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英
摘 要:新課程方面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所有學生的穩定健康發展。其在新課程標準方面的體現,就是必須使思想政治課方面的教學切實著眼于中學生實際的成長需要,同時為其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思想政治課方面的教學一定要調整好價值取向,從而使其本身的功能得到合理的發揮。針對新課程理念對于中學思想政治方面的具體應用進行了一定的分析。旨在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中學思想政治;應用
新課程理念強調:一定要以人為本,以學生自身的成長發展為本。所以,有關中學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學就一定要妥善地結合本學科所具有的特點,將先進、科學的教學理論作為根本,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中學思想政治所具有的重要性
新課程理念下有關中學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公民,并且提升民族素質,而在民族素質方面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思想品德素質。當今的青少年是民族以及國家的未來,他們所具有的思想信念、科學文化以及思想道德素質如何,將會直接影響中華民族對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所處的地位。如今很多中學生因為受到社會轉型所帶來的有關社會認同以及價值觀念沖撞方面的影響,使得價值取向漸漸功利化,有關道德認知困惑、貧乏乃至扭曲。所以,妥善解決中學生有關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已經成為目前中學思想政治有關課程中的根本任務。
二、中學思想政治中有關新課程理念方面的具體應用
(一)開放式教學
傳統教學中有關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學是將教師以及課堂當做中心的一種封閉式教學。對于這種封閉式的有關教學來說,其存在無法克服的一些弊端,所以,思想政治教學一定要實施開放式教學,徹底打破傳統中的時空觀念,使得教學的時空得到有效的延伸,使教師以及學生切實意識到處處是課堂、時時是課堂,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日常生活之間聯系起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相關教師需要體現出剛性以及彈性的有關原則,剛性就是指要求學生對于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以及強化,而彈性就是指學生依照自身具體的情況,合理發揮個人所具有的潛能,把學習到的知識有效地應用在具體生活中,正確地培養學生自身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切實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有關理念。
(二)多元化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進行多元化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使教學理念切實落實在教學中的一種有效形式。如今中學生對于社會事物方面的認識以及接受渠道不斷增加,越來越開放,假如不重視這種社會狀態所產生的外部影響,那么就不能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假如教學內容本身具體的時效范圍無法避免,容易和現實社會狀態之間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脫節,假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能準確掌握社會發展方面的新動向,從而彌補教材中存在的缺陷,那么就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出現知識方面的困惑以及混亂,不利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所以,教學內容所具有的時效性決定了有關教學方式方面的多元化,教師應用多元化教學,對于切實體現學生所具有的主體地位非常有利。
(三)案例式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該引導學生在有關范例分析中合理展示觀點,其切實體現出了案例教學法所具有的特點。如今案例教學法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越來越受到諸多教師的關注以及重視。對于案例式教學來說,其是指在相關教師的引導之下,依照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內容的要求,應用較為典型的一些案例,合理地將學生帶入某些特定的情境中做出分析以及思考,從而提升學生在分析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的一種教學方法。利用案例教學可以創設一個較為寬松的教學實踐情境,將實際問題展現在所有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切身處地地進行分析、思考以及討論,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方面的興趣。利用案例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正確地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等方面的意識,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強化他們的創新能力。
(四)互動式教學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但是知識方面的傳授者,同時更是學生學習方面的引導者、服務者以及啟發者。對于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需要使將學生切實占據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指導以及幫助學生從知識方面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主動探求者。有關互動式教學方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實際的參與性,它憑借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從而充分調動雙方所具有的能動性以及積極性,活躍氣氛,讓教師變成課程中的導演以及參謀,學生變成課堂中的主角。教師只有尊重以及吸收學生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切實滿足學生渴望被尊重的有關心理需求,才能形成師生之間互相配合、教學相長的和諧氛圍。
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程,要求社會、家庭、學生以及教師的共同支持以及共同關注。相關教師只有對新課程理念進行深入的學習,才能把新課程理念切實落實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方面的教學中,同時也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實際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實現培養學生思想品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陳亞娟.談新課程下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J].考試周刊,2014(A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