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西方媒體經常散播一種聲音,即中國如果繼續在南海“一意孤行”,很可能得到了南海卻失去東南亞。這種論調背后的用意不難理解,明顯有種“軟遏制”的意味,無非是要中國在南海維權方面讓步或束手。但令人費解的是這種論調的邏輯依據:難道僅僅因為南海因素的發酵,就能使中國與東盟多年來不斷鞏固并深化的友好合作關系徹底轉向?這未免太牽強了。
首先,要南海還是要東南亞,這是拋給中國的一道偽命題。在當前南海問題日益牽動區域地緣安全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國統籌處理南海爭議與東南亞關系,確實存在戰略上的交叉與重疊。但須強調的是,這兩者間絕非舍此即彼的二元對立關系,按此邏輯只會落入人為制造的“話語陷阱”。中國倡導以“雙軌思路”處理南海問題,正是基于現實和戰略層面的通盤考慮,不讓有關爭議問題干擾和損害中國與東盟關系健康發展。反過來說,某些東南亞國家也不能借此肆意妄為,不斷挑戰中國在南海的利益底線。中國希望南海和平安寧,希望與東南亞國家深化合作關系,但這并不等于中國要委曲求全,吞下主權、安全利益受損的苦果,中國在這方面絕不會拿核心利益做交易。
其二,要“友華”還是“疏華”,東盟國家心中自有一桿秤。東南亞戰略位置突出,向來是大國角逐之地。而東盟國家與中國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實踐早已證明,雙方親則兩利、疏則兩傷,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之所以歷久彌堅,正是雙方踐行這一戰略思想精髓,攜手努力、合作共贏的結果。過去25年來,在東盟發展壯大的每個重要關頭,中國都給予堅定有力的支持;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也成為帶動東南亞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東盟國家大多心明如鏡。未來10年,無論按照購買力平價還是名義GDP計算,中國都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給本地區和世界帶來的發展機遇將廣泛而深遠。是把握“中國機遇”還是抱定“中國威脅”?想必東南亞有識之士不難做出決斷。
其三,要穩局還是要攪局,美國所作所為不言自明。過去幾年來,南海局勢從風平浪靜轉為波濤涌動,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顯然是一個重要推動因素。美國作為離岸平衡手,實施“區域遏制”策略輕車熟路,而維持南海爭議懸而不決、營造區域“有事”態勢顯然符合其戰略需求。因此,圍繞南海問題的中、美、東盟三角關系中,美國既超脫又不“安分”,中國和東盟有責任、有利益共同應對美國的攪局,切實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大局。
當前,中國與東盟關系正開啟“鉆石十年”的發展新階段。在雙方的共同努力和呵護下,中國—東盟友誼之船一定會迎風頂浪、砥礪前行,而不會說翻就翻。▲(作者是中國海洋問題學者)
環球時報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