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華
單一影像與融合影像對比評價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影響分析
朱傳華
目的 對比單一影像與融合影像評價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影響。方法 選擇獲得臨床明確診斷的2型糖尿病懷疑或確診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對患者展開常規二日法腺苷負荷/靜息MPI與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有35例采取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T,完成同機CCTA,并將其定義為融合組,另外43例定義為單一組。MPI采取心肌17分段5級評分的方式,以及采取負荷總評分的方式對心肌血供進行定性與半定量評價。結果本組78例患者經MPI檢查顯示為正常者20例,異常者58例,診斷敏感性為80.77%,特異性為88.46%,準確性為84.62%;冠狀病變程度為輕度者19例,中度者11例,重度者28例。35例同機CCTA患者,將冠狀動脈造影以及冠狀動脈造影與MPI聯合結果作為對照組標準,對比發現,MPI/CCTA融合影像對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評價的敏感性為97.14%、特異性為94.29%、準確性為94.29%,均較單一影像檢查發生明顯升高(P<0.05)。結論 MPI/CCTA融合影像對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評價的敏感性、特異性以及準確性較高,效果優于單一影像,臨床價值顯著,值得關注并推廣。
單一影像;2型糖尿病;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融合影像;心肌缺血
臨床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可并發冠狀動脈病變,對早期診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關鍵是對“功能相關冠狀動脈病變”進行確定,近幾年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漸完善,使得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的診斷和病情評估工作得到明顯改善[1]。本次研究中出于對單一影像與融合影像對比評價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影響進行分析探討,為今后的臨床診斷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的目的,對收治的確診2型糖尿病懷疑或確診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對患者展開常規二日法腺苷負荷/靜息MPI與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部分患者采取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T,完成同機CCTA,而后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2012年1月~2105年5月間吉水縣人民醫院收治的獲得臨床明確診斷的2型糖尿病懷疑或確診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男46例,女32例,年齡45~87歲,平均(60.2±14.3)歲,糖尿病史3~16年,平均(6.8±3.2)年。合并高血壓者55例,合并高脂血癥者12例,合并陳舊性心肌梗死者4例,有吸煙史者20例。患者按照檢查方法,分成單一影像組和融合影像組,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合并癥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2],自愿接受臨床檢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105年5月間收治的獲得臨床明確診斷的2型糖尿病懷疑或確診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對患者展開常規二日法腺苷負荷/靜息MPI與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有35例采取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T,完成同機CCTA,另外43例患者接受單一影像學檢查。MPI采取心肌17分段5級評分的方式,以及采取負荷總評分的方式對心肌血供進行定性與半定量評價。
1.2.2 檢查方法 采用飛利浦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T一體機進行檢查,腺苷負荷試驗前24~48小時內患者停止應用硝酸酯類藥物、鈣拮抗劑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經靜脈注射泵入腺苷(腺苷注射液由遼寧諾康醫藥有限公司提供),總劑量為8.3mg/kg,在6min內完成注射。在腺苷注射第3min靜脈注99mTc-MIBI925MBq(25mCi)。分別在腺苷注射前、注射第3分鐘以及注射終止時以及終止后5min對12導聯心電圖進行記錄,全程對患者的血壓、心率以及癥狀進行監測。試驗完成后的30min進食脂肪餐,90min進行MPI檢查。
核素心肌灌注顯像:采取常規兩日法負荷/靜息MPI,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雙探頭呈現90°夾角,將心臟包括在有效的視野內,旋轉180°后采集圖像。
冠脈計算機斷層攝影術成像:采取回顧性心電門控觸發模式展開CCTA,管球旋轉速度控制在0.45s/圈。在進行CCTA前采取β受體阻滯劑將患者心率控制在≤65次/min,呼吸訓練完成后,經高壓注射器自患者的肘前靜脈注入對比劑,劑量為80mL,注射速率控制在4.0~4.5mL/s,采取最大密度法(MIP),曲面重建法(CPR)展開圖像重建。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形式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78例患者經MPI檢查顯示為正常者20例,異常者58例,診斷敏感性為80.77%,特異性為88.46%,準確性為84.62%;冠狀病變程度為輕度者19例,中度者11例,重度者28例。35例同機CCTA患者,依據檢查方法,將患者分成單一影像組和融合影像組,對比發現,MPI/CCTA融合影像對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評價的敏感性、特異性以及準確性均較單一影像檢查發生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單一影像與融合影像對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評價結果比較(%)
臨床上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患者比較,冠心病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均發生顯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早期診斷的關鍵是對“功能相關冠脈病變”進行確定,這是近幾年國際上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就是指誘發心肌缺血或者是梗死相關的冠脈病變,真正對冠脈病變與缺血心肌的關系進行了揭示[3-5]。由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成因和結果的復雜性,臨床上采取單一影像技術已經無法對冠脈病變和心肌血供兩個層面信息的需求予以滿足。近幾年有研究指出[6],融合影像技術的應用使得臨床診斷效果得到明顯改善。本次研究中對收治的確診2型糖尿病懷疑或確診合并冠心病患者展開常規二日法腺苷負荷/靜息MPI與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部分患者采取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 CT,完成同機CCTA,經過對比發現。MPI/CCTA融合影像對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評價的敏感性為97.14%、特異性為94.29%、準確性為94.29%,均較單一影像檢查發生明顯升高。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7-8]報道結果相似,由此證實,PI/ CCTA融合影像對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對心肌血供評價的敏感性、特異性以及準確性較高,效果優于單一影像,臨床價值顯著,值得關注并推廣。
[1] 韓江莉,梁瀛,許佳文,等.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和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的價值[J].中國循環雜志,2010,26(2):101-104.
[2] 王蒨,楊繼敏,米宏志,等.融合影像技術評價冠狀動脈病變功能改變及臨床價值[J].中國循環雜志,2010,25(5):336-339.
[3] 夏光明,黃虎翔,李鋼.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在腦梗死中的應用進展[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4,14(4):211-214.
[4]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15,30(7):617-622.
[5] 吳建民.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技術腦靜態顯像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6):47-48.
[6] 鄭堅銳,鄭振達,稅星,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6,10(15):2251-2254.
[7] 崔慶周,陳鵬,崔紅領.64排螺旋CT診斷冠狀動脈病變68例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34):69.
[8] 楊輝劍,田相亭,鐘志安,等.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現代醫院,2014,14(6):31-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65
江西 331600 吉水縣人民醫院(朱傳華)