經陰道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對比分析[J].微創醫學,2009,5(5):75-76.
[2] Rovio PH,Heinonen PK.Transvaginal myomectomy with screw traction by colpotomy[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06,273(4):211-215.
[3] 邊愛平,趙倩,周華.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效果評估[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1):65-66.
[4] Birsan A,Deval B,Detchev R.Vaginal an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for lanrge posteriormyomas results of a pilt sutdy[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03,110(1):89-93.
[5] 朱金萍,吳丹.經陰道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1(2):319-320.
[6] Campo S,Campo V,Gambadau YO.Reproductive outcome before and after laparoscopic or abdominal myomectomy for subserous or intramural myomas[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03,10(2):215-219.
[7] 曲利霞,權麗麗.經陰道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比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5(10):644.
[8] 單莉,何菊仙,張衛文,等.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與腹腔鏡手術效果對比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9):1221-12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28
江西 331800 江西省東鄉縣婦幼保健院(江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