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達信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江門 529030)
?
小針刀治療四肢淺表腱鞘囊腫76例療效分析
唐達信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江門529030)
摘要:目的:探討對四肢淺表腱鞘囊腫患者采用小針刀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小針刀治療的四肢淺表腱鞘囊腫患者76例列入觀察組,將同期收治的采用囊腫摘除術治療的患者76例列入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隨訪1年,觀察兩組患者的復發率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復發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針刀治療四肢淺表腱鞘囊腫的長期療效確切,操作簡單,對機體創傷性小,復發率低,值得推廣。
關鍵詞:四肢淺表腱鞘囊腫;小針刀;臨床療效;復發率
腱鞘囊腫是一種好發于四肢淺表的腫塊,主要與局部結締組織營養不良有關。不同年齡段人群均有發生,腫塊會逐漸增大,肉眼可以觀測到圓形的光滑腫塊,好發部位主要為足踝部、手腕部[1]。臨床主要采用囊腫摘除術、局部注射無水乙醇、激素,針灸,同時配合消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的效果較好,但是屬于侵入性操作,費用高,術后容易遺留疤痕、復發。激素、無水乙醇治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副作用較大。近年來,針灸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具有操作簡單、費用低、療效好的特點,并且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選用火針、溫針、單純針灸、針刀治療等治療方法[2]。針刀治療是一種以中醫針灸結合西醫手術刀操作的方法,可將囊腫內液體充分排盡,對組織損傷小,出血量少,患者恢復快,感染率低,越來越受關注。本文就小針刀對四肢淺表腱鞘囊腫的療效進行了分析探討。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小針刀治療的四肢淺表腱鞘囊腫患者76例列入觀察組,將同期收治的采用囊腫摘除術治療的患者76例列入對照組。所有患者經B超檢查結合患者的臨床特征確診為液性腱鞘囊腫,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觀察,獲得我院倫理會的批準。觀察組76例患者中男48例,女28例;年齡15~55歲,平均年齡(35.7±2.6)歲;病程0.3~12年,平均病程(6.5±1.3)年;對照組76例患者中男45例,女31例;年齡13~52歲,平均年齡(35.1±2.6)歲;病程0.5~14年,平均病程(6.9±1.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觀察組采用小針刀治療,具體方法為:根據患者囊腫部位選擇合適的體位,對囊腫部位進行局部麻醉,充分暴露囊腫部位。醫生佩戴一次性無菌手套、口罩,采用三點標記法對囊腫中點、左側、右側進行標記,明確進針位置。對囊腫部位進行消毒、鋪巾后,使用1 ml 1%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醫生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腫塊,了解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右手握住針刀從中點下刀。下刀時用力宜輕,使囊腫中點凹陷但不刺破,讓囊腫下方的血管和神經被擠壓到針刀兩側,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然后用力刺破囊腫表皮,放緩進針速度,針刀有阻滯感時說明到達了囊腫基底層。用針刀橫切和縱切2~3刀,破壞囊腫基底層組織,釋放膿液。然后將針刀向上輕提一下,從囊腫內部向前后左右各刺1刀,穿破囊腫表皮,有利于排除膿液。最后退出針刀,液體流出后,雙手由四周向囊腫中心擠壓,排盡液體,直到囊腫完全消失。然后用消毒棉簽對囊腫部位消毒,在進針刀口處注入1 ml 1%利多卡因、1.5 ml 0.9%氯化鈉和0.5 ml醋酸強的松龍進行消炎止痛,按壓3 min后使用無菌紗布、繃帶進行包扎,避免沾水。5 d后查看恢復情況,如有治療不徹底的患者可以再次使用針刀進行治療。
1.2.2對照組采用囊腫摘除術治療,具體方法為:常規消毒、鋪巾后進行局部麻醉。在囊腫表面皮膚上做一條大于囊腫長度的橫切口,切開皮下組織,暴露囊腫位置。將與之相連的肌腱連同囊腫塊切除,用力宜輕,不要擠破囊腫包塊。然后對切口進行消毒、縫合、包扎。術后服用抗生素,提高營養攝入,保持切口干燥。
1.3療效評價根據WHO關于腱鞘囊腫的療效評價將治療結果分為治愈、顯效、無效三個標準。治愈:患者囊腫完全消失,無不適癥狀;顯效:患者的囊腫包塊基本消失,偶有疼痛、活動受限癥狀;無效:患者的囊腫包塊依然存在。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總例數×100%。隨訪一年,觀察患者的復發率情況。
1.4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3.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行卡方檢測。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隨訪1年,觀察組復發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和復發率情況對比[例(%)]
腱鞘囊腫的發病率較高,主要見于足踝部肌腱處、手掌中指關節根部和腕關節處,患者會有明顯的疼痛、腫脹、彈響、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囊腫隨時間增長會逐漸增大,當囊腫增大壓迫神經時就會引發腕管綜合征或跗管綜合征,給患者造成困擾[3]。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主要方法為囊腫摘除術,可以將囊腫直接取出,但是切口大,出血量多,術后存在復發的情況,而且手術治療的費用高,切口愈合后常形成疤痕,影響美觀。囊腫主要部位在四肢淺表,疤痕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利影響。對囊腫直徑較大的患者較為適用,但是對于囊腫直徑較小、手術不耐受的患者,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損傷,而且耗費人力、物力,患者的治療順應性差[4]。非手術治療主要有針灸、激素、藥物治療等,目前我國藥物治療腱鞘囊腫的療效還有待提高,副作用明顯,復發率較高。對于病程長達10年或以上的囊腫患者,使用藥物治療的療效還不明顯,治療上具有一定的局限[5]。根據臨床實踐,針刀治療腱鞘囊腫取得了一定成效。針刀屬于一種針灸治療方法,中醫將腱鞘囊腫歸于“筋結”,其主要因外邪損傷筋脈、慢性勞損,導致濕氣郁結于筋脈、氣血不暢、水液不能正常運化,從而出現腫脹、疼痛癥狀[6]。采用針刺瀉法可以祛除病邪,排除囊腫內液體。針刀是一種新興技術,它結合中西醫特長通過對囊腫進行穿刺排除液體、切割囊腫基底層、分離血管及其周圍組織、注射消炎止痛藥物,可以徹底排除病邪,保護正常血管,分離粘連組織,消炎抗菌[7]。排除液體可以幫助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營養達到患處,加快愈合速度。對囊腫基底層進行橫向、縱向切割可以起到根治的作用,減少復發率。將正常血管擠壓到兩側可以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減輕臨床癥狀。手輔助排液可以將液體徹底排除,減少殘留。注射消炎止痛藥物可以殺滅殘留炎癥分子,術后不需再進行其他藥物治療,有利于功能的恢復。針刀治療術后不會留疤,而且費用低,療效好,創傷性小,無副作用,療效安全可靠,適用于廣大腱鞘囊腫患者。
本文通過對采用小針刀治療的腱鞘囊腫76例患者與采用囊腫摘除術治療的76例患者的對比觀察發現,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74%)明顯比對照組(80.26%)高;隨訪1年,觀察組復發率(6.58%)明顯比對照組(18.42%)低,說明小針刀治療腱鞘囊腫的效果比囊腫摘除術好。
綜上所述,小針刀治療腱鞘囊腫療效好,復發率低,可以反復操作,無禁忌證,而且對正常肌腱的損傷性小,患者恢復時間短,不留疤痕,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白紅軍,王廣平,劉丹.四肢肌內異位腱鞘囊腫的MRI影像與病理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125-127
[2]嘉士健.小針刀齊刺配合改良七厘散治療腱鞘囊腫臨床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89-90
[3]陳平有,陳學強,陳文.骨內腱鞘囊腫的發病機制及臨床和影像學表現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11):1734-1738
[4]賈丁山.腕背側腱鞘囊腫的小針刀治療體會[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9):972-973
[5]王東來,艾均.針刀治療腕背側腱鞘囊腫45例[J].陜西中醫,2012,33 (2):218-219
[6]馬占才.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腱鞘囊腫37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5):3190-3191
[7]錢平,張鴻斌.小針刀治療屈指肌腱腱鞘炎93例療效觀察[J].頸腰痛雜志,2012,33(5):395-396
中圖分類號:R686.1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16
收稿日期:(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