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軍
老年急性腹痛170例診斷分析
廖文軍
目的 研究總結老年急性腹痛的臨床特征,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可參考依據。方法 本文采取回顧性分析法進行研究。抽取急性腹痛患者170例。按 照患者年齡,小于60歲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共80例,60歲及以上患者劃分為研究組共90例。調取所有研究對象的完整臨床資料,統計患者臨床特征,進行比較。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78.89%,對照組總有效率96.25%,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誤診率13.33%,對照組誤診率2.50%,研究組誤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病因:尿系統疾病(43.33%),消化系統疾病(34.44%),對照組病因:消化系統疾病(52.50%),泌尿系統疾病(28.75%)(P<0.05),且2組之間呼吸系統疾病和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老年人急性腹痛發病原因主要是泌尿系統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與中青年急性腹痛病因有差異,需要綜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和對癥治療。
老年人;急性腹痛;診斷;治療;體會
急性腹痛是腹部突發疼痛,患者發病突然、病情不穩定、伴有多種臨床癥狀,需要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減低并發癥發生,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1]。急性腹痛發病原因、誘因多種多樣,可能是腹腔器官患病引發、可能是胸腔內疼痛輻射疼痛。腹腔內器官病變多數伴有惡心、嘔吐、疼痛部位確定等,腹腔外器官病變引發的腹部疼痛,伴有心率加速、血壓升高等[2]。老年人本身機體退化,身體對疼痛反應敏感性降低,主述均為腹部疼痛。本文研究老年人急性腹痛的臨床病因,選取本院170例腹痛患者進行研究,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宜春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腹痛患者170例。根據患者年齡,將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90例,其中,男45例,女45例,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72.4±5.2)歲,病程30 min~8 h,平均病程(5.1±2.3)h;對照組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齡18~59歲,平均年齡(33.5±2.1)歲,病程30 min~8 h,平均病程(5.2±2.1)h。2組性別和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經院方和患者同意后,調取所有研究對象完整資料,包括:患者一般資料和臨床治療資料。
1.3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和觀察指標[3]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顯著;有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有好轉;無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沒有變化或加重。統計2組患者急性腹痛病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統計分析所得的實驗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統計 統計2組患者臨床療效可見,研究組總有效71例,總有效率78.89%,包括顯效44例、有效27例;對照組總有效77例,總有效率96.25%,包括顯效47例、有效30例;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誤診12例,誤診率13.33%,對照組誤診2例,誤診率2.50%,研究組誤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統計2組臨床疾病可見,研究組急性腹痛病因主要是泌尿 系統疾病,發病率43.33%,其次是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34.44%,對照組急性腹痛病因主要是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52.50%,其次是泌尿系統疾病,發病率28.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對比2組的呼吸系統疾病和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可知,研究組和對照組的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急性腹痛病因比較[n(%)]
急性腹痛發病突然,病情不穩定發展速度快,患者需及時進行有效、對癥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4]。臨床經驗總結出,急性腹痛的主要病因是內科疾病引發,部分腹腔外器官病變也會引發急性腹痛。進行急性腹痛診治時,需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和各項檢查結果,進行診治。首先確定是否為腹腔內疾病,鑒別外科疾病、婦科等其他致命性疾病[5]。不同性質的疼痛誘發病因不同。
本次研究中,老年急性腹痛患者多為泌尿系統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可能和老年人機體功能退化、消化不良有關。本文研究結果與國內其他研究結果保持一致[6]。老年人急性腹痛疼痛性質不確定,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會選擇忍耐或自行服鎮痛藥物止痛。患者來院后,可能伴有腹痛性嘔吐,根據嘔吐物性質和嘔吐物檢驗,確定梗阻部位和嘔吐誘因[7]。詢問患者疼痛的性質,明確是陣痛、持續疼痛、脹痛、游走性還是固定部位疼痛等[8]。如果患者指明是上腹部疼痛,需要考慮心絞痛或急性心梗,進行心電圖和心肌酶譜檢測。根據患者病情,中青年急性腹痛患者,病因多為消化系統疾病,與其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生活壓力大等相關。
根據本次研究可知,老年人由于基礎病較多,腹痛發作后不能明確診斷,容易發生誤診[7]。在本次研究結果中,研究組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誤診率高達13.33%,12例患者被誤診;而對照組中僅2例患者被誤 診,誤診率為2.50%,從該結果可充分確認小于60歲患者的誤診率更低。因此,選擇影像學檢查部位和檢查方法項目,盡早確診和鑒別診斷,可有效提高急性腹痛病因確診率,是進行有效治療和對因治療的重要保證。對照組小于60歲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 總有效率為96.25%,顯著高于觀察組患者(78.89%)(P<0.05);然而觀察組中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 率34.44%較對照組(52.50%)更低(P<0.05),由此結果可知,老年人的臨床確診性不穩定,需加強綜合診斷治療。
綜上所述,老年人急性腹痛發病原因復雜,癥狀不典型,臨床診治時需綜合考慮確診治療。
[1] 陳杰.急診內科老年急性腹痛的70例臨床診治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4(23):8-10.
[2] 謝健.老年急性腹痛7例的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2012,34(7):899-900.
[3] 劉越童.急診內科老年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治[J].中國醫藥指南,2014, 12(3):86-87.
[4] 韓錄斌,李金龍.老年人急性腹痛的病因及診治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2):91-92.
[5] 張軍文,孫仁誥,解明華.老年急診急性腹痛170例診斷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4):72-73.
[6] 徐慶,陳先漢.老年急性非外傷性腹痛142例臨床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1,23(8):922-924.
[7] 聞靜,邵明,賈增玲.老年人急性腹痛病因分析及診治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11,9(9):1361-1362.
[8] 任憑.老年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及診斷要點[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9):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029
江西 336000 宜春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廖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