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紅
自鎖托槽矯治對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牙周狀況的影響分析
王敬紅
目的 探討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對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牙周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120例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對比120例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牙周狀況,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討論。結果 120例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對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牙周前后狀況結果差異十分明顯,患者牙齒松動情況有明顯改善,且創傷恢復情況較好,咬合狀態較為穩定,數據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0例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00%(114/120),優于治療前的總有效率為20.00%(24/12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在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的過程中,促進患者的牙周狀況良好恢復,不僅使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排齊了牙列,還消除了患者牙周相關創傷,并使患者的牙周咬合關系較為穩定,有利于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的牙周組織的改善,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自鎖托槽矯治技術;牙周炎正畸;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約有80%~9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齒問題,其中包括牙周疾病[1]。患者發生牙周疾病則可能導致牙周組織遭到破壞,從而使牙周組織相關的牙齒松動,最終發生牙齒脫落的情況,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生活困擾。自鎖托槽矯治技術主要是指在牙周炎患者進行正畸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專業醫療粘固劑固定在患者牙周炎相關牙齒表面的一種裝置,此種裝置用于容納和固定矯正用途的正畸鋼絲[2]。本文選取120例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對自鎖托槽矯治技術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項目選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鞍山市中心醫院接受牙周炎正畸治療的120例患者,其中女65例,男55例,年齡42~60歲,平均年齡(50.11±5.42)歲;患者體質量48.23~72.15kg,平均體質量(56.82±9.56)kg;患者身高158.25~179.65cm,平均身高(164.45±8.15)cm。120例患者中上牙周炎患者為45例,下牙周炎患者為75例。在本文研究實驗進行之前,以上所有參與實驗患者均對本次實驗有足夠了解,自愿并簽署相關協議文件,在研究過程中患者可隨時退出,整個實驗過程貫徹倫理學原則。
1.2 方法 對比120例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牙周狀況,并對其進行隨訪6個月的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并討論。
檢查方法為:檢查醫生使用一次性的口鏡和鑷子以及牙周探針,在專業光源輔助下,以視診的方式對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牙周情況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記錄。
常規治療方法為:專科醫師對患者的牙周狀況進行檢測,根據檢測情況對患者的牙周進行牙齦上方清潔治療或者牙齦下方清潔治療和根面平整等。在治療完畢后,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教育,指導患者日常正確口腔維護方法。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自鎖托槽技術:根據患者牙周情況,使用自鎖托槽對患者的正畸鋼絲進行調整。首先根據患者需要固定的部位進行衡量和取樣,然后使用專用模具制作正畸鋼絲,在正畸鋼絲和口腔的可著力部位增加了一道閉合溝槽,將正畸用途的鋼絲鎖閉在溝槽內部,降低正畸鋼絲和托槽之間產生的摩擦阻力。在治療完成時對患者進行咬合力度調整,使用舌側固定器對其進行維持,保證其長期性。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患者治療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顯效:患者牙列擁擠情況解除,覆蓋正常,無出血和牙齦退縮情況,牙齒并未出現松動情況。有效:患者牙列擁擠情況基本解除,覆蓋較為正常,出血和牙齦退縮情況較少,牙齒偶爾出現松動情況但不影響整體。無效:患者牙列擁擠情況,覆蓋非正常,有出血和牙齦退縮情況,牙齒出現松動情況??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在實驗結束后,本文研究項目將實驗所有數據準確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以95%作為可信區間,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牙周炎患者治療前后結果比較 患者治療后牙周情況明顯優于治療前。研究結果說明使用了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后,進行正畸治療的患者牙列擁擠情況基本解除,覆蓋基本正常,牙齦出血和牙齦退縮情況較少,牙齒幾乎沒有松動情況,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大大提高了正畸的治療效果,具體情況詳見表1。2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橡皮圈對正畸鋼絲的捆綁,給予患者牙周炎組織一個矯正力量。自鎖托槽技術副作用較小,不會對患者牙周組織造成缺血影響,同時能迅速排齊患者牙列,促使患者恢復牙組織健康和牙齒美觀[6-7]。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的120例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00%,優于治療前的總有效率為20.00%。120例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對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牙周前后狀況對比結果差異十分明顯,患者牙齒松動情況有明顯改善,創傷恢復情況較好,咬合狀態較為穩定。

表1 牙周炎患者治療前后結果比較(n)
綜上所述,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在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的過程中,促進患者的牙周狀況良好恢復[8],不僅使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排齊了牙列,還消除了患者牙周相關創傷,并使患者的牙周咬合關系較為穩定,有利于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的牙周組織的改善,自鎖托槽矯治技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2.2 治療前后有效率對比 采用自鎖托槽矯治技術治療后,120例患者中顯效94例,有效2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5.00%(114/120),優于治療前的總有效率為20.00%(24/12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牙正畸治療能夠在控制牙周炎癥的基礎上,將患者牙齒恢復正常,減少牙列不齊和菌斑的生長,使牙齒和牙齒之間的鄰結關系正?;?,并增加牙齒的美觀性[3]。但是在正畸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發生牙周炎,長期牙周炎會導致患者的牙槽骨遭到損害,使牙槽骨功能喪失,導致牙周組織缺損,降低對一般傷害的抵御能力[4]。因此,在正畸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有矯治力對其進行矯正,防治牙周局部壓力超出牙周可承載范圍。
自鎖托槽技術是一種牙科治療的新技術,使正畸過程更為方便,且提高了正畸效果[5]。自鎖托槽取代了以往的接扎鋼絲和
[1] 石晶,劉昱新,侯景秋,等.自鎖托槽與傳統托槽對牙周指數和牙齦卟啉單胞菌影響的對比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3,31(3):228-231.
[2] 孫海燕,李霞,李齊宏,等.主動自鎖托槽與傳統直絲托槽的臨床應用對比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11):1793-1795.
[3] 李渠,劉明穎.自鎖托槽與傳統金屬托槽臨床效果及脫落的研究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3):598-599,601.
[5] 賴曉宇,翁春輝,葉鳳英,等.玉女煎結合奧硝唑治療成人正畸中牙周炎的臨床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3):310-312.
[6] 杜朝暉,王天叢.正畸聯合固定保持治療牙周病伴有前牙移位11例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3):16-17.
[7] 姜曉紅,張桂榮,劉繼輝,等.Bioquick自鎖托槽和MBT托槽矯治器治療成人牙周炎的臨床效果評價[J].北京口腔醫學,2014,22(3):151-155.
[8] 閆翔,蘇寒,譚葆春,等.比較2種不同類型固定矯治器在尖牙遠移過程中對齦溝液堿性磷酸酶含量變化的影響[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8):813-8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35
遼寧 114001 遼寧省鞍山市中心醫院口腔科(王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