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云
摘 要: 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互相交流知識、情感、技巧與思維的過程。構建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性發揮的捷徑,就是營造快樂數學課堂。合理恰當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科學地認識自己,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在學習活動之余繼續體驗積極的情感。
關鍵詞: 快樂課堂 懸念設置 評價延伸數學教學是師生間、學生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課堂教學。數學教育的主要陣地在課堂,課堂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舞臺,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地方。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互相交流知識、情感、技巧與思維的過程。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要讓學生學好數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像是被捆住了手腳,一堂課下來又苦又累,產生怨學情緒。教育的使命是讓每個人發展自己的才能和創造潛力。而且針對數學教學本身比較枯燥和繁難的特點及中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理解能力不是很強的特點,快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人的創造能力的培養基礎在青少年階段,數學教育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教學時要通過恰當靈活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構建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性發揮的捷徑,就是營造快樂數學課堂。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快樂的數學課堂呢?筆者有以下體會和做法。
一、要把微笑帶進課堂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互動活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學生的密切配合。新課程標準是有彈性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位學生的數學需要,我們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中生動、有趣的情境,最大限度地發展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要使學生心情舒暢,樂意與老師配合,老師首先要學會微笑,因為微笑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學生就會樂意與老師配合,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我們認為課堂的快樂,在于打破傳統陳舊的教學做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給學生發展以最大的空間,把培養學生快樂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決不能將負面情緒帶入教室,每天走進教室就要與可愛的孩子互動,開始今天美好的數學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輕松學習。例如:進行“沒有數學的生活”,“到宇宙去旅行”,“數學與航天”的討論課,以及課堂中引入的“數學與生活”等活動,都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
二、在懸念設置中快樂起來
新課程標準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善于獨立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好習慣。教師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需要學生的練習,也就是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學到知識。人的認識活動與人的情感總是緊密聯系的,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索性學習,學生不僅感到輕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就把一節課的知識學會了,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及自我價值的實現。
充分調動與發揮情感因素在探索活動中的積極作用,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地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做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同學們每人都默記住一個數,先將這個數乘上5倍,再將所得結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將結果告訴老師,那么老師即能猜出你默記的哪個數。為什么?許多學生覺得老師很神,此時教師將其中的奧妙是解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告訴學生聽,他們恍然大悟,對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興趣更濃了。
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結合中學生自身的特點及現有能力為他們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積極快樂地參與數學活動,吸引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例如,在向學生講述雞兔同籠問題時,我會講述另一種方法,告訴同學們有兩種奇怪的小動物其實可以更簡單地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讓孩子們想象一下,如果雞變成了只有一條腿的獨腿雞,兔子變成只有兩條腿的怪兔子,學生便可以像聽故事般學會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法了。在教學過程中,民主的教學氛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讓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
三、采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
課堂情境的創設,能為學生打開學習數學的窗口。比如,在學完一部分知識后,我會放棄傳統的老師出題的方式,這樣可以使學生做起來更順手,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到了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快樂意識要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都有機會獲得快樂意識的訓練。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的,將游戲引入課堂,既能使課堂生動活潑,又能使學生在歡樂中學到知識。
四、適時且有針對性的評價延伸快樂的情感
通過評價全面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歷程。在評價中,學生是被評價者,但是,被評價者不能被動接受評價,而應主動參與評價。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讓學生自評學習,是一種方法。數學日記可記錄今天數學課的課題及涉及的數學知識;記錄理解得最好的地方與還不明白的地方;記錄所學內容能不能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簡單舉例;記錄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及自己是否滿意等。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自己的學習表現,允許他們對教師或同學做出評價、發表不同意見,在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建立平等、民主的關系。合理恰當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科學地認識自己,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在學習活動之余體驗積極的情感。
新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快樂意識關鍵在于教師對學生的潛心啟迪和培養,學生在自己的參與實踐中會產生諸多復雜的心理體驗,所以老師不僅要擔負起向學生傳輸知識的責任,更要讓學生愛上學習主動學習。面向全體學生就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學習時的內部情感,使每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郝俊枝.關注學生體驗營造快樂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2013(07).
[2]魏純鳳.創設課堂教學氛圍培養自主創新能力[J].吉林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