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華
摘 要: 通過水熱法合成并使納米粒子附著在表面,形成復合光催化劑,通過兩種半導體材料之間的相互協同作用,提高復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及其光致穩定性。并通過XRD、TEM、XPS、FT-IR等表征方法對光催化劑進行分析;在可見光下以RhB (羅丹明B)和MB(亞甲基藍)為目標污染物,高壓汞燈為光源,評估復合光催化劑的性能,并運用XRD、紅外、DRS等表征了其結構特征。通過實驗可使學生初步了解納米材料的基本知識,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環境污染物降解處理方法。實驗內容涵蓋材料化學、環境化學、無機材料合成、儀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測試等方面。實驗內容設置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創造能力。
關鍵詞: 環境化學 污染學習降解
隨著全球對環境問題關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對從事環境研究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 為了適應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需求,培養理論實踐相統一的應用復合型人才,要特別加強與重視實驗教學。環境化學實驗設計應反映新的科研成果,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旨在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得到更好的綜合能力訓練。
近年來,半導體光催化技術在凈化環境污染物領域的研究得到了廣泛關注。因其獨特的半導體能帶結構和化學熱穩定性,作為一種非金屬型可見光光催化劑被應用于光催化領域,包括光解水制取氫氣、光催化降解環境有機污染物和光催化合成等,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1-2]。不僅廉價易得,而且其化學組成和能帶結構可調控,因此成為光催化材料研究領域研究的熱點。但是,單體材料仍然存在缺陷,為解決該問題,本文采用的復合改善單體的光催化性能。
1.實驗部分
1. 1 試劑和儀器
2,4,6-三氯-1,3,5-三嗪、三聚氰胺、乙腈、釩酸鈉、硝酸銀和亞甲基藍(MB)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Avatar360型FI-IR 光譜儀(美國Nicolet 公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 UV-2450);X射線粉末衍射儀(D/max2500PC)。
1.2 光催化劑的制備
g-C3N4的合成: 稱取一定量的2,4,6-三氯-1,3,5-三嗪和乙腈放入反應釜中攪拌,然后加入三聚氰胺攪拌。將反應釜置于140℃烘箱中反應,反應結束后,反應釜自然冷卻至室溫。溶液離心分離,蒸餾水洗滌,干燥,所得粉末即為。
的合成: 將含有的水溶液超聲后加入于25℃下攪拌。將準備好的NaVO·12HO水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液。攪拌反應后,溶液離心分離,蒸餾水洗滌,60℃干燥,所得粉末即。
1. 3 光催化降解實驗方法
在可見光照射下,30℃條件下測量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反應光源為模擬太陽光燈源。實驗中,將光催化劑和MB (10 mg/L)或者RhB (10 mg/L)水溶液加入光催化反應玻璃瓶中,并通過循環水冷卻消除熱催化的影響。在光照之前,先將懸浮液在暗處磁力攪拌1 h,使MB (或RhB)染料與光催化劑混合均勻,達到物理吸附平衡。在光反應過程中,MB (或RhB)光催化劑溶液連續磁力攪拌,每5 min (或15 min)取懸浮液,離心去除光催化劑粒子,取上清液測試。使用島津UV-2450分光光度計,通過測定最大吸收波長確定其濃度,MB (或RhB)的最大吸收波為664 nm (或553 nm)。根據朗伯-比爾定律,溶液的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吸光度代替濃度計算去除率,以此為MB溶液的去除率。計算公式:降解率=(1-)×100%=(1-)×100%,其中C、C分別為光催化降解前后的濃度,A、A分別是降解前后的吸光度值。
2. 結果與討論
經過XRD、IR、DRS表征發現,合成的為。光催化活性考察表明合成的具有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學生在本實驗過程中可以學習光催化劑的合成方法,鞏固掌握稱量固體、液體量取、催化劑洗滌等基本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并學習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紅外光譜和DRS的操作方法。學習標準曲線建立的方法。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光照90 min后RhB的去除率達到85%,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數最大,說明的存在能夠顯著提升基體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3.結語
光催化技術已經在制氫、還原,污染物降解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半導體光催化劑是目前應用廣泛的環境和能源保護功能性材料之一。本實驗可以讓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物控制的新方法,使學生扎實環境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能關注環境領域科技前沿信息, 將最新的科技知識融入基礎知識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X. Wang,K. Maeda,A. Thomas,K. Takanabe,G. Xin,J. Carlsson,K. Domen,M. Antonietti,A metal-free polymeric photo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ter under visible light[J]. Nature,Materials,2009,8:76-80.
[2]Y.Wang,X.Wang,M.Antonietti,Polymeric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as a Heterogeneous Organocatalyst:From Photochemistry to Multipurpose Catalysis to Sustainable Chemistry[J].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2,51:68-89.
致謝:江蘇科技大學大學人才啟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