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瓊 郭笑盈 鄧 靜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章志瓊 郭笑盈 鄧 靜
【摘要】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梅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傳統組和宣教組,各100例。傳統組患者以傳統基礎模式進行護理,宣教組患者強化糖尿病知識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識認知水平、護理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護理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后,宣教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均明顯低于傳統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宣教組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率、護理滿意度及具備護理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患者比例均明顯高于傳統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自覺提高護理依從性,強化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減少不良事件發生,提升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
梅州市人民醫院,廣東梅州 514031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其屬終身性疾病,患者需長期規律治療,使血糖水平控制于正常范圍內。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受年齡、合并癥、記憶力、文化程度等影響[2],對于糖尿病認知較低,其用藥依從性并不高。如何通過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是目前臨床所面臨的難題[1]。本研究就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正常溝通能力,意識清楚,入院前均無系統健康教育史。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傳統組和宣教組,各100例。傳統組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58~81歲,平均(67±4)歲,平均受教育時間(9.8±1.1)年;宣教組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60~80歲,平均(65±5)歲,平均受教育時間(9.9±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受教育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傳統組患者以傳統基礎模式進行護理,主要說明降糖藥物的使用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如何自行監測血糖,并囑其定期復查。另外,對于情緒低落的患者,應及時給予相應心理疏導,恰當運用語言和肢體言語對患者進行關懷,使其感到安全、信任,并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規范化糖尿病治療。向家屬強調營造溫馨家庭氛圍對改善患者病情的重要性,并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宣教組患者強化糖尿病知識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 健康宣教方式和途徑 根據患者文化水平、性格、血糖情況、疾病知識需求等制訂健康教育有效路徑,在其住院期間,通過面對面講解、發放宣傳冊等形式對其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宣教。
1.2.2 健康宣教內容 向患者說明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高血糖的危害,日常飲食、生活習慣與糖尿病的聯系,降糖藥物的使用、低血糖預防與急救措施、自我監測血糖等,具體如下:①用藥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述糖尿病用藥中堅持定時定量用藥的重要性,對不同藥物的藥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強調按量、按時服藥,避免隨意增減,并對常見藥物的不良作用進行說明,并提出預防和處理對策[3]。②飲食健康教育。說明飲食不當可導致血糖、血壓升高,生冷刺激性食物可誘發身心應激性,易引發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脂食物可導致肥胖,加重糖尿病病情,引發多種并發癥,使患者意識到健康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在飲食上指導患者避免三高食物,多攝入新鮮蔬果,避免便秘。每日所需總熱量依據理想體重計算,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衡營養。③運動健康教育。講述不運動的危害,其可導致體重增加、脂肪增多、血流不暢、機體代謝緩慢,增加血糖控制難度。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飲食量、每日工作量為其制訂運動方案,說明運動頻率、目的、注意事項、持續時間等,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強度以患者不感覺疲勞為度。④自我保健。指導患者掌握足部、口腔護理,了解急性不良事件如高滲性酮癥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臨床表現,明確處理措施。
1.2.3 健康宣教中需遵循的原則 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記憶力低下現象,易忘記用藥,因此需通過家屬監督、鬧鐘、醒目標志提醒等形式使其定時服藥;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時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需強化健康宣教,說明多種慢性疾病同時存在的危害,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等,并通過堅持服用藥物達到有效降壓、降糖等效果,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認知水平、護理依從性(完全配合護理人員各項操作或多數時間配合操作)、自我護理能力(完全掌握用藥、飲食、運動等方法)、護理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干預時及干預后3個月血糖變化情況,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糖尿病知識認知水平:自制糖尿病知識知問卷調查表,總分100分,>60分為已掌握糖尿病相關知識。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FBG、2hPBG、HbA1c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宣教組患者的FBG、2hPBG、HbA1c水平均明顯低于傳統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傳統組 100 8.7±1.2 8.6±1.8 12.8±1.5 11.8±1.7 8.5±1.0 8.1±1.3宣傳組 100 8.9±1.3 7.1±0.7 12.8±1.2 10.2±0.8 8.6±0.9 6.8±0.5 t值 1.912 8.247 1.203 9.763 1.276 10.876 P值 0.981 0.000 0.962 0.000 0.981 0.000
2.2 糖尿病知識認知水平、護理依從性等指標比較干預后,宣教組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率、護理滿意度及具備護理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患者比例均明顯高于傳統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糖尿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4]。它是繼心血管疾病、腫瘤之后的第三大嚴重危害大眾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

表2 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認知水平、護理依從性等指標比較[例(%)]
目前,健康教育已廣泛應用于糖尿病護理中,其建立于對患者病情評估的基礎上,針對性較強。健康教育根據患者文化程度選擇不同宣教方式,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疾病知識,提高認知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宣教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率明顯高于傳統組,證實了健康教育在提升患者疾病知識認知度方面的優勢。同時,健康宣教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從疾病知識到用藥知識、運動知識、飲食知識、不良事件知識等方面均有涉及,可從整體上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本研究中,宣教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明顯高于傳統組,說明經健康教育后,患者遵醫囑用藥、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的依從性明顯提升,與朱曉玲等[5]、熱衣拉·買買和彭巧君[6]的研究結果相似。
另外,健康教育可通過宣講健康危害因素,提升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管理能力,有效對不利因素進行規避,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提升身體健康程度和生命質量。本研究中,宣教組患者具備自我護理能力比例明顯高于傳統組,且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組。說明健康宣教對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升有確切作用,有效規避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王麗英[7]研究表明,個體化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記憶程度,改善血糖水平。馮寧湘[8]結果顯示,經健康教育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達標率均明顯提高,生命質量明顯改善,表明健康教育對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和改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宣教組患者通過強化糖尿病知識健康教育,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組。提示健康教育可促進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提高,且良好的護理服務有助于患者健康行為的形成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改善,深得患者信賴和認可,進一步緩解醫患糾紛,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確切,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自覺提高護理依從性,強化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減少不良事件發生,提升患者滿意度;因實施路徑較簡單,可操作性高,可廣泛應用于基層。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樣本量小、研究時間短等,需進一步開展大樣本可重復試驗進行證實。
參考文獻
[1] 閆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區強化式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3,15(7):412-412,452.
[2] Ceballos RM,Coronado GD,Thompson B.Having a diagnosis of diabete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diabetes knowledge in rural Hispanics[J].J Rural Health,2010,26(4):342-351.
[3] 李會敏,張紅杰,姜曄,等.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預模式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6):619-621.
[4] Tonyushkina KN,Visintainer PF,Jasinski CF,et al.Site of initial diabetes education does not affect metabolic outcomes in children with T1DM[J].Pediatric diabetes,2014,15(2):135-141.
[5] 朱曉玲,張婭婭,李利菊,等.健康教育對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社區個體化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2,25(6):779-780.
[6] 熱衣拉·買買提,彭巧君.看圖對話工具在維吾爾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14):1671-1674.
[7] 王麗英.老年糖尿病患者個體化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4):2482-2482.
[8] 馮寧湘.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預效果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4):18-19.
【中圖分類號】R473.5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