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瑾珊
案例
小勇愛學數學,從小學到初中都當數學課代表。上高一后,他還想當數學課代表,因為他的中考數學成績在班上排名第一,他認為自己最有資格當數學課代表。數學老師也很喜歡他,因為他頭腦靈活,反應敏捷,其他同學做不出來的題他都能做出來。私下里,數學老師問他想不想當數學課代表,他點頭表示愿意,并補充說自己從小學開始就當數學課代表。
一周后,班主任公布了各科課代表名單,名單上卻沒有小勇,小軍當了數學課代表。為此,小勇很生氣:小軍的成績在班上中等偏下,而且數學成績也一般。經過打聽,小勇知道小軍的爸爸與班主任是中學同學,關系很鐵,而且還知道小軍的爸爸經常請老師吃飯。
小勇很失落,回家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安慰他:“不當就不當,誰稀罕那個破課代表!”小勇卻說:“我稀罕,我從小學就開始當數學課代表,上次數學老師還問我想不想當數學課代表,我告訴她我想當。”媽媽說:“現在的班主任真是勢利,一兩頓飯就被收買了。選課代表怎么能選成績差的,那樣走后門當選的課代表也沒有威信,怎么協助數學老師開展工作呢?”
聽了媽媽的分析,小勇更加沮喪。媽媽也覺得自己的話有點過頭,于是安慰小勇:“兒子,別擔心,說不定過段時間數學課代表又回到你手中了呢!你想想看,小軍數學成績不好,走后門當上課代表,班上同學不服氣,不會配合他的工作,他獨木難支,到時候數學老師就會提議你當課代表。你上課要積極發言,幫數學老師擦擦黑板,遇到難題多向數學老師請教,這樣與數學老師搞好關系,到時候數學老師就會重用你。”
果然,與小勇媽媽預料的一樣,小軍接連兩次數學考試成績在班上墊底。數學老師私下告訴小勇要換數學課代表,她跟班主任說一下,如果班主任答應就讓他當。小勇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地對小勇說:“看,媽媽說的一點沒錯吧!”
可是,接下來班干也進行了調整,小軍還是數學課代表,看來班主任沒同意讓小勇當數學課代表。小勇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這個班主任也真是的,選個課代表還要請客送禮。這個數學老師也太無能了,連誰當課代表還要請示班主任!”
這次談話過后,小勇對班主任的反感與日俱增。一天,小勇在班上與班主任爭吵起來,大罵班主任貪財勢利。班主任很生氣,要給他停課一周的懲罰。小勇回家后,對媽媽說自己不想念書了,要么換班,要么轉學,不想再看班主任那張臉。換班,其他班主任礙于臉面也不肯收小勇。小勇的爸媽只好把小勇轉到另一所高中借讀。
分析
小勇沒當上數學課代表,很失落。當媽媽知道小勇沒當上課代表,是因為小軍的爸爸走后門讓小軍當上了課代表,便在小勇面前指責班主任勢利。這會影響班主任的威信,導致小勇對班主任產生反感,為后來小勇和班主任的爭吵埋下了伏筆。為了安慰小勇,媽媽告訴小勇機會還在后頭,要小勇和數學老師搞好關系。這些引導無疑是正確的,積極對待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可是后來的情況,既在媽媽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沒想到數學老師想換小勇當數學課代表沒換成,小勇的希望徹底破滅了。當媽媽知道小勇再次落選數學課代表時,就大罵班主任和數學老師,這讓小勇對班主任更加反感,對數學老師也產生了反感。后來,由于心底的仇恨與日俱增,小勇終于爆發了,與班主任大吵一架,以轉學而告終。
這個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的確不好,師德有問題,也不尊重授課老師的意見。但是家長在孩子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最終讓孩子無法安心在這個班學習,只好轉學。當孩子遭遇學校潛規則時,家長當著孩子的面罵老師,只會讓矛盾加劇,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支招
當孩子的愿望遭遇學校潛規則無法實現時,家長應該怎么辦?
1.要以利導思維來對待。所謂利導思維,就是朝著有利的方向來思考問題。孩子從小學開始當數學課代表,到高中他還想當,現在老師不讓他當,也是好事。適度滿足孩子的愿望,讓他產生挫折的體驗對他以后的成長有益處。并不是孩子所有的愿望都能得到滿足,在人生道路上他將會遇到種種挫折。由于外力的作用,孩子有很多美好愿望不能實現,如果孩子早已有那種受挫的情感體驗,遇到類似的事情也就能很快適應。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增強孩子的心理容量。
2.引導孩子學會轉移目標、升華情感。告訴孩子不當數學課代表,并不妨礙他成為數學尖子,也不妨礙他和數學老師融洽的師生關系。要換個目標來要求自己,不能成為數學課代表,也可以成為“數學王子”,照樣能贏得老師的喜愛和同學們的敬佩。引導孩子學會轉移目標、升華情感,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孩子不當課代表有更多的精力用來學習。告訴孩子最終目的是要學好數學,而不是當課代表。
3.不要背后挑撥,要主動溝通。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指責老師,不要在老師背后挑撥師生關系,那樣孩子對老師就會不尊重、不信任,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家長可以嘗試把孩子想當數學課代表的愿望與老師溝通一下,希望老師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如果不能當數學課代表,也可以換個其他的職位鍛煉一下。案例中,媽媽兩次當著小勇的面指責老師,沒有采取任何積極有效的措施與老師溝通,不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把消極的情緒傳遞給小勇。
4.要培養孩子的寬容心,引導孩子看人先看長處。社會是復雜的,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在決策的過程中可能會考慮到方方面面的關系。班主任這樣做有他的考慮和難處。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寬容心,告訴孩子不要與班主任斤斤計較,不當課代表也不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要寬容老師的過錯,要安撫孩子失落的情緒,不可火上澆油。另外,還要引導孩子看到班主任和小軍的長處,不以成績論人,更新觀念,成績好的并不一定非要當課代表,成績差的也可以當,這樣對成績差的同學有促進作用。比如,小勇數學成績很好,不當數學課代表也無妨,而小軍成績不好,當課代表對他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會促使他努力提高成績。班主任可能認為讓他當課代表,促進作用更大一點。當然也包含著班主任對你的信任,他相信你不當課代表,成績照樣出色。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