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智妮+康平
【課題項目】廣西醫科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發展項目立項課題。
【中圖分類號】H3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25-02
中國內地的中外聯合辦學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習者的外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及提高搭建了一個巨大的平臺。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 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一文中指出:“外語專業必須從單科的‘經院式人才培養模式轉向寬口徑、應用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日語專業的“2+2”人才培養模式正是基于培養學生在社會上具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和適應能力的考慮而產生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醫學類院校推行日語專業(2+2模式)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推行日語專業(2+2模式)的必要性
為了提高學生聽、說等應用能力水平,目前全國各高校日語專業都已經與日本的相關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其中尤以合作辦學為主,最受校方和學生的歡迎。據調查,大連外國語學院先后與日本立命館大學、北陸大學、長崎外國語大學、武藏野大學、長野大學、亞細亞大學、福岡國際大學等學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而在醫學院校方面,溫州醫科大學于也于2005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屆四年制日語專業學生,并與日本富士常葉大學、北陸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簽訂了“編入學”(學分互認)項目協議。
廣西醫科大學作為廣西的重點醫學院校,學校本部及多所附屬醫院與日本醫學院校有著較多的密切而長期的合作,比如一附院的耳鼻喉科,骨科,美容整形科、口腔醫院、腫瘤醫院等不少科室與日本友方長期合作,并且互派學者及相關科室的研究生、博士生進行考察學習。這就對日語的讀、寫、譯基本技能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對日本的社會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能用日語按要求書寫研究報告。因此,結合醫學院校背景,推行日語專業(2+2模式)教學,培養出具有醫學院校特色的日語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二)推行日語專業(2+2模式)的可行性
首先,學校本部與日本熊本大學、琉球大學與三重大學等多所高校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礎,雙方師生學術交流合作的渠道暢通。此外,師資力量方面,學校外國語學院于2008年我院籌建成立, 2011年開始有專職日語老師擔任本科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課程。此外,學校以及附屬醫院范圍內,留日歸國的醫生老師人數眾多,并且多名醫學背景的老師具有日語一線教學的經驗。教學場所設備保障方面,外國語學院擁有語音實驗室15間、840個座位,40臺計算機以及其他輔助辦公設備,現有的圖書資料亦可滿足日語專業的教學需求。因此,廣西醫科大學目前已經具備了推行日語專業(2+2模式)教學的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
二、2+2模式施行過程中涉及到的學分互換問題
1.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
溫州醫科大學于2004年9月正式向國家教育部門提交增設日語專業的申請報告。2005年9月,該校開始招收第一屆四年制日語專業學生29名。溫州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還積極拓寬人才培養模式,分別與日本富士常葉大學、北陸大學簽訂“編入學”(學分互認)項目協議,構建具有該校特色的“2+2”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累計共派遣126名學生赴日留學,占學生總數16﹪。
2.何為編入學制度
(1)編入學制度的定義:所謂日本編入學制度,是指日本文部科學省于1998 年出臺的對于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的畢業生、以及大學中途退學的社會人( 取得必要的學分) ,在原來的學校所取得的學分得到認證的情況下,通過筆試、面試的招考形式,把錄取的應屆畢業生插班編入四年制大學三年級,社會考生插班編入四年制大學二年級的制度。
(2)編入學制度招募的對象:編入學的招生對象分為以下三類:①一般編入,即以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的應屆畢業生為編入對象;②社會編入,即以取得必要學分的社會人為編入對象;③公募推薦編入,即以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推薦的人為編入對象。其中,公募推薦編入(保送生)對象。外國留學生編入歸類為第一類情況:一般編入。
(3)編入學制度的考核形式:編入學的考試內容大致分為:筆試、書面審查、面試三類。a.筆試: 筆試科目包括外國語、所報考院校的專業課。b.書面審查:在書面審查方面,要求考生提供志愿書、就學經歷書、報考理由書、學業計劃書。外國大學希望編入的學生,要提供在大學期間的課程表,以及每次授課的時間、每周上課的次數、科目的開講時間( 按周數或按年記載)以及住民票和護照的復印件等。c.面試: 日本的編入考試,非常重視面試環節。面試時,主要是按報考志愿的理由書來提問。
(4)編入學的學分認定:這里所指的學分認定,是指認定在原來學校所修得的學分,即認定編入之前所修得的學分。如果想要編入大學三年級,不論以前學的是什么學科,一般都要得到 60學分左右。在一般情況下,比較容易認定的學分有: 語言科目、一般教養科目、專門科目的基礎課程等。
在廣西地區,不乏有設置日語專業的高校,但以醫學教育為背景,以日語專業為依托,采用2+2模式與日方相關院校聯合辦學的專業還未出現。廣西醫科大學與溫州醫科大學情況有類似之處,若設置日語專業,亦可采用2+2模式特色辦學,既順應了日語人才需求增加的趨勢;又可利用學校與日本多所院校長期良好的合作基礎,促進我區與日本在醫學領域的交流發展,辦出醫學院校日語專業的特色。
參考文獻:
[1]董杰.應用型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基于溫州醫科大學日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的分析[J]. 時代教育. 2013(23)
[2]龐世佳,徐涵.日本編入學制度及啟示[J]. 職教通訊. 2014(19) [3]張利云.二外日語校本教材中日語五十音圖教學心得[J]. 才智. 2016(08)
[4]建贊贊.日語商務文書寫作中敬語的典型誤用及使用技巧[J]. 人力資源管理. 2016(04)
[5]馬聰麗.日語專業學生提高語音習得效果的實證研究——基于心理學與認知理論探索創新教學模式[J].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6(01)
作者簡介:
蘭智妮,教育學碩士,講師,廣西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日語。
通訊作者:康平,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要研究方向為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