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我國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文章選取了安徽省外貿企業--“拓展市場、規避摩擦、抱團取暖”鞏固外貿傳統優勢,“搶占高端、創立品牌、擁抱互聯網”培育競爭新優勢--的典型案例,以期為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參考。
關鍵詞: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安徽省;企業;轉型升級
一、引言
我國開放型經濟建設的前30年通過“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發展加工貿易、沿海區域開放、融入全球貿易體制”等“法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外貿總量躍居全球第一;然而,隨著國內生產成本的上升和新興市場競爭力的增強,我國外貿傳統的價格優勢明顯削弱,再加上貿易摩擦加劇、TPP/TTIP/PSA等更高級國際經貿規則的包抄和困擾,外貿發展的國際環境正在惡化,迫切需要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面對新形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更高層次的開放格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價值鏈和產業鏈,這為我國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外貿提供了更便利化的貿易和投資環境、更寬闊的經濟合作空間,讓企業“鞏固外貿傳統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 的轉型升級之路有了更多的實現方式。下文選擇了安徽省外貿企業的典型案例來為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參考。
二、安徽省外貿企業通過鞏固傳統優勢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
我國因低廉要素成本培養起來的低成本優勢正隨著國內成本上升與國際后來者的“競爭侵蝕”而明顯削弱、因計劃調節養成的“等靠要”思維弊端正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而顯露無遺,但改革開放30多年培育起來的強大生產制造能力為鞏固我國外貿傳統優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拓展市場--貼近客戶提高效益
安徽萬朗磁塑集團有限公司是1995年成立的一家民營企業,旗下安徽省億格貿易有限公司主要向國際市場提供冰箱門封用PVC顆粒、磁性膠條和磁性膠粒。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要素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2011年萬朗在日韓品牌家電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泰國投資設廠,以減少物流環節、迅速響應“海爾、三星、日立、松下、伊克萊斯”等大客戶的需求;萬朗秉持“貼近客戶、快速反應”的經營理念,在泰國僅用一年時間就擊敗了“韓國世信”、“日本UK”兩家競爭對手,拿下了伊萊克斯、海爾、三洋系列產品100%獨家供貨權;萬朗還準確把握冰箱主機業務模塊化外包的行業機遇,積極拓展吸塑、模塊化、硬擠出件等業務板塊,開發了夏普、三菱等新客戶,爭取到了更多高利潤的海外訂單項目;俄羅斯、土耳其會等全球家電重點生產基地都是安徽萬朗接下來進軍的目標。
“拓展市場、貼近客戶提高效益”是安徽萬朗提升企業競爭力、鞏固傳統競爭優勢的秘訣。
2.規避摩擦--優化布局覆蓋市場
安徽豐原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檸檬酸生產企業,旗下安徽豐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依托豐原集團產業型公司的產品優勢,檸檬酸及其鹽類產品出口量連續5年位居中國檸檬酸行業前十強、產品40%出口歐盟。在原材料價格上漲、世界檸檬酸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檸檬酸生產國和出口國,檸檬酸接連受到歐盟、美國、土耳其、印度、泰國、埃及、烏克蘭、南非、哥倫比亞等主要出口市場的反傾銷調查,裁定反傾銷并被加征反傾銷稅,這無疑使我國檸檬酸出口陷入“屋漏偏逢連陰雨”的困境。為利用海外資源、有效避免檸檬酸出口的貿易壁壘以保持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覆蓋面,安徽豐原集團在法國、比利時等地投資建設貿易公司,在巴西馬拉卡茹市合資設立豐原巴西投資公司,在泰國投資建設8萬噸/年檸檬酸生產工廠,并于2014年在歐洲布局檸檬酸生產線、成立豐原索爾諾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規避摩擦、優化布局覆蓋市場”成為安徽豐原擴大產品市場份額、鞏固競爭優勢的法寶。
3.抱團取暖--互助多贏做大做強
安徽建工集團海外工程分公司是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獨資直營境外工程承包、對外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國有企業,2002年開始實施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國際發展戰略,在50余個國家承建了中國駐外使領館、機場、電站、大學城、辦公樓、會議中心、公路橋、醫院、商業中心、廠房、清真寺、別墅、公寓、賓館等上百個房建與基礎設施項目。近年來,安徽建工與合肥建工、阜陽建工、安徽二建和三建等多家企業通過“整合資源、抱團出海”的方式“聯合走出去”;2012年以來,安徽建工海外公司被安徽省商務廳評為對外承包工程先進企業、被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評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社會責任進取型企業”、位列ENR/建筑時報“中國承包商80強”;到2015年,已經連續7年入選“ENR國際承包商250強”。2015年12月,安徽建工還與安徽最大的專業外貿公司--安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繼續開展海外建筑市場合作的基礎上加強貿易領域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做大做強。
“抱團取暖、互助多贏做大做強”是安徽建工面對新常態、尋找新價值、鞏固競爭優勢的殺手锏。
三、安徽省外貿企業通過培育競爭新優勢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
面對國際分工模式的重大變化和新技術、商業模式、組織模式的迅速變革,培育競爭新優勢是鞏固我國貿易大國、建設貿易強國的必然選擇,是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另一路徑。
1.搶占高端--著眼升級蛻變轉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創建于1980年的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是我國最大的汽車橡膠零部件生產、出口企業,產品覆蓋國內各大汽車主機廠和汽車零部件廠并直接出口配套美國通用等世界知名企業。從2004年開始,安徽中鼎通過收購全面進入高端密封件研發和制造領域,并進行系統整合形成跨國經營布局:2004年收購韓國HST和KA公司、2007年收購德國Schmitter(施密特)公司、2008年收購美國AB公司、2009年收購美國邁爾斯工業股份公司旗下兩家橡膠制品工廠、2011年收購美國COOPER公司、2012年收購美國ACUSHNET公司及Precix公司、2014年收購德國KACO公司、2015年收購德國WEGU公司及法國FM公司。
“搶占高端、著眼升級蛻變轉型”是安徽中鼎迅速進入高端品牌核心供應領域、升級企業技術儲備和產品結構、從單一零部件供應商向集成系統供應商轉變、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2.創立品牌--滲入漸進降低風險
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經營國際工程承包、房地產開發、連鎖超市、連鎖酒店、溫泉旅游度假等業務為主的大型綜合性企業。2009年開始,安徽外經多元化經營步伐又向礦業方面邁進:在津巴布韋建成投產安津鉆石礦和津安鉆石礦,僅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勘探、開采、選礦到銷售的整個環節;在贊比亞取得了世界上少有的大型礦區勘探開采許可證,開發的三個祖母綠礦區已產出祖母綠數千萬克拉;在剛果(金)拿下世界已探明的最大金伯利巖礦,決戰40天疏通礦區生命線、歷經8個月解決供電難題、14個月產出鉆石、19個月開始銷售,創造了非洲礦業開發的一大奇跡;在莫桑比克獲得希布托鈦鋯礦礦權,簽下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未開發重礦物資源項目;2011年安徽外經還通過了金伯利組織的認證,一舉打破西方國家在鉆石資源方面的壟斷地位。在開發境外礦產資源的同時,安徽外經將稀缺資源引入國內,開始珠寶加工和銷售:一是通過貿易途徑將數百萬克拉毛坯鉆石和祖母綠原石運回國內,以此帶動國內珠寶加工產業發展,調節珠寶市場供需平衡;二是分別在上海自貿區、安徽合肥注冊成立了珠寶公司,注冊“寶琰”商標和“德圣”品牌,在國家4A級景區——安徽金孔雀溫泉旅游度假村內設立鉆石、祖母綠加工廠,著力打造一個集鉆石、祖母綠加工與銷售為一體的國際貿易平臺。
“創立品牌、滲入漸進降低風險”是安徽外經開拓國際市場、建設外向型企業、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戰術方案。
3.擁抱互聯網--轉變思維注重服務
安徽瀚洋國貿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最初只有幾個業務員、租用一間辦公室,主要從事紙品、辦公文具的出口業務;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安徽瀚洋發展成擁有“HONEYBOY”、“ACAEDMIER”、“BURTOTIX”等自主品牌,安徽瀚洋紙品印務有限公司、安徽瀚洋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安徽瀚洋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瀚洋輕工有限公司等自建工廠的一家集團公司,業務范圍遍及歐洲、美洲、非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出口額躋身至安徽企業前列。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安徽瀚洋認識到“作為經營日用消費品的傳統外貿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提供一對一的細致服務粘住客戶”是大勢所趨,公司果斷選擇了跨境電子商務,并通過建立海外倉等方式解決最后一公里物流問題。
“擁抱互聯網、轉變思維注重服務”是安徽瀚洋結合自身產品特點應對外貿新形勢、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明智之選。
參考文獻:
[1]呂佳.新常態時期我國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研究[J].江蘇商論,2015(9):31-33.
[2]袁尉杰.國有外貿企業轉型升級之思考[J].國際市場,2014(5):77-80.
[3]任志新,李婉香.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助推外貿轉型升級的策略探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4(4):25-28.
[4]邢厚媛.“走出去”提升價值鏈打造世界級跨國公司[J].國際經濟合作,2013(2):8-9.
[5]楊永清.我國外貿企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形勢與路徑選擇[J].對外經貿實務,2012(6):9-12.
作者簡介:林發芝(1982.09- ),女,安徽望江人,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產業經濟與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