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峰
摘 要:從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激發中職學生學習動機;加強與中職學生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語文課堂保持包容性,且知識面要廣泛三個方面,研究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放模式。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開放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3-0050-01
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生產和服務第一線培養具備綜合職業能力與人文素養的實用型人才。在中職教育階段,作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界的語文學科,教學模式正在突破傳統的授課方式,而顯得更具有開放性。在新的形勢下,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只有勇于探索,不斷突破,實施開放式多樣化高效率的大語文教育,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興趣,讓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有所提升。
一、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動機
眾所周知,在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在學習方面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較,有一定的差距。有的中職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不足,對人生的方向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紀律比較差勁。不能否認的是,他們無論是在智力上還是在能力上,都與普通高中的學生并無差異。因此,作為職校教師,更應該注意引導中職學生進行學習,通過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中職教育的實際情況,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教學突破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積極愉快的體驗。例如,講《六國論》的時候,給學生創設一種在古代私塾中讀書的場景,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告訴他們,在古代先生講課是什么狀態,如果學生做小動作的話,先生該怎么做。在朗讀“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的時候,有學生在下面與別人交頭接耳。這時,教師可走過去,裝作很生氣的樣子對他們說:再做小動作,可拿戒尺懲罰你們了啊。學生調皮地笑了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快投入到朗誦中去。當然,這種創設情境的方法,讓學生也很感興趣,因為這種方式不像以往那樣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深受學生歡迎。
二、教師要加強與中職學生的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在中職學校,有的學生自暴自棄,而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期,雖然在行為上我行我素,但實質上中職學生也特別希望能夠與別人進行良好的交流,在交流中得到別人的認同。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必須牢牢記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注重學生之間名符其實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只限于語文知識的交流、語文學習經驗的交流,也包括生活和學習中學生的感受、認識、想法、念頭的交流。例如,在給學生講述《虞美人》的過程中,先問學生對這首詞的看法,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首詞的意境,比如“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境。學生紛紛回答,有的說是憂傷,有的說是孤獨,等等。教師對他們的回答表示贊揚,緊接著又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問學生,老師的感受與學生的感受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同。在講到“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時,又問學生,這兩句話道出了作者什么樣的感受?并且鼓勵學生組織一段比較長的話來講解。之前有了教師的鼓勵,學生都想更好地表現自己,紛紛發言,教師不時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一來,在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三、職校教師時刻要在語文課堂保持包容性,且知識面要廣泛
在肖川教授的《教育理想與信念》中,了解到文化生態視域中的師生關系,他認為“文化生態”包含著“多樣性、差異性、獨特性、個體性和自主性的尊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所以,開放式教學要求語文課堂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語文教育的授課內容包羅萬象,既有歷史類,又有情感類,還有詩詞、古文、科技等方面的知識。因此,需要教師的知識面有一定的廣泛性,對各方面的知識都有所涉獵。例如,給學生講授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時候,課文的內容對于中職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與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學生的發言難免偏離話題。對于這些,教師不必批評他們,而是進行很好的引導,引導他們回到正題。“一個民族的傳統無疑與其文化密不可分。離開了文化,無從尋覓和捉摸什么傳統;沒有了傳統,也不成其為民族的文化。”對這句話的講解,就需要教師的知識面相當廣泛。所以,在授課之前,要廣泛地查資料,解釋的時候要引經據典。這樣,學生的學習難度才有所降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中職語文課堂中的開放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與學生緊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實施。當然,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要根據學校教育特點、學科特性、學生特性等方面綜合考慮,才能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程達.語文學科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2]蒼中洪.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04).
[3]劉彩鳳.中職語文教學應與專業相結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