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遠亮 劉宇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樹立并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方式的轉變。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科技創新是共享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共享發展的重要支撐。就自治區的情況而言,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共享發展,必須深刻分析、準確把握科技創新與共享發展的關系,從共享發展的視角分析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按照問題導向抓好科技創新,為推進共享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一、深刻認識科技創新與共享發展的關系
(一)科技創新是共享發展的重要內容
發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由舊物質到新物質的運動變化過程。它既包括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對于科技發展而言,科技創新是核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根本,它決定著科技發展的質量、速度和效益。共享科技發展意味著科技創新資源的共享,既可以是科技創新上游科學研究成果的共享,也可以是科技下游技術創新成果等資源的共享,同時也包括科技創新過程中科技信息、科研儀器、科研基礎設施和科技人才資源的共享。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基礎,它可以節約資源,縮短研發時間,降低創新成本,提高創新效率,同時共享也是一個交流互動、互學互鑒的過程,特別是科技信息、科技人才的共享可以激發創新靈感,產生創新合力,倍增創新效應,對創新成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科技創新是共享發展的重要支撐
科技創新是歷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恩格斯說,“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鄧小平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一表述高度強調了科技創新的戰略地位,也深刻剖析了科技創新與發展的關系。它充分表明,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進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順著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發展的邏輯關系,很容易推論出科技創新與共享發展的關系,即科技創新是共享發展的基礎,決定著共享的數量、質量和層次。沒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大支撐,共享將缺乏堅實的物質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推動共享發展,必然要強調科技創新,強調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三)共享發展是科技創新的最終目標
開展科技創新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終目的就是研究開發大量高質量的科技成果,并將其轉移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創造更多的財富,以此提高人民的生產能力和生活水平,讓人民群眾共享科技發展的成果;而且從根本上說,科技創新也必須把服務人民、造福群眾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這樣科技創新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才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創新,創新才會有更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動力來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堅持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以報效祖國為最高榮耀,在創造一流的科技業績中書寫人生輝煌。
二、準確把握制約共享發展的科技問題
從全區科技發展情況來看,目前制約我區共享發展的科技創新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科技創新能力低,難以產出高質量的創新成果
目前,自治區科技創新能力還不能為共享發展提供足夠多的高質量科技成果。主要表現在:綜合科技實力偏弱,每年只有極少數科技成果能夠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2015年自治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22件,遠低于全國6.3件的平均水平;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低,高層次研發平臺匱乏(例如,全區只有23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高新區,在全國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高水平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短缺(院士數量從有到無);科技投入仍然偏低,2014年全區R&D投入占GDP比重為0.69%,遠低于2.04%的全國平均水平。自治區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年度支出的比例約為0.85%,全國平均為2.24%,在全國居于第28位。這些問題沒有根本性的解決,就意味著自治區的科技創新能力難以有質的提升,不能通過自主創新為共享發展提供大量的高質量技術創新成果。
(二)科技資源共享率低,難以高效支撐科技創新
科技資源共享存在于全創新鏈條,以及科技基礎條件和大型儀器的共享方面。就我區而言,目前在創新鏈條前端還沒有建立科技成果報告制度,科技信息資源共享不足,科研人員不能從前人的科研活動得到借鑒和啟發;中端是缺乏為中小創新型企業提供共享服務的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后端主要是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還有待加強。除此,我區大型科研儀器及科研基礎設施依然存在部門分割、底數不清、使用率不高、重復購置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儀器設施的開放共享。經初步統計,截止到2014年,已實施開放共享的原值在50萬以上的大型科學儀器僅有227臺套,不足總量的10%,急需大力推動科研儀器和科研基礎設施共享,解決管理手段不足、共享機制不健全、開放共享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三)成果轉化還需加強,急需解決“用成果”的問題
近些來年,自治區大力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轉移轉化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促進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提高了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推進經濟轉型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然而,對于我區這樣一個自主創新能力弱,難以產出高質量科技成果的欠發達地區來說,必須在強化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面,即針對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巨大需求,一方面要強化自有科技成果的轉化;另一方面要從區內外引進大量實用的科技成果,著力于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于在自治區轉化應用和產業化,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化提供有力支撐。在這里,要特別強調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避免“引進─落實─再引進”的低水平循環。目前,我區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還缺乏系統的設計和全面的推進,也缺乏對引進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再創新,還有待于采取有力措施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夠的問題。
三、依靠科技創新支撐和推動共享發展
(一)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首先是多方加大科技投入,發揮財政科技資金“四兩拔千斤”的引導作用,通過實施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工程,以組織實施科技項目來解決自治區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發展中的共性關鍵技術難題,大幅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實施項目的過程也是聚集創新要素、撬動全社會增加科技投入、積累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過程。其次是將項目實施與平臺載體建設相結合,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構建若干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導、產學研合作的高水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大力推動各類科技園區和基地提檔升級,成為聚集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再次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和“草原英才”工程,加快培養自治區發展急需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和產業創業人才,加快自治區高層次創新團隊建設,造就規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最后是深入推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落實國家推動科技創新的優惠政策,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積極性,營造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生動局面。
(二)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要科學謀劃,系統設計,推動全方位、全創新鏈條的科技創新要素的開放共享。在創新鏈前端,要加強科技創新資源調查和統計分析,加快實現科技信息和科技報告資源的共享,啟發并產生更多的科技創新;在創新鏈條的中端,要打造和優化一批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出臺的《關于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及科研基礎設施開放共享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動科研基礎設施和科學儀器等各類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提高科技創新資源的利用效率。進一步完善自治區科技創新綜合信息平臺,加大現有數據資源的整合力度,建成能夠集成科技創新管理與服務數據庫、項目管理、專家管理與服務等多個平臺的綜合性、公益性信息共享平臺。同時還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人才資源在科研院校和企業之間的流動。除此,資源共享也包括盟市之間、自治區與區外乃至國外創新資源的共享,為此,必須強化科技合作與交流,提升科技合作能力,主動走出去,與區外甚至國外的創新資源進行對接,實現全球創新資源的共享,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推進提升我區的自主創新能力。
(三)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是我區推動科技資源共享的重點和關鍵環節。要深入落實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制定自治區的實施意見,通過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要把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我區科技支撐發展的中心任務,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體工程來實施,搭建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機制,建立市場導向、政府服務、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讓全體人民共享更多創新成果,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要加大對引進技術成果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支持力度,通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成果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四)進一步強化科技惠民
重點是抓好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在農村牧區的推廣應用,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扶貧、推動農牧區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等有力措施整合現代農牧業、社會發展和民生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大力推進農牧區現代化建設示范工程。以內蒙古12396信息服務平臺的專家、信息、技術資源為依托,建立移動客戶端,為用戶提供即時農牧業信息和咨詢服務,并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廣示范。在生態、資源環境、民族醫藥等重點領域開展戰略研究,聚焦重大科技需求,凝練重點方向,提出重點任務,實施一批科研項目。依托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共享創新資源,推進實驗區社會發展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綜合實驗示范水平。積極配合科技部開展省部共建“國家荒漠化防治產業創新平臺”,打造荒漠化防治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共享平臺。
總之,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共享發展是一個任務繁重,涉及多個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從自治區層面統籌考慮,科學設計,也需要通過動員多方面的資源才能有效推進,完成任務。當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共享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自治區黨委九屆十四次全委會對共享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科技部門需要廣泛協調和動員各部門、各地區乃至全社會的力量,以目標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為共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
責任編輯: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