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珮瓊
口腔正畸人群體像障礙的評測與對比分析
徐珮瓊
目的 觀察并分析口腔正畸人群體像障礙的評測與對比。方法 選取口腔正畸患者100例設為試驗組,另選取同時期的健康體檢者100名設為常規組,對其進行體像自評問卷(BIQ)與認知偏差問卷(CBQ)調查,比較2組差異。結果 BIQ:試驗組與常規組在體貌滿意度、易貌愿望度、心理痛苦度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功能影響度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BQ:試驗組選擇“抑郁-歪曲”、“抑郁-非歪曲”等選項的條目數多于常規組(P<0.05),而選擇“非抑郁-非歪曲”的條目數少于常規組(P<0.05)。結論 口腔正畸人群發生體像障礙的概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應對這類人群給予適當的認知干預。
體像障礙;口腔正畸;評測
口腔正畸人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錯頜畸形,且由于對自身的外在形象不滿意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某些患者甚至會因為輕度畸形進而產生強烈的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與人際交往,此類現象在醫學上被稱之為“體像障礙”[1-2]。本研究對口腔正畸患者與普通體檢者進行體像自評問卷(BIQ)與認知偏差問卷(CBQ)調查,比較2組人群體像障礙的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00例設為試驗組,另選取同時期的健康體檢者100名設為常規組。試驗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14~26歲,平均(19.2±2.8)歲;常規組男55名,女45名,年齡15~25歲,平均(20.2±2.6)歲。2組的性別、年齡等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調查方法 對2組采用BIQ與CBQ進行調查,分值越低,表示滿意(痛苦,抑郁等)程度越高。BIQ:包括體貌滿意度、心理痛苦度、功能影響度、易貌愿望度4個方面的內容。(1)體貌滿意度:對身體各個部位的滿意度;(2)心理痛苦度:由于體貌缺陷而產生的心理痛苦程度;(3)功能影響度:由于體貌缺陷對社會功能與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4)易貌愿望度:由于體貌缺陷而產生改變自身體貌的動機與愿望[3]。CBQ:表示研究人群和抑郁相關的認知情況,包括“抑郁-歪曲”、“抑郁-非歪曲”、“非抑郁-歪曲”、“非抑郁-非歪曲”4個條目?!耙钟簟敝傅氖乔楦械吐洹⑶榫w抑郁,“歪曲”指的是認知歪曲[4]。
1.3 觀察指標 通過“BIQ”、“CBQ”問卷調查分析2組人群體像障礙的發生率,比較2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體像障礙發生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BIQ、CBQ調查結果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人群的BIQ調查結果比較 試驗組人群的體貌滿意度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且心理痛苦度與易貌愿望度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功能影響度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人群的BIQ調查結果比較(x±s,分)
2.2 2組人群的CBQ調查結果比較 試驗組人群選擇“抑郁-歪曲”“抑郁-非歪曲”等選項的條目數多于常規組(P<0.05),而選擇“非抑郁-非歪曲”的條目數少于常規組(P<0.05),2組非抑郁-歪曲選項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組別 例數 抑郁-歪曲 抑郁-非歪曲 非抑郁-歪曲 非抑郁-非歪曲常規組 1 0 0 2 . 0 ± 1 . 7 4 . 2 ± 1 . 6 3 . 4 ± 1 . 5 1 4 . 0 ± 3 . 2試驗組 1 0 0 5 . 1 ± 1 . 8a 6 . 5 ± 1 . 7a 3 . 3 ± 1 . 4 5 . 0 ± 2 . 3a注:與常規組比較,aP<0 . 0 5
2.3 2組人群體像障礙的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人群的人群體像障礙發生率為14.0%(14/100),高于常規組的6.0%(6/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體像指的是人們對自身外表、容貌的認識與自我評價。部分口腔正畸患者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錯頜畸形,使得該類人群的自身容貌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導致患者心理負擔加重,進而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5]。且該類患者缺乏對自身容貌的正確認識,較輕微的錯頜畸形經過整形治療后仍存在嚴重的自卑感,因此,需對該類人群給予適當的認知干預。
本研究對口腔正畸患者與健康人群采用BIQ與CBQ調查表進行統計調查,并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體像障礙的發生率。調查中了解到部分口腔正畸人群對自身的容貌有不同程度的不滿,并由此產生抑郁、自卑感,許多患者希望改善自身面容,在口腔正畸治療的過程中因為需要佩戴矯治器,使得患者的面部美觀程度受到一定的影響,更加打擊了部分患者的自信心,對自身容貌的滿意度下降[6-7]。本研究顯示,口腔正畸患者對自身的體貌滿意度評分明顯低于健康人群(P<0.05),易貌愿望度與心理痛苦度評分明顯高于健康人群(P<0.05),2組間功能影響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根據上述調查結果進一步篩選出體像障礙患者,得出口腔正畸患者體像障礙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P<0.05)。
同時對2組人群進行CBQ調查,其中口腔正畸人群選擇“抑郁-歪曲”“抑郁-非歪曲”等選項的條目數多于健康人群(P<0.05),而選擇“非抑郁-非歪曲”的條目數少于健康人群(P<0.05),說明口腔正畸人群除了對自身容貌不滿意外,還缺乏對自身容貌正確的認知度,容易歪曲事實,使得錯頜畸形情況與自身感受不符,容易將自身缺陷夸大,且對正畸治療的實際效果視而不見,強調主觀感受,導致出現心理消極暗示的惡性循環,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8]。
[1] 朱旭霞,姚本棧,黃慧,等.認知療法對伴有體像障礙口腔正畸患者的療效[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1,17(5):365-368.
[2] 朱旭霞,姚本棧,程灶火,等.口腔正畸人群體像障礙發生率的對照研究[J].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2011,18(2):113-114.
[3] 李偉宏,張碩非,曹真勝,等.口腔正畸人群體像障礙發生率的對照探析[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4,44(2):153-155.
[4] 毛錫勇,蒙鐘琳,劉建云,等.正畸對牙齦溝及口腔中細菌微生態影響的研究分析[J].安徽醫學,2012,33(6):721-722.
[5] 潘曉婧,栗震亞,冉海群,等.口腔正畸用鎳鈦弓絲的腐蝕性及防腐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38):7185-7188.
[6] 宋廣瀛,趙志河,丁寅,等.69名正畸專家對正畸療效滿意度主觀評價的研究[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2,47(3):134-138.
[7] 曲虹,譚軍,宋洋,等.口腔環境下不同時期正畸鎳鈦弓絲表面摩擦力及表面結構的變化[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1,33(3):216-219.
[8] 柯正建,徐慶,張延曉,等.影響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清潔度相關因素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6):993-9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048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徐珮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