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倡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樹立全新教育理念,實現減負增效;科學設計教學過程,追求提高效率;適當運用信息技術,豐富信息容量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創新發展。
【關鍵詞】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68-01
新修訂后的課程標準的頒布與新教材的實施,從理念完善到思路厘清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課堂教學重實效。課堂教學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這樣,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因此我們應該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師生搭臺、學生唱戲的教學境界。如何實現這一教學境界,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研究談一些認識。
一、樹立全新教育理念,實現減負增效
教育理念,即關于教育方法的觀念,教育理念之于教育實踐,具有引導定向的意義。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靈魂。新課程標準提倡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完成有效教學。
二、科學設計教學過程,追求提高效率
(一)課前階段教學行動的準備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案設計的六大環節之一。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在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向、確定教學重點、選擇教學方法、安排教學過程中等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而, 教學目標就是引領師生完成有效教學的方向。所以,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難點、挖掘點,優化教法、學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2.深研教材精選內容
新課標下的教材和舊教材相比,系統性、邏輯性較強,我們在做教學準備時,要認真挖掘新教材的資源,注重教材的前后聯系,精確把握教材編排意圖,適當的活用教材、拓展教材,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提供充足的學習材料,使教學內容更有利于學生探究、思考和訓練,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3.規劃分配教學時間
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也就是說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然后再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師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力爭在單位課堂教學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合理設計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法、學法應是老師的必備內容。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需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樹立新課程理念,指導學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掌握和實踐新的學習方式,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水到渠成。
(二)課中教學階段行動的組織
1.教師要注重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創設恰如其分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充分感受,然后自己提出問題,進行思考、質疑、實驗、探究,開展師生間、生生間的對話、交流和溝通。此間,作為教師就應適時點拔,使學生思維進入高潮,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2.自主探究教學,關注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導引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不是讓每個學生各學各的,是要激發起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并加強合作交流,少走彎路。
3.問題訓練是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的實踐環節,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要環節,也是檢測學習完成質量的有效手段。教師及時地設計好適量、多層次、靈活多樣的練習題。在學生自練完成的基礎上,讓其互評、互議、互批、互改;教師講解關鍵點、重要點。這樣,學習有了良性循環,從另一個角度鞏固了學習內容。
4.實現對學生的積極評價,樹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富有個性的激勵性評價,多角度有創意的評價,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促進學生有效性學習。
(三)課后教學階段行動的拓展
一節課45分鐘的結束并不意味著課堂知識的結束,它需要有一個回歸鞏固、拓展提高的過程。課堂作業體現了知識的延續性、外延性、運用性。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情基礎上,精心設計好,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根據學習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開展課外活動或者設計開放式學習任務,進行有效的學科滲透,將課內課外結合起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引領學生向更深度、更廣度去思考,擴大數學教學天地,深化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對新知識的構建和能力的提高。
三、適當運用信息技術,豐富信息容量
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創新發展
教師自身的專業度在教育實踐中的最好體現就是教學的實效性,所以教師自身素養的提升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知識的厚度廣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游刃有余,也是教師讓教學更加高效的基本保障。教師可以設計自我專業發展的行為策略,注重反思與研究,從教學行中發現問題,通過理性觀照和實踐驗證,走向研究者之路,實現專業成長,成為具有專業智慧的優秀教師。
美國一教育家說過:教學就是要開創一個實踐真理的共同體空間,在這個共同體中,我們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讓我們為追求高效課堂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課堂在先進理論的指引下會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