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以《電器產品營銷》課程為例,闡述綜合項目教學模式在高職教育應用中的主要思路?!峨娖鳟a品營銷》是一門市場營銷專業與電器專業的復合型專業課程,其教學目標在于提高學生對于電器產品市場的調查與分析能力、市場營銷組合規劃與執行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和解決電器市場營銷相關問題的實踐能力,從分析該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入手,綜合考慮影響營銷策劃制定的因素,使學生初步掌握營銷核心知識在電器行業中的應用。本著“精講多練”原則,與真實項目相結合,在完成45課時是基礎理論和技能課程學習后,集中利用24課時的時間來實施,克服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為主角的全盤授予,而轉變為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使得學生有機會嘗試把知識、技能、素質全面培養統一在綜合項目的訓練中,以提升學生營銷工作的綜合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融合。
關鍵詞:市場營銷;電器產品;真實項目;綜合實踐
一、引言
綜合項目教學以真實項目為依托,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擁有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無法相比的優勢,本文中《電器產品營銷》課程是以培養實用型、技術型人才為出發點,瞄準市場營銷崗位群的實際需要,以職業能力訓練為基礎的一門專業課程,堅持營銷基礎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多給學生實踐和參與的機會,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對于電器產品市場的分析能力、目標市場營銷能力、營銷4P策略分析能力、推廣活動策劃能力等,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設計,借助真實項目綜合實踐的教學模式,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轉變成一個系統綜合的具有針對性、實戰性的訓練項目,實現學生設計營銷策劃方案能力的提升,有效融合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的結合。
二、課程教學問題分析
1.缺乏理論知識的應用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電器產品營銷》以老師講授為主,而真實項目化教學有效建立了課堂與企業的聯系,把學生要掌握的理論知識設計為具有一定實際意義的任務,在實現項目的過程中,做到“學中做”和“做中學”,使學生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缺乏知識體系的連貫性與系統性
《電器產品營銷》課程涉及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較多,在項目化之前,只能通多每項知識點所涉及的項目訓練為主,學生的能力培養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知識和能力碎片化,導致對于核心營銷能力掌握不足。
3.缺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大學生的學習觀和課堂體驗既直接影響學習收獲,也通過學習方式間接影響到學習收獲,通過對學情研究的前提下,能夠將學生在過去的被動學習狀態進行調整,極大地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的作用也發生變化,從理論知識傳授者,成為項目學習的指導者。在真實項目教學法中,學生以小組形式制定項目計劃,企業走訪與訪談、資料收集與分析到企業營銷環境、產品4P策略的分析、推廣活動方案的策劃、展會海報的設計,最后進行課堂匯報并接受企業的評價和驗收。
4.缺乏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在進行推廣活動方案設計過程中,不能從書本上或者從老師身上直接得到現成的答案,而是通過各個環節的探索,團隊知識的碰撞而獲得知識。因此,真實項目化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獨立工作能力。
因此,《電器產品營銷》教學改革實現以來自企業的真實項目為依托,實現營銷理論知識的實際電器行業中的應用,將知識和操作進行深入結合,同時要求學生認真傾聽企業的要求,按照企業意愿設計方案,并還需要接受企業的評價和驗收,從而促使學生在完成項目內容過程中,提升了學生對于工業電器產品推廣的能力,提高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和人際溝通能力、應變和創新的能力,強化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三、主要改革研究內容
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電器產品營銷》課程教學改革以市場營銷理論為指導基礎,以真實企業為背景,以實踐性教學為手段增強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在課程內容設計上以實用創新為目的的安排教學內容,包含11個學習項目任務和1個綜合項目(如表1所示)。
在綜合項目教學環節,通過借助真實電器企業推廣策劃方案的設計,要求學生按照項目安排在要求時間里完成相應任務(詳見表2),實現學生在營銷方向和電器專業兩方面知識和技能的融合,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營銷策劃綜合能力與職業素質。
四、教學改革的成效
1.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通過綜合項目的實施得以融會貫通
從制定調研計劃、企業走訪與訪談、資料收集與分析企業營銷環境、產品4P策略的分析、推廣活動方案的策劃、展會海報的設計,整一個項目的實現需要知識和技能的融匯貫通,課程的知識點與技能點在綜合項目中得到強化,尤其是技能點的運用,使得知識與技能在綜合項目中實現融會貫通,使學生能在掌握市場營銷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基礎過程中了解企業,能夠與電器產品企業的市場推廣活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熟悉產品推廣策劃方案的設計與制定的思維方法、工作內容和程序,形成相對完善的系統的營銷理念,具備制定有效的電器企業產品推廣策劃方案的能力,以縮短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適應時間,奠定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2.課堂學習和課下輔導的串聯一起實現課堂學習在課下延續
由于綜合項目的實施不僅依賴于課堂教學,更需要教師通過電話、QQ、E-mail、微信等方式與學生實時交流,并組織交流討論、課后活動安排、教學環境設計與布置,實現課堂學習在課下延續。
3.職業素質培養與知識和技能訓練緊密結合
通過真實項目訓練,采取分組教學,融入實踐、討論、匯報等形式,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升學生主動溝通的意愿和能力,培養學生基本的職業素養。
五、教學改革的特色與創新
《電器產品營銷》教學改革以真實企業為背景,承接真實的企業項目,從分析該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入手,綜合考慮影響環保產品營銷組合策劃制定的因素,包括產品組合、定價因素、渠道管理、廣告設計、銷售團隊管理、促銷策略等內容,在此基礎上設計有效的產品推廣策劃方案,為企業提供參考,強調“教”、“學”、“做”相結合,借此完成《電器產品營銷》課程核心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實現了知識與技能的融合、提升,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鍛煉了其職業素質。同時,這也是首次讓學生站在行業消費者的角度進行推廣活動的策劃,將工業電器與營銷緊密結合,更符合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
本次綜合項目教學改革的創新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學內容真實項目化。按照電器產品營銷的關鍵技能點,以真實的工業電器企業項目為背景,通過創設真實的教學項目,學生以團隊協作的形式,首次站在行業消費者的角度,完成項目任務,最終呈現的策劃成果獲得企業認可,并交由企業采用。二是知識技能整合化。電器產品行業情況復雜,營銷的知識和技能點繁多,本著將學生所學的能夠進行充分應用的思路,本項目圍繞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四大核心內容,結合營銷環境分析,為企業策劃推廣方案形成系統的綜合技能訓練項目,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和策劃能力。三是學習團隊合作化。本次教學改革采用真實項目化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項復雜的任務,必須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從而形成優勢互補的協作效應,培養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六、實施總結
通過在《電器產品營銷》課程中引入綜合項目的實踐,為學生運用課程知識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在本次教改項目中,學生可以運用電器產品營銷的相關知識,分析企業營銷環境、產品4P策略的分析、推廣活動方案的策劃、展會海報的設計,利用課內24課時和若干個課外課時,在教學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師生互動探討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參與到實施過程中,更是利用團隊和真實項目操作的機制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提升了學生之間溝通、信任、合作和承擔責任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賈妍,易淼清.市場營銷理論與實操[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1.
[2]姚利民,段文彧.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3(08).
[3]史秋衡,郭建鵬.我國大學生學情狀態與影響機制的實證分析[J].教育研究,2012(02).
[4]周偉.電子電器產品市場營銷[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8.
作者簡介:張毓勻(1989.08-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助教,工商管理系,市場營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