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鳳英,覃遠漢,單慶文
(廣西醫科大學 第一附屬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
兒科臨床實習人文素質教育的調查
雷鳳英,覃遠漢,單慶文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南寧530021)
摘要:兒科實習是醫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如果醫學實習生在診療時不注重溝通,不注意人文關懷,稍有不慎將有可能成為導致醫療糾紛的隱患,影響臨床實習的效果。如何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使之有利于兒科實習的開展,已成為困擾眾多教學醫院的難題之一。 因此,本研究采用問卷形式對我院兒科的醫學實習生和帶教老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醫學實習生的關愛和同情心,有利于培養醫學實習生正確處理醫患關系的能力,有利于醫學實習生臨床實踐的順利進行。但目前醫學實習生和帶教老師對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兒科臨床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醫學實習生;兒科;臨床實習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1]。醫學是科學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其特殊的學科性質決定了醫學教育離不開人文素質和人文醫學執業技能的培養[2]。兒科實習是醫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但在當前輿論錯誤引導下,家長對醫護人員的診療過程充滿戒心,醫患之間信任嚴重缺失,如果醫學實習生在參與患兒診療時不注重溝通,不注意人文關懷,稍有不慎將有可能成為導致醫療糾紛的隱患,并嚴重影響臨床實習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使之有利于兒科臨床實習工作的開展,促進學生更好掌握兒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已成為困擾眾多教學醫院的難題之一。
因此,本研究采用問卷的形式,對在我院兒科實習的醫學實習生和帶教教師進行調查,了解臨床醫學實習生對臨床實習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看法,探討在兒科臨床實習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 研究對象
2014年度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兒科實習的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及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碩學生。共有41名醫學實習生人參加了問卷調查,其中男生17人(41.1%),女生24人(58.5%);五年制臨床專業本科21人(51.2%),七年制臨床專業本碩20人(48.7%)。
2014年度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兒科實習帶教的教師。共有35名帶教教師參加問卷調查,其中主任醫師8人(22.6%),副主任醫師9人(25.7%),主治醫師6人(17.1%),住院醫師12人(34.3%)。
(二)研究方法
1.對2014年度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實習的五年制和七年制醫學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在醫學生兒科實習輪轉出科時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5份,收回有效問卷41份,有效率為91.1%,其中有4份問卷因為填寫不完全無法有效收回。
2.對2014年度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兒科實習帶教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5份,回收35份,有效率為100%。
3.采用雙人核對的方法將調查問卷的數據錄入Excel表格進行歸類統計分析,對于主觀式問題調查結果采用人工進行整理分析。
二、研究結果
1.醫學實習生對兒科臨床教學實踐的認識情況
被調查的41名醫學實習生,有37人(90.2%)經歷過見習教學,36人(87.8%)經歷過崗前培訓,24人(58.5%)經歷過病例討論,21人(51.2%)經歷過人文素質教育。
醫學實習生們普遍認為醫患關系緊張、學生主動性不夠、教學方法欠佳和臨床教師重視不足是臨床實踐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在開放性問題的調查中,部分學生認為臨床實踐機會少,帶教教師太忙也是臨床實踐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2.醫學實習生和帶教教師對如何改進兒科臨床實踐效果的認識
大部分的醫學實習生和帶教教師認為建立良好的醫患互信關系、保持對患兒的關愛之心、了解患兒家長的社會心理、增加醫患溝通和法規倫理等措施,對改進兒科臨床實踐效果有良好的促進作用。100%參加調查的帶教教師認為在臨床診療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能夠較好的改進兒科臨床實踐效果。而在對醫學實習生的調查中,有17%的人認為在臨床診療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對改進兒科臨床實踐效果沒有太大的作用(見表1)。

表1 醫學實習生和帶教教師對從人文素質角度改進兒科臨床實踐效果的認識
3.臨床醫學實習生對“兒科臨床教學實踐中如何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看法
醫學實習生認為在兒科臨床教學實踐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方式有多種:由帶教教師向患兒家長介紹主管醫學實習生、在入科教育中增加醫患溝通技巧、在查房或技能操作前與家長交流、在臨床操作過程中采用移情方法轉移患兒注意力、在科室病例討論時結合具體病例增加患兒家長心理和醫患關系處理的討論、開設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專題講座(見表2)。

表2 如何在兒科臨床教學實踐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
除了上述方式,在對臨床醫學實習生就“如何在兒科臨床實踐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開放性問題調查中,大部分醫學實習生認為臨床帶教教師言傳身教等是在兒科臨床教學實踐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良好方式。
三、討論
人文素質教育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使其內化為人的氣質、人格和修養,使其成為受教育者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品質[3]。然而在生物醫學知識和技能占據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醫學院校只重視臨床技術的培養,人文課程不受重視,醫學實習生對醫學人文精神、醫患雙方的權利義務等沒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4]。本調查發現大部分醫學實習生經歷過見習教學、崗前培訓、病例討論等教學實踐方式,而只有一半的醫學實習生接受過人文素質教育,同時只有極少數醫學實習生意識到人文素質教育缺失對臨床實踐效果有不好的影響,提示人文素質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缺失。
長期以來,在我國兒科臨床實習帶教中注重技術層面的訓練,忽視醫學的人文學科性質,導致醫學生知識結構不合理,人文精神缺失[5]。調查中大部分的醫學實習生和帶教教師認為建立良好的醫患互信關系、保持對患兒的關愛之心、了解患兒家長的社會心理、增加醫患溝通和法規倫理等措施,對改進兒科臨床實踐效果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有17%的醫學實習生認為在臨床診療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對改進兒科臨床實踐效果沒有太大的作用。提示有部分醫學實習生對人文素質教育在兒科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基于人文素質教育對臨床實踐的重要性,對我們如何在兒科臨床實踐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調查中,大部分的醫學實習生認為帶教教師向患兒家長介紹主管醫學實習生、入科教育增加醫患溝通技巧、查房或技能操作前醫學實習生與家長交流、臨床操作過程中與患兒交流轉移其注意力、病例討論增加患兒家屬心理和醫患關系處理的討論、開設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講座等方式不失為臨床實踐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良好方式。由帶教教師向患兒家長介紹主管醫學實習生有助于增強醫學實習生的自信心,入科教育增加醫患溝通技巧有助于提高醫學實習生進行醫患溝通的能力。操作前與家長交流和操作中轉移患兒注意力有利于提高醫患之間的信任度和配合度,為臨床實踐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保證。病例討論增加患兒家屬心理和醫患關系處理的討論能夠幫助醫學實習生更全面的認識臨床實踐中的優點與欠缺之處,開設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講座能讓學生將理論融入實踐中,指導臨床實踐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目前醫學實習生和帶教教師對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兒科臨床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今后的實習醫師教學工作中,我們將深化人文素質教育在兒科臨床實習中的基礎地位,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兒科臨床實習整個過程,讓醫學實習生不僅掌握兒科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還具備“建立良好醫患關系、保持對患兒的關愛之心”等的能力,成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責任編輯:鄧遠美)
參考文獻:
[1]王萍. 淺談醫務人員人文精神與人文素質的培養[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23(6):172-173.
[2]王恬.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歷史與現狀[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1):90-96.
[3]李梅華. 淺談醫學院校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25(S1):117-118.
[4]張金波,宋漢君,張玉萍,等. 構建融合醫學人文教育的新型醫學遺傳學教學模式[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18):3574-3576.
[5]劉詩福.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合格醫務人才[J].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08(6):371-372.
Investig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Pediatrics
LEI Feng-ying,QIN Yuan-han,SHAN Qing-we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021,China)
Abstract:Clinical practice of Pediatrics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growth of medical students. If medical interns don’t pay attention to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ignore humanistic care,will lead to medical disputes,influence clinical training effect. How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interns,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oblems plagued many teaching hospitals. Therefore,investigation of pediatric interns and teachers was conducted via a questionnaire,results showed that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was helpful to training medical interns’ sympathy and love,ability of handling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orrectly,so as to conduct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medical interns smoothly. But now medical interns and teachers still not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pediatric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humane quality education;medical Interns;paediatrics;clinical practice
中圖分類號:G424.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19(2016)4-0044-03
作者簡介:雷鳳英(1980—),女,壯族,廣西南寧人,博士,講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小兒泌尿系統疾病基礎和臨床。
收稿日期:2016-01-12修稿日期:2016-01-28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加強醫學生兒科臨床實習人文素質教育初探”(2013A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