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悅 (江蘇省南京市銀城小學,210036)
?
現象與比較,思考與收獲
—觀摩外教足球課有感
吳悅 (江蘇省南京市銀城小學,210036)
南京吳悅
區域內運球、外跨外撥運球、分組運球游戲、分組足球比賽……一個個精彩的教學環節深深吸引了筆者與觀摩的教師。
11月23日,在江蘇省小學體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上,筆者有幸觀看了來自葡萄牙青訓隊教練李卡多及安東尼奧執教的一堂足球課。感嘆此課“驚艷”之余,也帶給了筆者一些有益的思考。
1.“粗糙”的切入
課的開始,沒有示范與講解,外教教師直接要求學生們分在三個區域里運球,在學生們運球過程中外教教師穿梭著在進行個別輔導,用示范動作引導學生們用腳背正面運球;用語言提示學生們向前推撥球要輕,帶球時要注意觀察。這個運球環節以單一模式持續了七分鐘,學生們一直在運球,這在我們看來似乎過于單調粗糙了,但學生們練得很投入、很專注。
同樣的運球教學,我們通常會分析出運球技術的重難點,然后用各種方法來解決,我們會以“示范講解”向學生詳細描述動作環節,會“精細”地一點一點地教學生,一個技術環節一個技術環節地進行設計、練習,還會給技術動作編一個小口訣以便學生理解記憶。
帶著好奇,課后筆者和外教進行了溝通,了解了他們的教學理念:先動作,后原理;不給學生太多的信息,以免干擾學生學習興趣。簡約組織形式,把時間留給學生去體驗,強化練習運球次數。
2.“跨越”的內容
面對沒有足球基礎的學生,本節課沒有原地單一足球技術學練,全體學生一直在跑動中練習。七分鐘運球后,當學生單個技術還沒有掌握,外教又“跨越性”地教授了外跨外撥運球技術。學生運球動作雖不規范,但這并不干擾新組合技術動作的學習,外教始終不停地用語言和示范提醒:跨撥有節奏,跨撥要快,學生練得專注,興致勃勃,練得有模有樣。課的最后環節,外教再次“跨越性”地安排了三對三足球比賽。還沒掌握基本技術就比賽了?我們很詫異!只見技術不熟練的學生熱情高漲地投入了比賽,外教目不轉睛地關注著學生比賽。球出界或進門后,外教立刻喊暫停,向學生提問,并指導進攻方的三人拉開在三個方向,防守方一個靠近,一個保護中間。就這樣反復比賽,多次提示進攻方拉開,防守方保護球門,幾個回合后,學生已基本掌握了這種戰術方法。
面對沒有什么足球基礎的學生,我們通常會按照不變的套路進行單個足球技術的教學,在教師示范講解后讓學生先原地體會運球腳的觸球部位,然后走著運球、慢跑中運球等,由靜到動、由慢到快地學習,也會把單個技術的學習滲透到慢跑中、熱身操中等等,把一個個規范技術動作的學習發揮到極致。我們也不會采用“動作組”學練方式,在一節課中新授運球技術的同時又教授外跨外撥運球技術。即使安排比賽,也只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不會在剛學運球技術時就安排有戰術指導的比賽環節。
外教的理解是:兩個相關聯的足球技術動作學習不一定要等到一個動作學會后再學另一個動作,可以以“動作組”的內容設計進行教學,可以在相關聯技術的學習中反復鞏固已學動作。不應單純枯燥地教一個動作,而應在對抗中學技術,重在運用,根據比賽中學生出現的情況來教學生技術。比賽時,寧可暫停,也不讓學生們亂踢。
3.“溫情”的互動
“Give me five!”(擊掌慶祝),課前,兩位外教分別與學生們一一擊掌,相比于我們對于全班的“同學們好”是否更有一種“伙伴”的味道,是否更有一種“加油”的氣勢?!課中,面對學練情緒有些不高的學生,外教會蹲下來和她說話,并撫摸著學生的頭部展開安慰性對話;提醒學生脫衣服;幫學生系鞋帶,這些小小的細節處理與我們的男教師相比更顯體貼。
整節課,外教“Good!”(好)、擊掌等鼓勵多多,有些夸張,但卻能很好地激勵每一個學生,而我們課堂上的鼓勵,通常則是在學生做得好時。
圖1
圖2
糾正學生低頭運球問題時,外教模擬低頭運球撞上人來形象地指導,手段童趣而有效。而我們往往習慣于直接用語言提示,講述抬頭觀察的必要性。外教有時在學生運球時搶下學生的球,跟學生耍耍球;或在“運球捉尾巴”游戲中,悄悄地拉下學生的“尾巴”卻裝作沒做,外教時而采用和學生們逗樂的方式,來調節練習的疲勞,顯得真情、自然。我們也會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參與學生的學習,以此增進師生關系,激發學生認真學練,似乎有些“嚴肅”了點。
課后外教告訴筆者:足球的學習首先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是玩耍,在玩耍中習得。
4.“思維”的培養
這節課的“三對三”比賽中,外教每次都是等球出界或進球后才喊暫停并指導學生。他們不刻意打斷學生游戲,但在游戲結束后會追問學生“Why?”(為什么)“Tell me why?”(告訴我為什么)。學生比賽中出現了問題,我們通常會立刻中斷比賽而給予指導,不會問為什么,而是直接給出命令式的指導。
外教認為,讓學生在思考中不斷學練,這樣的學習擴大了足球技戰術學習的外延,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分析、比較、判斷,培養足球意識,發展擴散思維能力,更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外教在教學理念上非常關注學習興趣,以快樂學習來保障學生持續性的學習激情;先體驗動作后講解原理,科學建立學習模型;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不拘于單一動作的細致教學,提出“動作組”的設計,讓學生在不斷地體驗實踐中獲得運球的球感,在多次強化訓練中,自然地學會動作;提倡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練、掌握動作,著力提高運用水平;在語言、互動方式上,貼近兒童年齡特點,符合兒童心理活動規律;在練習方法上提倡游戲教學,1對1;3對3……一小步、一小步地學練,逐步向前推進,提高技戰術水平。
校園足球教學旨在普及,有別于運動訓練。在認真學習外教的先進理念、操作策略、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推廣校園足球的一線體育教師們既要充分正視學校場地小、學生多、時間少、專業足球教師缺乏等現狀,也要在轟轟烈烈的校園足球推廣活動中冷靜地思考,積極地探索,大膽地實踐,尋找足球教學優效途徑,讓足球運動走進學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