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濤 宋衛軍(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杭州310000)
?
以能力+項目教學模式推進高職乒乓球教學改革的研究
□王文濤宋衛軍(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本文以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比較分析法、實驗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究“能力+項目“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考核方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效果的差別,以期為高職乒乓球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能力+項目教學模式乒乓球教學改革
乒乓球課作為大二學生的公共選修課,是高職體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乒乓球具有器材設備簡單(易開展),大眾化程度高(易上手),有利于發展高職學生的一般身體素質和終身體育鍛煉能力。乒乓球運動還具有速度快,變化多的特點,要求練習者在短時間內對瞬息萬變的擊球有較強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可以提高人體神經系統的靈敏性、協調性。這對發展高職學生的職業特殊身體素質、崗位適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
1.1、教學目標中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近些年的體育教學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是按照教授運動員的方式來進行,只是教一些簡單的戰術及技術來完成教學任務,過于強調乒乓球的基本技術,運動技術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技能,只是一種手段而已,并不是教學的目的。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于教授與學生實踐的訓練比重不足,使學生陷入到一種過于的觀摩學習境地之中,無法做到自主實踐,在脫離教師指導后,難以完成相應技術動作,教學目標中只注重于教授的內容,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1.2、教學內容與考核方式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教學內容是在課程設置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學生學什么、教師教什么的關鍵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原有的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是考慮乒乓球技術動作本身進行劃分的,沒有結合實際學生能力培養要求,這樣會造成教學內容的安排不能突出培養學生的某一能力,傳統的考核方式通過對學生的技術定量考核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考核標準中沒有體現出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上課的認真程度、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情況、相對于學期初的進步情況等等。單純依賴技術考核,會挫傷學習態度認真但是基礎薄弱學生的學習熱情,忽視不同層次學生能力培養的需求。
1.3、教學方法單一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
傳統教學將所有學生視作基礎相同、水平相同的教學對象,所以在課堂上往往采取無差異的教學策略,因而在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方式的設置上,教師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雖然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在高職體育課教學中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指導思想,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往往對這種思想的認識和貫徹并不深刻和徹底,通常只重視技術.將技術標準作為衡量學生水平與能力的唯一指標,無視或者忽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這樣做的后果,一方面使學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
教學內容是在課程設置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學生學什么,教師教什么的關鍵,是教學改革的重點。教學內容還是聯系教師與學生的紐帶,是學生學習的現象,同時它又是一定教學目標的載體。因此教學內容的優化關系到乒乓球教學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健康教育能否順利實現。乒乓球屬于技能型項目,各個技術動作之前存在的相互聯系,因此將相似以及相互促進的技術動作整合成的能力訓練項目,通過這個能力訓練項目的學習可以集中完成某一類型的教學目標,這樣的能力訓練項目更有針對性,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某項能力。因此將乒乓球的教學內容整合成以下形式。

課程內容及項目劃分
以上是對整個教學內容的項目設計劃分以及每個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下面的圖表是具體的能力訓練項目設計(以能力訓練項目1.1為例)。

該教學模式的考核方式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識與技能:乒乓球知識和方法的掌握與運用。第二部分是學習態度:學生在乒乓球課的出勤與與表現。第三部分情意表現和合作精神:控制情緒的能力以及意志品質與合作精神的表現。在考試手段方面,打破原來的“量化”的傳統概念,將考試手段分為技術考試、技評考試、理論考試、考勤與團隊表現四個部分并且只對技術考核進行量化。教學方法除了運用講解、示范、錯誤練習法等教學方法以外,該教學模式重點使用,分組合作教學法、自主探究方法等,重點使用這些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通過實驗法將傳統班級與實驗班級進行教學效果對比,傳統班級對比實驗班學生乒乓球基本技術的掌握以及理論知識水平的掌握相差不多,實驗班學生對同類型技術動作原理的理解和應用的效果較好。實驗班學生自學能力,以及獨立完成比賽能力較好。實驗班學生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方較好,實驗班學生能夠在日常乒乓球活動中運用所學技術的能力較好,實驗班學生的團隊協助意識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集體榮譽感,學會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方面較好。
“能力+項目”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內容中相似的技術動作歸類劃分成幾個項目,每個項目的學習主要是發展學生的某一項能力(比如將近臺攻球技術、扣殺技術、拉攻技術等幾個技術歸類成正手進攻項目),這樣通過各個項目的學習,發展學生各種進攻與防守能力并進行對該項目的考核,教學后期對所學技術經行實戰整合,將學生所學技術應用在實戰中,讓學生在體驗實戰的快樂中,提高對乒乓球的興趣與比賽能力,為形成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華.分層教學在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中的實驗研究[J].運動,2012(24).
[2]錢利安.高職大學生參與乒乓球選項課合作教學模式的現狀調查[J].運動,2013,08,036.
[3]潘明英.乒乓球項目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16.
[4]毛振明.體育教育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