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要: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需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企業必須要進行管理目標的重新定位。本文根據現代企業管理職能和內涵,對企業管理思維觀念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進而提出了現代工業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策略,提高企業管理機制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關鍵詞:企業管理;創新策略;市場經濟
0 前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受全球經濟沖擊的影響稍顯萎靡,企業不斷實施各種內部整頓工作,而管理制度作為重要的內部整頓內容備受企業的重視。下面我們就以此作為切入點對企業管理創新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論述,希望能夠不斷提升我國工業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發展。
1 企業管理制度
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方面來對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進行闡述,廣義上的企業管理制度指產權制度、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三個方面,廣義上的管理制度囊括的內容很多,比方說人才開發、企業文化、組織機構、激勵機制等。而狹義的企業管理制度就是單指企業內部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由企業組織管理者制定,通過以書面形式表達的、用以規范企業經濟、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企業管理條例、程度等方面的集合,它將企業內部人員的相關責任、義務做了明確的設定,是需要企業和勞動者自覺履行的準則和行為規范。它的內容不是固定的,而是因企業而異。從職能的角度來看,企業管理制度自誕生以來就與社會生產緊密融合在一起,它是與社會生產息息相關的過程。根據企業管理發展過程,我們可以將其總結為如下幾個階段:
工業化前管理、科學管理以及現代管理。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改變了人們對企業管理的社會認識。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全球經濟發展的整體趨勢,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我們必須要結合自身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特點,更快的實現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更好的完成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質的升華。
1.1 規范企業內部人員和經營管理
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中每名員工必須且一定要遵守的管理規范和準則,它對職工崗位職責、工作流程、部門劃分等做了明確的規定,企業員工需要遵照企業相關經營管理規則和規范進行生產、經營、管理,從而保障在企業管理制度下得以正常運行,更好的實現企業長期發展戰略。
1.2 企業管理制度規范性及規則性因素
企業管理制度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企業管理制度編制目的、使用范圍、實施程度等內容,在此我們就企業管理制度規范性影響因素以及編制目的為例,進一步增強人們對現代企業管理的了解,提高企業管理工作效率。企業管理制度規范性影響因素包括管理制度編制目的、編制依據以及使用范圍等,而規則性因素則指管理制度實施的程序、實施具體環節、制度期望目標實現程度及方法等。
1.3 規范性環境和條件的重要性
企業管理制度的規范性條件和環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編制的制度規范才能夠保證企業管理行為滿足各項事物發展規律,符合企業管理的科學原理;其次,規范的環境和條件,才能夠保證制度實施全過程的規范性,使全體員工工作程序和行為的規范化,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整體運行作業的規范性,反之,則會使企業管理制度成為空談,嚴重影響管理制度實施結果。
2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觀念
現代社會是一個科技、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開闊思維視野,從更高的層次去看待現代企業發展狀況,才能夠建立起與外部環境相適應的企業管理體制,構建起全新的現代化企業管理體系。我們不能再用落后、陳舊的思維方式、方法來管理現代化企業,應當從現代化戰略發展的角度進行企業管理的統籌規劃,深入研究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大力提升現代管理水平,做到嚴管狠抓企業管理,正是企業管理的復雜性和多重性問題。
3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策略
為了更好的適應新的社會經濟市場環境發展,企業需要作出適當適時的調整,創造出新的管理方法,才能夠逐漸提升企業自身管理能力,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管理制度創新是我國現代企業將要面臨的首要問題,創新就是對自身的重新定位,是新機制的建立,是觀念和方法的更新。針對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建立科學、有效的企業經營決策中心
管理者素質對企業經營管理有著決定性作用,優秀的管理者能夠在不利的環境下,尋找到對自身發展的有利條件,開拓市場;管理不利就會造成企業虧損,讓一個前景廣闊的企業走下坡路。因此,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決策班子是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企業必須要花大力氣培養優秀企業家,做好企業基礎工程建設。
3.2 構建企業文化,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素質,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縱觀各大成功企業,無一不具有一流的企業精神,正是這樣的精神力量才使企業具備了一定的感召力,形成了較高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現代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給企業競爭做出了設定,企業只能采取光明正大的競爭方式追求利潤價值最大化。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最好的廣告和宣傳,是占據、搶奪市場的最佳手段,是現代企業發展的精髓。
3.3 做好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整體素質
管理創新就是要摒棄無效的管理制度,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創造企業更多剩余價值。企業管理者應當針對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對企業內部進行管理。例如,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的資金緊張問題,首先從內部來講就是要做好成本管理,勤儉節約,將有限資金用在該用之處,避免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