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雄平+梁業廣+李明++王柳++肖劍榮
【摘要】針對目前廣西高校大學物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基于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在實踐教學和科研的基礎上提出“教、學、練、用、研”一體化和突出培養學生物理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五維一突出”大學物理教學模式。
【關鍵詞】大學物理 五維一突出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本課題受廣西區教改項目(2015GJA229,2015GJB257)和桂林理工大學教改項目(2013JG36)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53-01
根據教育部2010年頒布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大學物理課程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各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通識性必修基礎課,它可以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和創新意識等,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前在廣西高校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包括:豐富的教學內容與課時設置不斷減少的矛盾,以廣西高校理工科專業為例,課時設置包括96、72和48課時,相比教育部規定的112課時以上存在明顯的差距;理論與專業的實際應用相脫離,導致學生對大學物理的學習定位不清;由于學生學習目標不清,興趣不強,導致出現教師難教和學生難學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遵循科學的教育教學規律,通過長期的實踐教學和科研,探索出大學物理 “教、學、練、用、研”一體化和突出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五維一突出”的課程教學模式。
一、構建“五維一突出”課程教學新模式
“五維一突出”教學模式中五維表現為“教、學、練、用、研”一體化,五維中教與學為主體地位,練和用為支撐點;一突出指突出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教學模式的落腳點。教既包括傳統的好教和教好,又融入了精教和樂教的思想;而學在好學和學好的基礎上融入了樂學;練指的是發揮學生主動學習性,以練來促學和促教;用指與實際和專業應用緊密結合;研指的是通過教師的科研來促進教學以及帶動學生參與科學研究。而五維一體的最終落腳點就是一突出,即突出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精煉教學內容,緩解課時不足的實際問題
在當前新形勢下,各理工科學校對大學物理課時的設置在不斷降低,而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海量的大學物理內容如果仍然按照原來的教學內容進行講授時根本完不成的,因此必須精煉教學內容,刪繁就簡,在保留大系統的同時,針對學生難學習、難理解和專業應用聯系不強的部分采取略講或不講,進而達到對教學內容的精教。
三、運用先進教學方法,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廣西地區高校理工科學生的學習特點、專業基礎和對人才的培養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探討式和演示法等系列教學方法,并研發制作了一系列的多媒體課件、微課和動畫,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較為完善的大學物理網絡課程教學平臺。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更加接近,教學內容豐富、直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達到好學、樂學和學好。
四、編寫體現與專業相結合的大學物理特色教材,突出教學的實用性
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團隊為突出“五維一突出”教學模式,自編了貼近專業應用的教材。在教材建設方面我們通過與專業相的關典型的問題、例題、習題和背景補充知識,來達到理論與專業應用緊密結合。同時該教材以理論夠用為度,創新實施了該教學模式,有效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矛盾,提升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利用科研促進教與學
科研是大學活力的源泉,教師利用自身的科研應用于教學實際,是提高大學物理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它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深度、拓展教學的廣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師知識結構、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通過帶動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可以進一步培訓學生的物理素養和科學精神。
通過“五維一突出”教學模式,學生的物理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具體表現在:成績有明顯的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參與大學生創新項目、電子設計和數學建模等活動所獲得的成績,這為在今后進一步完善和實行該教學模式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石曉林.淺談大學物理教學狀況及改革[J].科技向導,2012,(30).
[2]夏雄平,王志勇,肖劍榮,淺談欠發達地區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站式教學模式[J].大學教育,2013,(1).
[3]王柳,曾亞萍,王志勇,肖劍榮.淺談大學物理在理工科專業中的教學[J].大學教育,2014,(18).
[4]王瑞敏,方玉宏.交叉學科知識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滲透[J].科技信息,2011,(18).
作者簡介:
夏雄平(1979.4-)男,漢族,湖南婁底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