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超


【摘要】實驗是化學的靈魂,離開了實驗,化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通過本實驗的改進,防止了NO2氣體、P2O5污染空氣,保護了師生的健康,讓學生從化學實驗中受到了環保教育,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性認識,開拓了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化學實驗 改進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59-01
一、活性炭或木炭吸附二氧化氮實驗的改進
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二氧化氮實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個重要演示實驗。教者在實驗中發現往集氣瓶里投入幾小塊木炭或活性炭的過程中,有部分有毒的NO2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它既污染了空氣,也危害了師生的身體健康。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強環境保護,對本實驗的改進顯得很有必要,現改進如下(裝置如圖所示)。
在直通大玻璃管(或用爛的底部穿大孔的特大試管或雙口燒瓶)一端連接一個氣球,并用棉線固定好,從另一端加入木炭或活性炭,使木炭或活性炭進入氣球中,然后塞上帶玻璃管的橡皮塞,將氣球中的氣體排除后,再通入紅棕色的NO2氣體充滿大玻璃管,停止通氣后(夾好止水夾)用橡筋繩將氣球靠大玻璃管壁固定好,這樣在演示前NO2氣體和氣球中的氣體不對流。當演示時取下橡筋繩,把氣球中的木炭或活性炭倒入大玻璃管后,再用橡筋繩將氣球靠大玻璃管壁固定好,不斷振蕩,就看到紅棕色的NO2氣體顏色變淺或退去,說明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了二氧化氮氣體。這樣就防止了NO2氣體污染空氣、危害師生的身體健康,讓學生從化學實驗中受到了環保教育,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性認識,開拓了視野,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白磷燃燒實驗的改進
白磷燃燒實驗是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中的一個重要演示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白煙P2O5逸散到空氣中,有部分P2O5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它既污染了空氣,也危害了師生的身體健康,因而課本要求在通風櫥里進行;但目前農村中學教室(實驗室)里很少配有通風櫥,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強環境保護,對本實驗的改進顯得很有必要,現改進如下(裝置如圖所示)。
根據燒杯口的大小在薄銅片上圍一圈橡膠泥(各文具商店有售),按教材要求放少量白磷和紅磷在銅片上,然后將1000(或500、250)毫升大燒杯壓入膠泥中,并封緊燒杯口,加熱銅片(高中用灑精燈、初中用裝有開水的燒杯)將看到白磷燃燒起來,燒杯內產生大量的白煙,并且白煙沒有擴散到空氣中,紅磷也未燃燒,燃燒后過幾分鐘P2O5附在燒杯壁和銅片上白煙消失。若在大燒杯壓入膠泥前,在燒杯底部放:(1)濕潤的藍色的石蕊試紙,白磷燃燒后藍色的石蕊試紙將變紅,說明P2O5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2)用澄清石灰水酚酞混和液浸過呈紅色的濾紙,白磷燃燒后紅色退去(大燒杯連同銅片倒轉過來退色速度更快),說明P2O5與堿反應了。
這樣既防止了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P2O5污染空氣,又可驗證P2O5的某些性質一舉二得,讓學生從化學實驗中受到了環保教育,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性認識,開拓了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